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晶美同学
YouCore主策划
01、在不确定的世界,我们都迫切需要确定感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在面对现实难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时,非常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来帮助自己摆脱这种迷茫、焦虑、不知所措的状态。
我就陷入过这种情景中。
我大四毕业前的一段时间,特别地煎熬,因为原本敲定的春招offer,最终和家人商定不去了。
于是我一边忙着做可能考研的准备,一边奔波于各个不知道是否喜欢的求职面试。
但是,尽管我非常明确地知道我不喜欢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这样白白损耗了两三个月。
直到有一天,我接触到了九型人格,顿时惊为天书,立马开测。
经过测评,我的结果是“完美型”:追求不断进步;用离开表达忿怒;相信自己每天有干不完的事……
哎,妈呀,这简直太对了,说的可不就是我嘛!
于是继续面试工作时,我都喜欢拿这个九型人格来套一套:这个工作要求人特别爱帮人,适合“助人型”,不适合我;这个工作需要人非常强烈的好胜心,适合“成就型”,不适合我。
不止如此,我还将九型人格的应用拓展到了我的生活中。
朋友做了一件事,我立刻下结论:你是“自我型”的人格。
应用后的效果也很“显著”,朋友们经常会用关怀的眼神看着我,宛若看着一个智障。
然而,当时的我只觉得是他们不懂,因为这就是了解我自己和他人的尚方宝剑,一用一个准。
直到后来对心理学有更深的研究,发现九型人格还未被主流心理学界认可,而认识自己也是一个更加复杂且会不断变化的课题,我才慢慢地不再什么都往九型人格上套了。
但当时的我,为什么会那样反常呢?
就是因为在当时未知、不确定的环境下,面对模糊不清的求职和自我认识的问题时,我迫切地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以帮我摆脱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
心理学上把我的这一现象描述为“认知闭合需求”,简称“认知闭合”。
可以给我们提供确定感,增强我们探索新领域的信心,让我们更快开始行动。
但事实上,认知闭合的弊端更多,一旦认知闭合后,我们的思考和行为往往会呈现3个偷懒倾向。
▼ 1、简单化
为了快速终结不确定的状态,我们通常会草率地形成决策,容易忽略多重原因的影响,只寻找那颗所谓的“神奇子弹”——即感兴趣的、造成差距的唯一原因。
但事实上,任何复杂一些的问题,都是由多重原因导致的,简单归因,最终也就只能得到错误的解法。
比如一个职业发展受挫,觉得自己需要做职业规划的人,通过某一渠道了解到了MBTI的信息,他很可能会选择直接根据MBTI的测评结果来做自己的职业规划,但职业规划涉及内容远远不止一个量表测试那么简单。
他反而会因为偏信MBTI,拒绝了很多可能更有前途、更适合自己的机会。
▼ 2、易得性
倾向于更容易获得的答案,而非更正确的答案。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第11版)》中提到过一个易得性偏差,即我们越容易回忆起某样东西,就会认为那样东西越可能是真的。
也就是说,我们会过度注重自己能接触到的、更加鲜活的事例,忽视事实、数据和基准信息。
比如,有人问你,你对广东人的印象怎么样?
你想起自己身边正好有个广东朋友,他不爱喝早茶,不喜欢喝汤(广东人的异类)。
于是你可能就会给出一个相当离谱的回答:广东人不爱喝早茶,也不爱喝汤。
▼ 3、封闭性
认知闭合的另一偷懒倾向是,个体一旦对初始的信息进行评估并获得闭合之后,为了免受再次陷入不确定的痛苦,会避免或者终结新的信息输入,以保持当前的闭合状态。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固执,拒绝接受他人意见,难以接受新事物,成长速度很慢?
就是因为他们过早地认知闭合了,陷在自己的微小世界里,拒绝接受新的信息。
就像我当年学习九型人格的兴头上时,如果有人告诉我,它并不科学,那我非要和对方打一架不可。
封闭性的危害,我在一位前同事身上有着很直观的感受。
我这位前同事,认为只有自由主义才是最好的。
所以,她看任何事情,只会拿是否倾向自由主义作为唯一判断,倾向自由主义的就是好的,不倾向自由主义的就是差的,哪怕事实摆在眼前也看不见。
比如,部分美国人因为反智,不戴口罩、不打疫苗,她觉得这么做一点问题都没有,特别好,因为这体现了充分的自由主义。
即使美国因为新冠疫情死了超过100万人,也改变不了她的看法。
而且,她还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一篇野鸡报道给我们看,说美国这两年社会总死亡人数并未增加,所以美国放任新冠疫情是科学的决策。
所以,认知闭合后,人只会看到她想看到的,其它信息再明显都无法进入她的视野,即使眼睛看到了,大脑也会自动屏蔽这些信息。
三个方法:
1、高质量框架替代
2、自问适用前提
3、运用“框架效应”
认知闭合的弊端在于,它利用我们对惯性思考的依赖,导致我们在认知上陷入了简单化和易得性的误区。
但大脑天生爱偷懒,我们90%以上的情况,都会不自觉地在做惯性思考,这压根不可避免。
既然大多数时候对惯性思考的依赖不可改变,如果我们选择更高质量的框架作为惯性思考的框架,那也有助于我们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入,一定程度上缓解认知闭合的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提的各种方法建议,怎么辨别这些建议靠不靠谱呢?
