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十八章主要内容概括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十八章主要内容

  约会失败后,霍尔顿翻遍笔记本,找约会的对象。这次他打电话约了以前的男同学。等待期间,霍尔顿去看电影,对观众们假样的情感流露感到鄙视和厌烦。比如,一个母亲看到感人的地方哭的稀里哗啦,好像是心肠软似的,但在她孩子提出要求上厕所的时候,这位母亲却严厉要求孩子不能出去。到处都是这样的观众。

  语录摘编:

  1.他就只能跳这一种姿势,可他自以为非常了不起。他这人全是肌肉,没有脑子。

  2.也许他确有自卑感,可在我看来这也不能构成他不能成为杂种的理由。

  3.姑娘们的问题是,她们要是喜欢什么人,不管他是个多下流的杂种,她们总要说他有自卑感;要是她们不喜欢他,那么不管他是个多好的家伙,或者他有多大的自卑感,她们都会说他自高自大。连聪明的姑娘也免不了。

  4,他有时候极能启发人。

  5.越放到假模假式的地方她哭的越凶。你也许会以为她这样做是因为她心肠软的要命,可我正好坐在她旁边,看出她并不是软心肠。她带着个小孩子,一定要上厕所,她不住地叫他规规矩矩坐着。

  6.她的心肠软得就跟他妈的狼差不离。

  7.那些在电影里看到什么假模假式的玩意儿会把他们的眼珠哭出来的人,他们十个有九个在心底里都是卑鄙的杂种。

  8.我实在不了解他,一方面那么痛恨军队和战争,一方面却能喜欢这样一个假模假式的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初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说写书就写书吧,怎么动不动就骂人。

  乍一看,满篇都带脏字,很难适应。看下去,你就能接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一个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正处于愤世嫉俗、痛恶西一切虚伪丑恶的时期。

  而霍尔顿的心理表现,看起来更偏激和直白一些罢了。

  愤怒和焦虑是本书的两大主题。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在这样的时期,“纽约”就是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代表。它象征着最“乌托邦”的一切,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霍尔顿既是这异化社会的代言人,同时又是这异化社会的牺牲品。

  我们都会在重创中自愈,在这期间常常伴随着不知名的愤怒,对世界的不认同,对他人的不认同,在主观意识的绝对作用下,任何丑陋肮脏的行为都会让我们愤怒不爽。这个时期就可以叫做霍尔顿时期。

  我们都会经历霍尔顿时期,但是我们的表达远远没有霍尔顿强烈。

  《麦田里的守望者》独特的写作手法,还有愤世嫉俗的霍尔顿,值得你一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麦田里  麦田里词条  守望者  守望者词条  概括  概括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  
感想

 观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观《1921》有感推荐度:观《建党伟业》有感推荐度:观《黄大年》有感推荐度:观《天宫课堂》有感推荐度:观天宫课堂有感推荐度:相关推荐观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_950...(展开)

感想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推荐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推荐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推荐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总结推荐度:《爱的教育》读后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