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读后感精选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塔》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塔》读后感1
原先,故事主要讲我在住青年旅店时偶遇一个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后,我受益匪浅,不由地暗暗佩服乌塔!
我敬佩乌塔的胆量。文中写道:“我叫乌塔,在读小学,已经12岁了,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玩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以后还要去波恩,然后去希腊……”这么长的旅程,她一个人,买的联票。试想想:她成功出游的背后,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啊。知识的储备、衣食住行、安全等。这对于我一个成年人来说,都只是偶尔想过。到此刻为止,我还只是在想何时能游遍中国,没想到这样一个12岁的小女孩,就已经开始环游世界了,我感到汗颜。出门前,就在想:自我行吗?如果路途中身体出问题了怎样办、遇到坏人了怎样办、没钱了怎样办?从乌塔身上,我看到了出行的勇气和实力。她真是一个有胆量、有魅力的女孩。
我敬佩乌塔的细心。文中写道:“为计划这次旅游,我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来准备,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还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报平安……”从她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乌塔自强、感恩的精神。她自我准备,遇到问题明白怎样求助,还明白家中有亲人牵扯挂着她,给家人报平安。并且还给家中的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还明白外面的价格比自我所以城市的物品价格便宜她才买。她在理财方面也有自我独特的见解。看似乌塔独自出行,可要独自应对和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可见乌塔的知识面和应变本事真得十分强。而我们大多数中国孩子呢?有的同学不仅仅自我不敢出远门,甚至连上学、放学都不愿自我走,更别说像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了。乌塔之所以能自强,是因为她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们应当反省一下自我,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寒暑假是否早有了规划,并且围绕规划在做准备。以后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凡事预则立的好习惯。
我还敬佩乌塔的自立。文中写道:“她不全部向父母要钱,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单,假期还要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费用父亲出一半,自我出一半……”一个12岁的女孩,出行的旅费有一半是自我挣来的。在挣钱的过程中,是不是锻炼和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应变本事呢?她真是一个十分棒的孩子,早早接触社会,早早感知社会,早早认识社会。我们的孩子呢?中国的父母是全球父母中为了孩子付出最多的父母,为了孩子操心最多的父母,为了孩子研究最多的父母,可是我们的孩子呢?放到全球上去还有竞争力吗?我们常常看到,在全球青少年开展活动时,我们中国的孩子适应社会的本事、谦让的本事、环保的本事、助人的本事、兼顾未来的本事、理财本事和别的国家的孩子有差距啊!
从《乌塔》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了解到一个12岁的德国小姑娘真得很棒,她适应社会的本事很强,她的个人素质很高,她做事情有计划,计划了就去实现。勇敢坚强的乌塔,说到做到的乌塔,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乌塔》读后感2
今日,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我读完了以后,深有感触。她的能干和她的独立,深深地震撼了我。
课文的主要资料是这样的:“我”在罗马下了车,冒着暑气赶到了青年旅馆,找到了自我的房间,发现一张席梦思床上躺着一个小姑娘。“我”匆匆洗漱完,也躺下了。午时两点半,我刚醒来时,发现小姑娘正在收拾东西。晚上八点多,“我”回到旅馆,小姑娘正惬意地躺在床垫上,看着一本厚厚的书。她一见“我”,立即和“我”打招呼,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是中国人。她一听,告诉“我”她是德国人,名叫乌塔,已经14岁了。这次暑假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乌塔还跟“我”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第二天,乌塔向“我”道别,说要努力挣钱,以后去中国旅行。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乌塔是一个有自我主见的人。她独自一人游欧洲,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请求帮忙,再给家里寄一张明信片,让家人明白自我平安无事。这次旅行的旅费是乌塔自我挣来的,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发传单,假期的时候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看到乌塔能自我挣钱,可我却不能。因为每次买东西都是父母掏钱买的,而我却没有一分钱。
记得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十分盼望能独自一人回家,可爸爸妈妈寸步不让,死活不愿意,但看我又哭又闹又是信誓旦旦的样貌,只好让步了。晚上,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有一个人正在跟着我,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正当我走进一条小巷时,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紧之后响起了一声声雷,小雨点儿从天而降,把我全身都淋湿了,我冷得打起了哆嗦。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了,我定睛一看,原先刚才跟着我的人是爸爸。我立刻感到了懊恼:看来爸爸妈妈还是不信任我。我已经长大了,绝对有这种独立自主的本事,只要放开你们溺爱的双手,我才能成长。
