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只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款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手,属之我手?”起默级良久,曰:“属之子矣。”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周安王二十一年,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
译文:
魏武侯乘船顺黄河而下,在中游的时候回头对吴起说:“多么美丽而险要的山河啊,这是魏国的无价之宝呀!”吴起回答:“(一国之宝)在于国君的德政而不在于山河的险要。当初的三苗氏,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由于他不讲仁义道德,被夏禹消灭了。夏桀所居住的地方,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南边,羊肠阪在北边;由于他治国不施仁政,被商汤放逐了。商纣的国土,左边是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北面,黄河经过南边;因为他不行仁德,被周武王杀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王不施德政,恐怕船上这些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啊。”魏武侯说:“你说得对。”魏国设置国相,任命田文为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我和你谈论功劳如何?”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使士兵舍生忘死,敌国不敢侵略,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使百官有序,使百姓亲善,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接着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仍然说:“我不如你。”吴起质问:“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国君年幼国家人心疑惧不安,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正在这样的时候,(国相之职)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吴起默然地想了好一会儿,回答说:“嘱托给你。”过了很久,魏国国相公叔娶了公主为妻而忌妒吴起。公叔的仆人献计说:“去除吴起很容易。吴起为人刚硬而自高自大,您可以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国家小,我担心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何不试着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辞谢的。’您于是与吴起一起回去却让公主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轻视您,一定会辞谢(婚事),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公叔依计行事,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魏武侯对吴起起了疑心而不敢再信任他,吴起害怕被诛杀,于是投奔了楚国。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是个人才,吴起一到楚国便封他为国相。吴起严明法纪,裁减掉不必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疏远亲戚(的俸禄),用来安抚奖励能征善战的士兵,把增强军力,破除合纵连横游说的言论作为要务。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各个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但是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中却有很多人怨恨吴起。周安王二十一年,楚悼王去世。楚国的贵族和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的尸体边伏在上面。攻击吴起的暴徒用箭射吴起,还射到了悼王的尸体上。办完丧事,楚肃王即位。他命令楚国令尹全数剪灭作乱之人,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就有七十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