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积累】
金碧辉煌 无所事事 群情激愤 弹痕累累
慈眉善目 漫不经心 温文尔雅 自相残杀
十恶不赦 道貌岸然 唯利是图 尘土飞扬
热浪滚滚 凉爽宜人 青年才俊 奋力抵抗
【精彩赏析】
当时是6月初,北平披上了春天的绿色蕾边,数不尽的杨柳和挺拔的松柏令紫禁城成为一个梦幻之境。
(景色描写,自然的美与形势的紧迫以及下文提到的西方国家的安乐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当时人们水深火热的苦难。)
这天午夜,我爬上一列破旧的火车,身体虽然有些不适,但心里格外兴奋。这是因为我即将进行一场探险之旅。
(情景描写,身体不适与心里兴奋形成对比,体现作者对此行的期待。)
那条宽阔、浑浊的大河发源于西藏边界,向北流经甘肃和宁夏,在长城以北处汇入绥远省——内蒙古,再继续向东许多英里,又转而往南,穿过长城,形成了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这是对黄河的描述,充分证明作者在来到中国之前是做足了研究和准备。)
这时,那位胡子花白的老者忽然扬起他那慈祥的面孔,非常镇定地说出一句令人震惊的话来。“杀得不够!”他说,“他们杀得还不够!”我们俩禁不住惊愕地看着他。
(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描写集于老者一身并引发悬念:他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事实是,许多十恶不赦的无赖、流氓和叛徒反倒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即《论语》中的伪善,中国经典里所说的城府——从而获得显赫的权位,虽然,他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常常借用没有心机的土匪的力量。这种情形,到现在也还是差不多的。
(议论,作者摆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反映了他作为新闻记者的目光敏锐。)
这样看,如果安排得当,应该有可能去到前线。于是我开始着手做起种种准备来。
(很清晰的逻辑,很好的篇章结语。既承接了上文,又为后续埋下了伏笔。)
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大概15岁,语文选读课本上面有这篇文章,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红色中国的力量。可是那时候年龄也小,并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这个苦难中国意味着什么。而最近,重读这本书时,我才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更深刻的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我党,我国先进领导者的思想,也正是这样的思想下中国才可以从没落走向辉煌。
1936年,日军盘踞东北,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一个美国人斯诺,踏上了前往陕西,前往苏区的道路,我不得不佩服一个外国人的勇气。
他自己在书中说道:“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而就是他这种不惧危险勇于求真的态度,才使得我们了解到早期共产党的模样。让我们了解到那时候的红色战士不是赤匪,不是土匪,不是__,而是一群有信仰有爱心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战士。一群为了理想,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的勇士。
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全本,对那段历史,那些人,那些事了解的更加深刻,对革命先辈的理想信仰了解的更加深入。一代青年老去,一代青年起来,站在老一辈革命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理论。我们新一代青年更要不忘初心跟党走,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