居里夫人说过:“路要靠自我去走,才能越走越宽。”我想对每一个人的家长说:“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自我能管好自我。请你们放开溺爱的双手,让我们自我独自撑起一片属于我们自我的蓝天,这样才能让我们展翅飞翔。”
《乌塔》读后感3
今天我学了《乌塔》这篇作文,受益匪浅。使我感受到中国与德国教育上的不同……
课文讲的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要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太依赖大人,也不能让父母过于溺爱,更不能做家中的小皇帝。
这些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太多了,比如我的父母。记得那一次,我要自己去买书,我跟妈妈说过后便准备独自去书店购买,但是妈妈坚决不同意。说:“不行,如果你自己坐车遇到危险怎么办?没事,我到时候去给你买。”有些孩子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小学生如果我们都像乌塔一样能够自己环游世界,但是家长只是督促学习,没有玩的时间,那里来环游世界的时间。我们中国的小孩就像一只圈在笼子里的鸟和一只蜗牛一样,总是缩在很小的壳窝里。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我们非常羡慕乌塔。
文中有一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十深刻“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我问乌塔:“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不担心吗?”因为这段说明了中国教育孩子的缺点,人人的孩子都只能从电视、电脑、收音机……了解世界,使中国孩子对外国少年的行为感到不解,我觉得中国的爸爸妈妈应该开放教育,让中国孩子全面的了解世界,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文中还有一段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十分深刻“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侯一起出去玩,有时侯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因为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她先举例说明,然后说明自己的观点。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这充分体现出乌塔在生活上独立的基础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我觉得乌塔是一个自主,独立,热爱生活的人,表现在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中: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很多国家。还有第七段:他还说,自己用了三年时间准备了这次行程,阅读了许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表现了乌塔做事有计划、有准备以及他的独立自主意识。
对于乌塔的观点,我举双手赞成。这正是中国孩子们共同的心声啊!我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我们独立,现在我们这些孩子属于小公主、小皇帝,整天赖在父母身边。
我并不是说爱孩子就不要管他们,也不是在反对中华民族的一贯风格,而是体会到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管制”、“保护”与“独立”都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过度则反。亲爱的爸爸妈妈,虽然中国的这种现状不得完全*,但是,孩子要长大,可不能让下一代的花朵成长在温室里啊!亲爱的爸爸妈妈,爱孩子,就回应一下孩子的心声吧!锻炼我们的真正才能,我们才会告别童年,打拼天下!
《乌塔》读后感4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一个年仅只有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竟然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乌塔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挣生活费,如果换成是我,肯定会喊哭喊累,赖着不做,四年级作文乌塔读后感。我们中国的小孩子因为科技发达,所以每个人都有着依赖思想,每天放学要么就是爸爸妈妈来接,要么就是自己搭车回家,而乌塔却一个人游历欧洲,可想而知她在自己国家都是独自一个人走着回家的。
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我想:要是我和乌塔生活在一起,我会以她做我的榜样,学习她那种独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赖思想。
从现在开始,我要向乌塔学习,每天早起早睡,自己叠被子,自己梳头,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碗,另外还要帮助家人做事,比如说擦窗户、扫地、拖地。
除了这些,我还要提出倡议:我们要自己做自己的事,还要帮助家人做事,我们要克服自己的依赖思想向乌塔学习!
乌塔是一个小女孩,她十四岁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使作者大吃一惊,她问作者: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游的?作者顿时语塞,后来有所领悟,中国的孩子不会自立。
乌塔使我想到了电影《暖春》中的小女孩,她给家人做饭,自己去上学,她坚韧自制,勤劳勇敢,我却连自己一个人去少年宫也不敢,而乌塔自己一个人可以去米兰和佛罗伦萨,和她相比,我简直就是白天鹅中的一只丑小鸭。
乌塔不是一个成年人,却拥有成年人的想法。她用了三年,三年,多么少的天数,她居然就准备好了。她不向父母伸手要钱,(自己挣钱,去了许多地方,无人依靠的她很快活,这是中国孩子很少、几乎没有的做法,小学四年级作文《四年级作文乌塔读后感》。我们是胆小吗?不是;是无能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缺乏自立!
