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推荐度: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推荐度: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推荐度:
《人生最美是清欢》的读后感
推荐度:
《傅雷家书》读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晚清泥潭中的一朵清莲——《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晚清泥潭中的一朵清莲——《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近代史绕不开曾国藩,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幼童留美都有他的身影。相反,我对他的了解却很有限。于是,我决定从曾国藩留下的家书中去了解他。曾国藩现存的家书有1500多封,我手里的这本《曾国藩家书》是选编本,节选了140封家书。这样的阅读体量不太大,但是加上了编者的注释与解读,看起来也是一本不小的书了(全书约有35万字)。曾国藩家书是用古汉语写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注释;节选的家书,前后文不连贯,也没有写信双方的文字互动,阅读时容易跳脱文本,失去阅读乐趣,所以每一封家书背后的解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不过这种带有编者视角的解读,有时也会影响读者对书信中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容易跟着编者的评论来认识历史事件和臧否人物。有时间,还是得多找几个出版社的书,对照着读,来补全阅读。关于评注的议论到此为止,下面着重说说我从这本书里了解到的曾国藩。
1、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曾国藩身上有一股很强自我反省的精神,也就是孔子主张的“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写家书,记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他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写进家书、日记里,交给自己的父辈、手足看,听取旁观者的意见,这帮助他及时弥补了很多过错。他在湖南任职时与左宗棠气场不合,在湖南官场遭到排挤,不得已他借丁忧辞官狼狈回乡。休假期间,曾国藩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复出以后,他不光写信给左宗棠道歉,还亲自到左府登门致歉。当时的他,早已经不是那个从湖南穷乡僻壤勤学苦读的初来乍到的小官员,而是朝廷二品大员,他能登门致歉,这样的度量,真是难能可贵。更为难得的是这种事事反求诸己的省察神经到了暮年仍未迟钝。
虽然曾国藩做事情谨慎,谨遵理学家克己、节欲的规训,但是难免还是会犯错误。他晚年处理“天津教案”的手段极为保守,在外国人面前显得底气不足,虽然这与当时清政府的实力有密切关系,但是曾国藩没有在“天津教案”中抓住传教士的过错,先发制人,据理力争,而是专听崇厚之言,训斥天津市民,罢黜当地官员,以命还命来息事宁人的做法确实不是处理此事的最优解法。就这件事,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也进行了自我检讨:“余自来津,诸事惟崇公之言是听,余不应随人作计”。已是花甲之龄的曾国藩仍然在自我悔过。时刻与自己的良心对视,正视自己的行为过错,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难以做到,而曾国藩却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要求贯穿了自己的一生。
2、现身说法,循循善诱
《曾国藩家书》里有曾国藩写给祖父、父亲、手足、妻儿的信,从这些信里可以感受到曾国藩高超的说话艺术。对长辈,他婉转陈词;对手足,他现身说法;对儿子,他循循善诱。当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成了既定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怎样恰当地陈述事实,在于语言艺术的运用。怎么将坏消息以较少杀伤力地传达出去,怎么有理有据说得人心服口服,怎样清楚的向人表白心迹不至于被人误解,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熟读历史的人,耳熟能详许多有关说话艺术的故事,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谏太宗十思疏》。我们在《曾国藩家书》也会惊叹曾国藩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妙,说理能力之强。在古代,儿女写书信给长辈多是报喜不报忧,但是出了坏事情也不能瞒报,那怎么把长辈的情绪波动降到最小呢?曾国藩写家书报忧时,会在语言上进行艺术处理。自己和弟弟考运不佳,为了使得家中祖辈、父辈不忧愁,他用“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辩证法来宽慰长辈。
大部分的"家书是写给弟弟们的。曾家共有兄弟五人,曾国藩是家中长子,受到古代“长兄如父”观念的影响,曾国藩承担起教育四个弟弟的职责。他在家书中不厌其烦地用现身说法来教育弟弟们要勤学苦读,要勤俭治家。俗语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曾国藩的四个弟弟禀赋与性情各异。曾国藩对弟弟们开展教育时,会针对性的进行点评,抓住时机及时鼓励;犯了错误不会劈头盖脸地指责,他通常现身说法,指出自己的种种缺点,让弟弟们引以为戒。有些教导的话,不厌其烦地说,非常有耐心。曾国藩前期做京官,一开始是闲职,可以有很多时间和家人通信;后期他一路升迁,官越做越大,事务越来越繁杂,但他依旧能不间断地给弟弟们写家信。曾家弟弟们能有这样一个循循善诱,关爱手足的领头大哥,何其有幸!
