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第22-23章主要内容
我开始过上了在巴黎定居的生活。我手头上有一个剧本要构思。我过着规律的生活:早上工作,下午出门散步,一般是去卢森堡公园转转。我还经常去罗浮宫参观,这是我最喜欢的巴黎画廊,在这里,我能够凝神静思。
有时候,我也会去塞纳河边漫步,这里有许多旧书摊,我时而翻上几页,认识了许多作家,但从来不买。
晚饭后,我常常去看望施特略夫。有时候他留我吃一顿晚饭。施特略夫最擅长做的菜是意大利菜,这一点我完全赞同。和画画相比,他做意大利通心粉的水平更高。
有一天施特略夫带我去了一个画商那儿,他觉得那里应该有两三张思特里克兰德的画。可是,当我们到达那里时,画商说,画已经没有了,是思特里克兰德亲自取走的。我们询问他原因,画商也不知道。
施特略夫认为,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画画天才,觉得他的画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画商一副也没有卖掉他的画,他并不觉得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两人为此争执。
我经常去找思特里克兰德下棋,所以我们时常能见上一面。他的脾气变化无常,有时会一个人静静地沉思,谁也不搭理,有时又会主动和你闲聊起来。他不说那些富有深意的话,但他挖苦别人很有一套。
另外,他还是个直言不讳的人,不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一点和戴尔克·施特略夫一样。他说话从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他的话让别人受了伤,他就会露出得意的笑容来。
他和施特略夫似乎不对盘,总是说出刻薄的话来讽刺他,每次都把施特略夫气得转头离开,并发誓拒绝再和他讲话。但下一次施特略夫还是会围着他转。
阅读感悟:
对于书中我的巴黎定居生活:早上工作,下午出去走走,晚上去看望朋友。
这种生活我也挺羡慕的,先不管它工作的内容,先看着时间的安排都是有自己控制的。
现在我们说的最多的两个词是:财务自由和人生自由。
渴望着逃离早九晚六的上班时间,我们都明白固定的上班时间限制了我们,而且薪资并没有因为这个固定的时间能有效的增长。
这个说到底,就是要看自己有没有一门过硬的生活技能。但实际上,我们又并没有将心思和时间,花到这门能让你自由职业的技能上。
虽然讨厌规律的上班,但是上班却解决了我们基本的温饱问题,而且让我们不用承受过多的创业风险。但对于长期来说,我们会始终面对家庭和生活的各种开支增长带来的压力。
谁也逃避不了,所以我们如果有能力尽早的,在年轻的时候为自己开拓更多的增加收入的渠道,让自己赚到尽量多的钱,来规避将来遇到的风险。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之后,我会思考,《月亮与六便士》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呢?坊间流传的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月亮”实在不足以回答我的疑惑。书中从未提到过月亮一词,而便士,除了说男主穷到“no penny”外,也为频繁出现过。虽说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便士代表现实,但作者并未做出评判。“满地六便士”的论断,明显有倾向“月亮”的态度。据传说,毛姆听了一位朋友的玩笑话“人们仰望月亮时往往忘了脚下的六便士”,觉得很有趣,便以《月亮与六便士》为自己小说的题目。就传说而言,似乎是讽刺了理想主义者。存在两个矛盾论断,我们不能取一个观点而强迫自己相信。所以,呼吁理想主义并非本书意图。细想来,我觉得,这本书呈献给读者的是他们不曾企及的,甚至不敢想象的生活——艺术的、孤独的、本真的生活。当我们身负重木,不断为自己铺路架桥,小心翼翼地一步步靠近宫殿时,毛姆先生拍拍我们的肩膀,拿手一指,一个全身赤裸在原始森林里奔跑的红胡子男人进入我们的视野,他自由而健康,疯狂而纯粹,他注定灭亡,却享受了最酣畅淋漓的人生。负重的人们不禁惊呼,奥,原来人生还有这么种活法儿。
这是个令人焦虑的时代,人们苦心孤诣渴望世俗的成功,甚至将幸福与成功画了等号,殊不知,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所浪费的幸福及其不知不觉形成的执拗思维,早已成为成功所不能弥补的损失。有时我们需要审视不同的活法儿,这些活法儿为我们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坚持自我的勇气和源源不断的热情。
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证券经理人,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甚至有足够的财力可以让妻子在家中举办文学沙龙。在一次家庭旅行后,斯特里克兰德竟然抛妻弃子独自跑到巴黎,仅仅给妻子留下一张字条。可怜的全职贵妇查尔斯太太不得不自力更生,经过几年的挣扎,她开了一爿抄写店,最终又渐渐回到富裕的轨道上来,将女儿嫁给炮兵上校,儿子也成为了上层人士。作为伟大的再创业典范,查尔斯太太已经是传奇,而斯特里克兰德的故事却背道而驰。
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斯特里克兰德却认为自己要画画,绝意离开家庭,只身来到艺术圣地巴黎,追求自己向往的艺术生活。艺术必定意味着孤独,因为艺术的逻辑必然高于生活的逻辑,生活逻辑的掌握者一定轻蔑并惧怕艺术逻辑的掌握者。沉溺于艺术生活,斯特里克兰德每天画画,在巴黎穷困潦倒,天赋平庸却忠厚热情的施特略夫救助了他。似乎野性可以传染,施特略夫的妻子却爱上了不羁的斯特里克兰德。破坏了这个可怜的家庭后,我们的男主流落到太平洋小岛塔希提上,在那里与土著居民阿塔同居。至此,他过上了艺术的、孤独的、本真的生活。
几年之后,斯特里克兰德死于麻风病,让妻子将自己最后的绝唱——石洞笔画付之一炬,他对自己证实了自己,也表达了作为天才对世俗的轻蔑,甚至不屑于留下什么供人赞叹。“雪上空留鸿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斯特里特兰德天才的一生与孤独、贫困、野蛮相伴,但他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天才本真的生活。随着他的去世,人们渐渐欣赏斯特里克兰德的画作,那些带着原始野蛮精神的作品身价暴增,默默无闻的证券经理人斯特里克兰德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怨妇查尔斯太太通过自己的努力,重回上流社会,她不愧是掌握生活逻辑的成功者,在接受访问时,虽然她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假的,却句句暗示出她跟自己丈夫的关系一直燕好美满。
她不知道斯特里克兰德还有一个土著儿子。当查尔斯太太和他的子女在上流社会左右逢源时,那个快快乐乐,没心没肺的小伙子正在大海航行:他全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两片粗棉布;天黑了,他跟另一个小伙子在喘气般的手风琴伴奏下疯狂地跳舞。头上是蓝蓝的天空,灿烂的群星,还有太平洋上一片烟波浩渺……
读到这里,不知为何我会想起王小波,两位作者似乎都在告诉读者,当有人想用一种生活安排我们时,他俩会说:哦,算了吧,伙计,你的生活是有多精彩,以至于让我们捧为圭臬,无比歆羡甚至去追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