读了《乌塔》之后,我要自己学着做家务了,比如:自理:自己铺床,自己叠被,校园内的事情尽量自己解决。家务:学着做饭,现在我就会做西红柿炒鸡蛋,还会做黄瓜汤。学着拖地,扫地,我现在会拖地了,学着自己洗衣服,学着自己独立睡觉。
朋友们,期待着我的好表现吧,你们将为我喝彩!
《乌塔》读后感5
《乌塔》是一篇独立阅读文章,讲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事实证明,独自出行不再是遥远的梦。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养成勇于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
从“闹钟惊醒了我”可以体会到乌塔的时间观念很强,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用闹钟控制好自己的起居,该休息时休息,该游览时游览。
从她“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都可以看出她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如果生病了,可以马上就医,或者请人帮助。
乌塔游历了欧洲,从家乡德国汉堡出发,到过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此时正身处罗马,最后还要去希腊。
乌塔做事很有条理,考虑周到。因为她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备遭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报平安,爸爸妈妈就不会担心她了。
一个人出游虽然有危险,但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就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乌塔出发前为这次旅行准备了三年,阅读了大量有关的"书籍资料,自己打工挣旅费,既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又能锻炼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力。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
我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从中明白一个人的自立的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懂得了从日常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要学会自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什么事、什么问题都依赖父母和老师,要勇敢,要坚强的道理。
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我不仅要学习乌塔待人热情,很有礼貌,做个懂事的好孩子。更要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做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乌塔》读后感6
乌塔一个14岁的德国汉堡的小姑娘。她独自旅游过欧洲的许多国家: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在意大利游玩过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她还打算要去希腊。
面对这样大胆独立的小姑娘,你一定会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吧?我
一个中国普通的小男孩,吃着家里现成的饭菜,洗澡要妈妈帮忙拿衣服,睡觉要大人陪伴,早上起床得妈妈叫,起床后洗漱完毕,妈妈早已做好热气腾腾的早餐。我要上学时还要妈妈开车送到学校,我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家人帮助,从来没有独自出过远门。我的身边跟我差不多情况的同学应该还有许多吧?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父母,是爸爸妈妈生活的中心点,是他们心目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怎么可能放心让我们孩子独自离开家呢?
自从我上四年级以后,偶尔没人接送,需要我自己独自上学放学,妈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小心,上下车注意安全,有事及时跟大人联系。本来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现在读了《乌塔》后,觉得好惭愧。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会更加的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乌塔说自己用三年的时间准备一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旅行地点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餐馆或超市打工攒钱。而我们如果要去旅行都是爸妈出钱,我们跟着他们游山玩水的。记得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跟着大人自己组织的旅行团,去四川的九寨沟游玩。我们的行程旅行社安排,机票车票住宿全部他们预定,我们只管按他们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集合就可以了。每到一个景点导游都向我们详细介绍,我们只管跟着他们想玩就玩想听就听。累了上车睡觉,饿了去饭店吃早上桌的香喷喷的美食。乌塔的旅游方式跟我们是不是有很大的区别呢?她的旅行收获更多的是生活的经验,而我们呢?收获更多的是快乐。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主意识。要像乌塔那样有主见而不盲目,待人接物胆大心细,做生活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
《乌塔》读后感7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陷入了沉思。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出国旅游的故事。乌塔为了出国旅游,作了许多的准备,如设计了旅行路线,攒旅游费,阅读资料和书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购纪念品。同时,课文还描写了乌塔关心中国小朋友有没有出去旅游的机会。文中的乌塔认为,父母爱孩子,就应让他们单独出门,亲自出外去看一看等。这些,都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认为:乌塔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国的小朋友敢于离开父母,思想独立,敢于挑战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国的父母愿意放手,鼓励小朋友培养自立能力。但是,我们中国许多小朋友就不一样,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愿意放手,但是孩子不愿意学习自理能力,不敢面对和尝试;要不就是父母庇护着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独自外出生活。