3、个性耿直,忠心耿耿
纵观曾国藩这一生,他对大清王朝可谓是忠心耿耿。清朝是满人的天下,满清对汉人多有顾忌,让汉人执掌大权时,总会加以制约。这种约束的形式之一就是只给官职,但不给予实权。太平军发动起义,清政府派遣曾国藩去湖南镇压“叛军”,却不给予实权。他空有一顶大乌纱帽,无法遣兵调将。这让一心想做一番实事的曾国藩与只想护权的湖南官员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愤懑之中,他借丁忧辞官返乡。如果不是天平天国的残余实力依旧强大,皇帝绝不会再请曾国藩出山。曾国藩为人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流弊,他每每用辛辣的语言痛斥这些官场上的沉疴积弊,甚至还大胆上书劝诫咸丰皇帝,却没想到触怒了龙威,所幸有人为他求情,他才得以保命。虽然他保全了性命,但是咸丰皇帝对他却有了成见,这为他此后官途上的诸多不顺种了苦果。
晚清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官军抵挡不住天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军,清兵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曾国藩文官出身,带兵打仗是外行,但是官场的腐败政治他看得很明白。他采用了新的征兵方式,招募老实、肯吃苦的农民,建立了有战斗实力的湘军,在抗击天平天国的军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放缓了晚清覆灭的脚步。平定天平起义军消耗了曾国藩很多精力,以至于他出现未老先衰的诸多病症——耳鸣、目力下降、失眠。他虽然几度想要归隐湘江老家,但是朝廷的诏书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使命感让他抱着病弱之躯奔赴在战争前线。战况危机,他预计自己无法生还,几度写下遗书。太平军平复后,他又被派去围剿更为凶悍的捻军。刚脱离险境的他,又落入了另一个险境,如果不是对清王朝的赤胆忠心,曾国藩怎么会将个人死生置之度外呢!
4、天资愚钝,以恒取胜
曾国藩在家书中常常提及自己天资愚钝,乍一看以为这是古人一贯的谦逊之辞,但是看完曾国藩的履历,就会发现这并非他的自谦。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考场作文还被考官当作典型的问题文进行“展览”。后来他中进士,点翰林,成为了京官,初期求学的功利心重,人也浮躁,制定的学习计划总完不成,对聚会游玩一类的事情却特别上心。曾国藩的脱胎换骨,始于30岁那一年。他来到京城之后,扩大了见世面和朋友圈,他发现一些新朋友致力于理学,涵养深厚,而不是像他那样汲汲于功名。于是他决定要像这类朋友靠拢,坚持每日早起,定下了写日记,看书,练字的每日三件套。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曾国藩却将良好的习惯坚持了一生。曾国藩之所以成其大不在于他留下多少文字,而是他将人格修养的功夫落实到每一天,用量的积累推动质变的发生。年轻人的缺点在于朝三暮四,早上想学吉他,晚上想学钢琴,第二天又想改吹笛子。到处花功夫,没有把一件事情贯彻到底,成不了学问。曾国藩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我们应当学会守好自己的一口井,而不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
我反观了一下自己,每回开始学习之前,总是豪情万丈的,感觉就是洪荒来了也难以阻挡我钢铁般的意志。可是日子一长,惰性就会复发,复发后还会自我宽慰,所以年近三十终是一事无成。最近一月,看了好多天才少年的故事,如李白、李商隐,他们的禀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让人望尘莫及。在曾国藩身上,我们看不到李白那样耀眼的才气,但他的故事却更贴近我们这些天资平平的普通人。他不但没有横溢的才华,而且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质差,多病,未老先衰。可他愣是手拿一副烂牌打出了王炸。他用恒心和毅力证明了天下之至拙,确实能制胜天下之至巧。
此外,曾国藩还特别看重勤俭持家,注重对弱者的关怀。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在近代化的过程中确实贡献了很多力量,他看准时代的变,也求变,像年轻人一样谋创业;曾国藩承接着上一个时代,他相对保守,就像我们的老一辈,倾向于守业。但是若论人格魅力,曾国藩却是李鸿章难以企及的。有人说曾国藩是半个圣人,我觉得他更像是晚清泥潭中的一朵清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