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后感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大唐玄宗为博贵妃一笑,不惜劳民伤财千里奔袭,因为杨贵妃爱吃荔枝,所以这一爱好像一只蝴蝶煽动了下翅膀,产生蝴蝶效应让与这一事件关联的人物一起卷进历史的滚滚漩涡中。
天宝十四年,一个未入流的从九品小官李善德,刚刚在长安贷款买了房,结束了长飘生涯,却意外由于同事的算计落入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当中——从岭南给长安送荔枝,李善德凭借自己专业的技能和智慧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运送路线,准备呈送皇帝,却被一个当红的小宦官夺去争功,随着事件层层展开,又意外被幕后高人指点与权臣杨国忠见面取得运送荔枝的差事,终于逃过一劫,貌似人生又有了新希望,之前对他不好的人都想着法的讨好他,然而之前结下深厚友谊的人却与他渐行渐远。
运送荔枝的时限已迫在眉睫,李善德顾不得多想其他,眼中只有不惜所有代价完成任务,其他都抛在脑后,荔枝终于送到长安,然而李善德却并无一点开心之意,为了贵妃的口腹之欲,不知道有多少升斗小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李善德在即将成为红人之时,果断放弃了这一切荣华富贵,他选择当面质问杨国忠从而得罪了权臣,本想肯定会被革职查办小命不保,不想再次被高人搭救,原来这个高人就是玄宗身边的红人——高力士。
然而滚滚红尘,小人物不过是大人物棋盘上的一枚小小棋子,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李善德最终被发配到了岭南,为了补偿阿僮,他在岭南种起了荔枝,时过境迁,安史之乱,杨贵妃已死,长安不再需要荔枝。
某日,李善德吃多了荔枝上火生病,躺在床上回望长安,然而,长安已经破败,只能在梦里回忆,终是回不去了。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本书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出发,用小说的形式还原了这句诗。
佩服作者的对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词语句子信手拈来,行文流畅。
在史书上,个人几十年的生命历程,往往是寥寥数语,而其中人物丰沛的生命体验,却少有提及。
人们会记得有过这样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国富民强,诗人们争相歌颂。
但人们不会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小人物,他殚精竭虑,只为满足皇上心爱之人的口腹之欲。
这句诗于盛世中见危机,原来盛唐的隐患早已埋下,安史之乱随后而至。唐朝由盛转衰。文章后面通过他人之口介绍安史之乱,让李善德的命运,有了些许可以慰藉的余地。
原来皇上的一道口令,会让一个人的精神和肉体收到极大摧残,会跑死无数马,会累死无数人,会搜刮无数民脂民膏。
这是荔枝使只存在了一次的理由,其本质,是不合理的,安史之乱或许是一个巧合,但它的发生,却是必然。现在不会发生,以后也会发生。
一个小人物被赋予了巨大的权力,但他却并不快乐,一切命运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小说的最后,李善德得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他有机会去还回破坏荔枝树的债,妻女安好,远离动乱,余生可以在宁静中度过。
李善德在人生的舞台上跳起了盛大而又短暂的胡旋舞,舞渐停歇,幕布落下,一切如常。
好好休息吧,李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