其实,我也有一次独自外出的经历。今年暑假,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寄宿学校去参加夏令营。事前,我参观了学校和宿舍,觉得很喜欢。但到了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一想到往后这21天就住在这里,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我就忍不住哇哇大哭,眼泪“吧嗒吧嗒”地流了下来。可是,爸爸妈妈坚持要我留下来,鼓励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生活,我被他们逼得无可奈何,只能强行被留下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老师说要选一位班长。他左看右看,好像若有所思的样子。突然,他把目光移向我,决定让我来当班长。在那次夏令营中,我认识了50多个新朋友,学习了不少英语知识,学会了国画的技巧,老师还奖励了我许多的“美元”,我用这些“美元”换到了许多奖品。
那次夏令营我过得比想象中愉快。于是,我明白:爸爸妈妈带我到这里来是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挑战能力。不过,和课文中的乌塔比起来,我还是差远了。下一次,我要争取自己主动报名参加夏令营,还要到外地去旅游。
50
《乌塔》读后感8
学了《乌塔》这一课,一个德国14岁的小姑娘乌塔很让我震惊,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最让我敬佩的是她没有向自己父母要钱,而是利用节假日挣来的旅游费,她还非常细心,在家提前阅读好了各地的书籍和旅行路线,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请求帮助,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脸红起来,羞愧不已。
从小到大,我就是家里的“小公主”,爸爸、妈妈对我十分疼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装在包里怕丢了。”别说一个人出去旅游了,就是串门在别人家玩,也得再三叮嘱,生活上,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帮妈妈做做家务的时候,他们也总告诉我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干活有爸爸妈妈呢,你只要认真学习就行了。还记得那次我和我的好几个好朋友去外面玩,走之前,妈妈叮嘱一遍又一遍“跟好别人,别走丢了”,一看就是一万个不放心。为了我的安全,妈妈特给我买了一部手机让我随时能和她联系,于是,我便出了门,刚和朋友坐上车,“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声从口袋里传来,原来是妈妈,我一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妈妈“坐到了车上没有,一定要跟好队”。从手机铃声一开始就有别的同学对我含褒带讽地说:“你妈妈还很关心你呢!”我对她们笑了笑,“那是妈妈爱我”。可接下来每过5分钟妈妈就打来一次电话问我,这下真的遭到同学的笑话,一个同学对我说:“都几岁了,你妈妈怎么还这样关心你啊!哈哈!”我也是个长大了的孩子了,同学们都独立自主了,而我还永远是妈妈眼中的那个长不大的小不点呢!我也想独立,自己除了写作业外自己能干点什么事情,可是我的爸爸妈妈却总是对我太过“爱护”了。听到他们的冷嘲热讽,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可现实就是现实,我告诉他们我已经长大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着我,对于他们给我的“过剩的爱”,我没办法,只能接受着。那天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有好多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心里也觉得有点孤独和落寞。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整天把孩子呵护的像温室的花朵,就会失去自强自立的本领。如果让孩子自己克服困难,那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乌塔》读后感9
最近,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感触很深。这篇课文介绍的是一个名叫乌塔的德国女孩,她才14岁,却能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而十岁的我呢,出去买东西要妈妈带,上兴趣班要妈妈送,更别说独自出去旅行了。
乌塔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线路和日程。而我呢,做事太欠计划性。我喜欢看书,但经常把看书放到做作业的前面,因此导致我很晚才能睡觉。我一天别说写份日程了,就连起码的规划都没有,整天都急急忙忙的,像赶飞机似的。
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她旅行用的所有的钱都是她自己挣的。为了挣取旅游的费用,每个周末去餐馆和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耍挣钱。而我呢,洗碗有时都把碗摔得稀烂,更别说去餐馆挣钱了。离开了妈妈,脏衣服没人洗,臭袜子堆得跟小山一样高,并且臭气熏天。
乌塔旅行前阅读了大量跟这次旅行有关的书籍和资料。而我呢,每次都是跟着爸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根本没好好阅读要去地方的书籍和资料就直接去了,结果跟没去一个样。
为什么我跟乌塔的差距那么大呢?仔细想来,还是爸妈对我太过溺爱。平日,我想自己削个水果,爸妈怕我划到手帮我削了,类似的事还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到了温室的花朵,虽然得到了温暖,但没经历风雨的洗礼,生命力并不顽强。
学了《乌塔》之后,我决定要像乌塔一样,做一个自强自力的人。我向爸妈推荐《乌塔》这篇课文,并告诉他们我的想法。首先,学习自理能力。从小事做起,每天自己整理书包、房间,自己独立上下学;再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洗碗筷,打扫房间,洗自己的袜子和衣服。其次,学习做事规划性。先制定并执行简单的日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不再整天风风火火的;再制定并执行周计划,安排好锻炼、阅读、社会实践时间;最后跟爸妈一起制定年度计划,利用寒暑假回老家探访亲友,有准备的出去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爸妈很支持的我想法,并欣慰地说我长大了。于是,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独自过马路、第一次自己洗袜子、第一次卖报纸……我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信,爸妈也越来越欣慰。