他讲的我是否听得顺耳,听得顺耳就靠谱,不顺耳就不靠谱。
但如果使用更高质量的框架,你的辨别质量就大不一样了。比如下面这样的框架: 提问1:提建议的这个人是什么背景?
提问2:他本次所提的建议跟他的专业背景是一致的吗?
提问3:他本次出于什么目的提这个建议的呢?
提问4:他这个建议对我有价值吗?如果有的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问5:如果我不接受这条建议的话,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吗?
提问6:如果有的话,我有其它更好的替代解决办法吗?
你看,有了更高质量的思考框架后,虽然我们辨别某个建议是否能接受时,依然依赖的是惯性思考,但相较认知闭合,这种惯性思考,却更全面系统,也更具体深入。
▼ 2、认识到“有结论就有前提”,破除自己的认知冻结
我们之所以会冻结自己的认知,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认知就是100%正确的。
比如,“民主就是好的”这个认知,不少人都将之视为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100%正确。
但每一个认知本质都是过往经验的总结,跟食品一样,也有有效期。
环境变了,时间变了,使用的人变了,超出了它的使用前提,就失效了。
像“民主就是好的”这个认知,其实就不是100%正确,同样有它的使用前提和局限。
◆ 在预估定量问题的结果上,民主投票通常会比个人决断更准确。
比如,某个新品上市的销量预测,大家一起预测后的综合结果,会比一个人单独预测要准确不少。
◆ 当涉及到“是或否”这类决策性问题时,集体的意见实际上会降低做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
因为,“领头羊效应”和“从众效应”的存在,民主决策的结果,往往是声音最大、最爱作秀的人带动下的结果,很容易导致集体弱智,少数睿智的声音要么被淹没,要么被同化为弱智。
像英国脱欧投票,就是一次很生动的演示。
人类尚未挖掘出宇宙的本质规律,因此人类当前的每个认知,都是有其使用前提的。
我们如果能多问问“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什么”,就会让我们的思考流动起来,破除认知冻结了。
有个吝啬鬼不小心掉进河里,好心人趴在岸边喊道“快把手给我,我把你拉上来!”
但这吝啬鬼就是不肯伸出自己的手。
好心人开始很纳闷,后来突然醒悟,就冲着快要下沉的吝啬鬼大喊“我把手给你,你快抓住我!”
这吝啬鬼一下就抓住了这个好心人的手。
像这种客观上相同的事,因为不同的描述,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的现象,心理学上就称之为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很好地揭示了人的一种非理性的特征。
它的研究显示,正面框架和负面框架下,即受益预期和受损预期两种情况下,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哪怕实际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比如,将你的工资从6000元提高到8000元,再下降到7000元。
跟将你的工资从6000元提高到7000元相比,虽然客观加薪幅度一样,但你对后者的满意度会大大高于对前者的满意度。
因此,相同的客观问题,通过变换框架(从正面框架变为负面框架,或从负面框架变为正面框架),我们的行为反应是不同的。
也就是针对一个认知闭合的人,对他不接纳的事,可以通过变换框架,换个说法,突破他的认知闭合,让他接受,就像“好心人救吝啬鬼”的故事一样。
04、总结
每个人都具有追求确定感的需要。
比如古时候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打雷下雨,感到十分恐慌,所以古人就用雷公、电母、龙王来解释打雷下雨的成因。
这些说法虽然现在看起来很荒诞,但却满足了人们认知闭合的确定感需求。
认知闭合虽然带给了我们确定感,但我们往往也会因为认知闭合,形成简单化、易得性和封闭性的偷懒心理,拒绝接受新信息、抗拒改变。
一旦认知闭合后,人的进步也就停止了,因此很有必要主动来破除。
对于自己的认知闭合,我们可以用更高质量的框架作为认知框架,缓解认知闭合的影响。
如果你能认识到“凡事有结论就有前提”就更好了,这就能帮你更彻底地破除认知闭合。
对于他人的认知闭合,我们打破很难,但可以利用“框架效应”,将他不愿意接受的事,转换框架,变成他愿意接受的说法,让其接受 。
就像“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的养猴人一样。
猴子们不愿意接受“早上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橡子”,就转换成“早上四个橡子,晚上三个橡子”,因为有了“早上多了一个橡子”的受益预期,猴子们开心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