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吴挺,字仲烈,以门功补官。从父璘为中郎将,部西兵诣行在。高宗问西边形势、兵力与战守之宜,挺占对称旨,超授右武郎、浙西都监兼御前祗候,赐金带。绍兴三十一年,王师既复秦州,金将合喜孛堇介叛将张中彦以兵来争,已而南市城贼亦掎角为援,转战竟日。挺令前军统制梅彦麾众直据城门,众弗喻,彦亦惧力不敌。挺督之,彦出兵殊死战,挺率背嵬骑尽易黄旗绕出敌后,凭高突之。敌哗曰:“黄旗儿至矣!”遂惊败。挺不自为功,状彦第一,士颇多之。璘亦引嫌,并匿其功。
明年,挺被檄与都统制姚仲率东西路兵攻德顺。金左都监空平凉之众以援合喜孛堇,又遣精兵数万自凤翔来会。仲驻军六盘,挺独趋瓦亭,身冒矢石,众从之。金人舍骑操短兵奋斗,挺遣别将尽夺其马,金众遂溃。挺每燕见从容,尝论两淮形势旷漫,备多力分,宜择胜地扼以重兵,敌仰攻则不克,越西南又不敢,我以全力乘其弊,蔑不济者。帝颇嘉纳。
光宗即位,御笔奖劳。而西和、阶、成、凤、文、龙六州器械弗缮,挺节冗费,屯工徒,悉创为之。御军虽严,而能时其缓急,士以不困。郡东北有二谷水,挺作二堤以捍之。绍熙二年,水暴发入城。挺既振被水者,复增筑长堤,民赖以安。诏问备边急务即建增储之策由是粮糗不乏四年春以疾乞致仕诏加太尉卒年五十六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挺少起勋阀,弗居其贵,礼贤下士,虽遇小官贱吏,不敢怠忽。拊循将士,人人有恩。璘故部曲拜于庭下,辄降答之。即失律,诛治无少贷。璘尝对孝宗言,诸子中惟挺可任。孝宗亦曰:“挺是朕千百人中选者。”岁时问劳不绝,被遇尤深厚。光宗赐内府珍奇,以示殊礼。论曰:挺累从征讨,功效甚著,有父风矣。
(节选自《宋史·吴挺传》,有删改)
译文:
吴挺,字仲烈,因为家门的功劳而补任官职,跟随父亲吴璘担任中郎将,部署在西边的士兵面见皇上,高宗询问他西部边境的形势、兵力与作战守备事宜,吴挺的应对符合高宗的心意,高宗越级授予他右武郎、浙西都监御前祗侯,赐金带。绍兴三十一年,宋军收复秦州后,金将合喜孛堇带兵来争夺,不久南市城的贼寇也与合喜孛堇形成掎角之势作为援兵,整日辗转作战。吴挺命令前军统制梅彦指挥士兵径直占据城门,众人不明白他的用意,梅彦也害怕打不过敌人。吴挺督促他,梅彦才出兵殊死战斗,吴挺率领背嵬军骑兵将旗帜全部换成黄旗绕到敌人背后,凭借高处冲击敌人。敌人哗然乱叫“黄旗军到了!”于是惊慌败逃。吴挺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上奏梅彦功劳第一,士众都赞赏他的做法。吴璘也为避免嫌疑,一并隐瞒吴挺的功劳。
第二年,吴挺接受檄令和都统制姚仲率东西两路兵进攻德顺。金左都监出动平凉的全部士兵来援助合喜孛堇,又派遣精兵数万从风翔来会战。姚仲的部队驻扎在六盘,吴挺率兵赶到瓦亭,亲身冒着箭雨垒石攻击敌人,士兵都紧跟他进攻。金人下马拿着短兵器格斗,吴挺派遣其他将领把他们的马全部抢夺过来,金兵于是溃散。每次皇帝召见群臣时,吴挺都从容不迫,谈到两淮地区空旷浩漫,守备之地多兵力分散,(吴挺认为)宜于选择有利的地形派重兵把守,敌人向上进攻不能攻下,越过西南又不敢,宋军全力以赴乘其疲敝时进攻,一定会成功的。皇帝很是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光宗即位后,写亲笔信褒奖慰问(吴挺)。西和、阶、成、凤、文、龙六州的战备器械都没有修缮,吴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聚集工匠,全部加以修造。吴挺管理军队虽然严格,但能做到宽严适度,士兵不因此而疲困。郡东北有两条从山谷中流出来的水,吴挺修筑两条堤坝拦住它。绍熙二年,谷水暴涨流入城内。吴挺救济遭遇水灾的百姓,又增筑了长堤,百姓赖此得以安宁。皇帝下诏询问守备边疆急需的事务,吴挺当即提出增加储备的策,从此粮饷不缺。绍熙四年春天,吴挺因为身体有病,请求退休。皇帝下诏加封太尉。(吴挺)去世,年仅五十六岁。追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吴挺少年起身于功臣家门,但他从不因此而自觉显贵,能礼贤下士,即使遇到地位低的小官,也不敢怠慢轻视。抚恤士卒,人人得到他的恩德。吴璘的旧部下在庭阶拜见他,吴挺总是走下台阶回拜。如果违犯军纪,责罚治罪不予宽恕。吴璘曾经对孝宗说,几个儿子当中只有吴挺最可信任。孝宗也说:“吴挺是朕从上千人中挑选出来的。”朝廷每年对吴挺的慰问不断,吴挺受到的恩遇很深。光宗赐给吴挺内宫的珍奇宝物,以表示对他的特殊礼遇。论曰:吴挺多次随从征讨,功劳非常显著,有他父亲吴璘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