我要跟乌塔一样,做一个自强自立好孩子。离开爸妈建立的“温室”,多一点磨炼,即使有乌云,努力后也有灿烂的阳光。
《乌塔》读后感10
这个学期,姚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名叫《乌塔》。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一次亲身经历。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星期六,天色已昏,我刚刚在老师那里练完一毛一笔字,又和妈妈搬了很多东西。当我和妈妈一起从办公室走出来,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老妈还要去 办公室办一点事,想带我一起去,被我拒绝了。我反驳道:“老妈——,我又不是五六岁的小孩子,老是跟着你。不丢人吗?还不如我自己回家,反正过一条马路, 就是我们的小区。难道不行吗?”妈妈想想也是,便同意了。我听完后,就高高兴兴地走了。我走在茫茫的黑夜里,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但汽车却是很 多。到了马路旁,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左看看,右瞧瞧,确定没车,才过了马路。到了家,还比妈妈快了5分钟。因为妈妈根本没有去办公室,一直跟在我后面,看 到我过了马路,又急忙追上来。到了马路对面,发现我不见了,又到处找我,到了家才恍然大悟。
我认为,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一样优秀。但是双方的父母却大不一样。一个常为自己的孩子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事;一个放心大胆,没有什么担心。对比一下,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点过头了。以前妈妈总是不让我一个人过马路,这次我就一个人过马路回了家。
上完《乌塔》后,姚老师让我们回家和家长交流这篇课文。我便开门见山,把我的经历和想法告诉了他们。
爸爸认真地听完我的“长篇大论”后,说道:“爸爸也看了《乌塔》这篇课文,也知道你的想法了。爸爸要告诉你的是,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是一样的棒;外国 的家长和中国的家长也是一样的爱孩子。为什么中国家长和外国家长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呢?因为中国人口很多,什么样的人都有,外面还不是很安全。你几次想自 己上学,我们却不同意。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你去学校的路上有一个工地,里面来来往往的大型卡车很多,人员也很复杂。我们只有一个孩子,而且生命只有一 次。所以,我们不放心,等工地建好了,我们就会让你一个人去上学。”
爸爸说完,妈妈接着说:“爸爸讲得很对。还有一点,做事情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才不会失败,这叫‘有备无患’。你看乌塔出去旅游做了三年的准备,你要向她好好学习。一个人光有独立的精神是不够的,必须加上认真准备才能成功。”
我听完后,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乌塔》读后感11
《乌塔》读后感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我对文中十四岁的德国姑娘乌塔佩服不已。
这篇文章主要讲乌塔在父母的支持下,用自己挣来的钱,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反映了外国孩子有礼貌、富有生活经验、热爱生活的特点。一个十四岁的姑娘竟然那么勇敢——在暑假独自一人浏览了欧洲的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五个国家;她竟然有那么大的毅力——为了这次旅游,用了三年时间来准备,阅读了大量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更难能可贵的是所需的旅游费用,完全是她自己三年来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为别人家陪小孩赚回来的。她的这种勇敢与毅力不仅令我们刮目相看,更令我们无地自容。与她相比,我们相差甚远。我们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家,父母长辈百般呵护;在校,老师耐心教育细心照顾;出门,有家长陪同或专人看护。不说单独出门旅游,就是单独上校的机会都难得一次。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与磨练,我们的独立自理能力几近退化,真的是我们不行吗?是我们比别人差吗?不是,是我们没有机会,是因为我们的父母长辈过分的宠爱甚至溺爱而造成的,他们把我们宠成了霸道、自私、娇气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他们很少给我们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我们便享受惯了。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乌塔对“我”的反问,正好问得“我”一时语塞。的确是呀,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们单独出门?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磨砺怎能成长?我们现在需要机会,亲爱的父母长辈们,放心吧,请松开您溺爱的双手,让我们自由地翱翔。因为“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乌塔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的真理。我也要向乌塔学习她的精神,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胆大心细,聪明勇敢,以后也遇到困难要独立思考,独自解决,培养我的独立能力。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乌塔》读后感12
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乌塔》。读完这篇课文,我深受启发。
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在罗马游玩时,恰巧,碰见了一个独自游历欧洲的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她为了准备这次旅行,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作者对她的做法很吃惊,说:“在中国,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不会让他们独自出远门。”乌塔反驳道:“我也是家里的宝贝···你的话不合逻辑。”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乌塔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
