天上有扫星,
地下有达兵。
若走,
须杀马文升!
——明·蒋一葵撰《尧山堂外纪》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90在辑录这首歌谣时称: “马文升久居兵部,专以险刻为事。朝廷有时赏赍各边,多奏裁之;京军布粮,亦从减削。弘治庚申夏慧星出,虏犯大同,折长城入关,兵出屡不利。京师为十七字谣云云。”可见这是一首为保卫国家而要求清除内部腐朽无能的军事将领的歌谣。
“天上有扫星”,是指明代弘治庚申年(1500)夏天天空中出现的慧星,俗称扫帚星。它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形状很特别,接近太阳时,慧尾由极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象扫帚。肉眼能见到的机会极少,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认为慧星的出现是灾祸的预兆。
“地下有达兵”,明代把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这里达兵,即指蒙古鞑靼族入侵的士兵。
“若走,须杀马文升。”假若要把敌人赶走,必须杀掉马文升。马文升,明钧州(今河南禹县)人,字负图。明景泰年间进士,授御史,明弘治年间任吏部、兵部尚书。《明史》有他的传记。
这首歌谣表现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锐利的政治眼光,提出要驱除鞑虏,必须首先除掉内部腐朽无能的军事首领马文升。指名道姓,矛头直指中央王朝的重臣——兵部尚书。在思想内容上,如此富有现实的战斗性;在艺术风格上,这般尖锐泼辣,痛快淋漓,都充分地表现了民歌的特色。这在文人诗词中是很罕见的,殊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