读完之后,我进入了沉思,我想到了现在的小孩,我们在家几乎大多数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或者是“小公主”,各个家庭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是万般呵护,让孩子事事都依赖父母,生怕出了什么事。这样家长殊不知地就把儿女“扼杀”在摇篮里,埋葬在电脑游戏和漫画书里面。
像我,爸爸每天都要接送,进校门之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我虽口中唯唯连声,心里却嫌他罗嗦。好像同学们都是这样,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校园门口的交通总会被堵塞。有句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确,在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日晒,不会成长。而经历过风雨的幼苗才能成为苍天大树。
我了解到现在有些大学生竟然连简单的洗衣做饭都不会,还需要家长来照顾衣食起居,那么国家培养这些不会自理、自主、自强的大学生来有什么用呢?还指望着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吗?
从现在开始,不仅是我,大家都应该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乌塔读后感
乌塔,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自己一个人环游欧洲。她这一壮举,让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我敬佩她的细心周到。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行程,每到一地先查当地警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报 平安。可我们中国孩子呢?做事粗心大意,丢三落四,考试时竟然能把自己的名字忘记,写字时竟然可把“隐”写成“稳”,和乌塔做事的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是不 是有天壤之别?
我敬佩她的坚韧毅力。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许多关于欧洲各国的书籍,熟悉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可我们呢?做一件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 遇到一丝挫折就放弃,把困难抛给别人。我就是这样,我曾报了一个乒乓球班,没有几天新鲜劲一过,我就厌倦了枯燥无味的训练,撂挑子不干了。和乌塔站在一 起,我真是无地自容。
我敬佩她的自主独立。乌塔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都要去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还到别人家里照看小孩。但我们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呢?别说自己去挣钱 了,就连穿衣吃饭都离不开大人的照顾,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考上重点大学的大学生,竟然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迫退 学了,这事要是让乌塔知道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我还佩服她的……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觉醒吧,中国的孩子们!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从小要立志做一名自立、自强、自信的中国人!
《乌塔》读后感13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乌塔太了不起了,她居然能独自一个人游遍欧洲。这对一个14岁的女孩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文章中乌塔说的好多话让我印象深刻。她希望中国的孩子也能像她一样,可以独自出门,见见大世面,而且没有家长跟着。是啊!我们是应该学会独立的,不要只是蹲在家里,只是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对于任何事物,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它真正的美。乌塔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独自一个人游遍欧洲。
游遍欧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乌塔为此作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收集了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到一地,她总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乌塔旅行费用的一半都是自己挣的。为了挣钱出去旅游,她每个周末都要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她外出时,还时刻想着家人,经常和家人打电话保持联系,为妈妈买皮包,给爸爸买烟斗,给弟弟买帽子,还为自己买了一条做工精巧的金项链。这可都是用她自己的钱买的。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呢?我们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在独立性这方面,和外国孩子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远的不说,就拿我家邻居的小花姐姐来说吧!她小时候依赖性很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着。做作业前,要妈妈把一切都给他准备好;早上起床,衣服也要妈妈帮着她穿。可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年,她考上了外省的一所大学,可她不敢一个人去学校,因为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太差了。每个假期,她都要把许多脏床单、脏衣服拿回家让妈妈帮她洗……看到她的这种行为,我真替他难过。我不知道,将来离开了爸爸、妈妈,她将如何生活?这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看看乌塔,再看看小花姐,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乌塔的所作所为,是我们大多数中国孩子所做不到的。我们中国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为子女创造了十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家长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对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上学放学,接来送去。孩子都上中学了,过马路时家长还要跟在后面,更不用说让孩子早早的经风雨、见世面。有些家长,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给孩子报了许多课外班。由于孩子没兴趣,学得不好,家长花费了金钱,孩子浪费了时间,到头来一无所获。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就像一把铁锤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它让我知道了我们中国孩子缺少的就是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如果我们的家长,从小能给我们多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增强一下我们独立自主的信心,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虽然不可能像乌塔一样,在14岁时就游遍欧洲,但我们会走遍我们的城市,游遍我们的国家,我们也同样会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爸爸、妈妈们,多给我们一些锻炼和自由吧,让我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中国的孩子们,让我们多一些自信吧,去干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早早的使自己得到锻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勇敢自信、对社会有用的人。
《乌塔》读后感14
今天,我学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文章主要写14岁的德国少女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表现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们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地当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9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
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
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家长们,请你们放开鸟笼,让您的儿女们也像海燕一样迎着风浪展翅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15
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学习了《乌塔》。我从乌塔身上发现了许多优良品质,使我受益无穷。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乌塔一人周游欧洲,遇到了作者,并与作者聊天,告诉作者自己要去更多的地方旅游。
这篇文章,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乌塔用了三年时间挣旅费,不向父母索要。如果换成我的话,我会向父母要,要完了事。这可以看出国内外孩子的差别。
乌塔喜欢一人出游,这点于我相同,我独自去过乌镇,杭州等地。再过几天,我还要去宋城旅游,独自出行是件快乐的事。
乌塔,我要向你学习,你身上所蕴含的优点是数不胜数的。
施子斌妈妈的感想:
今天下雨,进货到家时已经很累了,理完货,儿子正好回来。一坐下,便开口问道:“妈妈,你知道我们第27课《乌塔》是什么意思吗?”当时我一愣,不过后来就马上想当然地想,这么奇怪的字,不是某个少数民族姑娘的名字就是哪个具有民族风情地方的一座山名或者是村名呗,……嘿嘿,想完就对儿子会心地笑了笑。又过了下,儿子又粘上来了,妈妈,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哎呀!烦不烦了,老娘全身都湿透了,冷死了!你还折腾个没完。就很没好气地说:“乌:顾名思义就是乌黑的意思,塔么,就不用我说了,就这点意思你还搞不拎清的?给我一边做作业去,我累着呢!”不曾想,儿子一本正经地拿了语文书过来,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请你看看我的语文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写写你读了课文之后的感想吧!这可是你的作业哦。”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
于是,我捧起语文书细细品读,哦,原来乌塔是个14岁的很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边读一边惊叹小乌塔的自立。课文主要讲了乌塔花三年的时间挣足了旅费,然后一个人周游欧洲。旅途中遇见作者时,很自然地与作者攀谈,还提出不少自己对于快乐的见解。其中文章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地是乌塔对“宝贝”和自主自立,乐趣的超级见解,可见外国的教育就是与国内有区别。
有关乌塔对作者的一番反驳,我觉得又好又不好,因为孩子自立固然让父母省心,但前提还是孩子是否具备“放养”的资格。如果孩子的自立能力非常一般的话,我觉得还是应从小事做起,切不可一律效仿乌塔之举。说得好的地方是乌塔对“爱”的不同见解。现如今,家家都是独子,通常都是6个人带一个孩子。所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着怕丢了,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还怕孩子学习压力大累坏了……诸如种种,是现代不少父母的通病。这就直接导致孩子变得娇气了。
当然,读完《乌塔》一文,对我感触最深也最要改变的是,我们带孩子要真正的带,不可以敷衍了事,不能把自己的任何想法都要孩子认同,也不能认为自己是大人,做的一定是对的,给大家说个我的笑话吧,当儿子4岁时,闹着要骑脚踏车,那时我是这么想的,男孩子这么小就骑脚踏车,万一到时候“小鸡鸡”压坏了影响发育怎么办?就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我坚决不让儿子骑脚踏车,一直至今。呵呵,当然了,街上那么多骑脚踏车的小孩也没见哪个发育不良。所以,我决定,改变就从脚踏车开始,让孩子感受到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