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袁宏道·天目》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①。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②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凡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③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睛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④,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袁宏道《天目》,选自大众文艺出版社《荆楚古诗文赏读》)注释:①病:毛病,缺陷。②骨:品质、风骨。③出缠:指超脱尘世。④子分:指缘分。

  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作为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丽古朴(得)不可以言说。从(双清)庄到山顶,大约二十多里。

  举凡幽深偏僻的山大多荒凉,陡峭如削的山(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山路);外貌古朴鲜艳美丽就不够,骨架大玲珑(之美)就极少,以至于山高(的话),水(就)缺乏,岩石险峻(的话),草木(就)枯败:凡是这些都是山的弊病。

  天目山满山都是沟壑,飞挂的水流淙淙(在耳),如同千万匹白色丝织品,(这)是一绝。山石的颜色苍老(深沉)润泽,山石骨架透漏奇妙,石路曲折,石壁高耸陡峭,(这)是第二绝。虽然(是)幽深山谷倒悬岩石,(但)庵堂庙宇都(很)精美,(这)是第三绝。我耳朵不喜欢雷声,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很小,听它好像(是)婴儿的声音,(这)是第四绝。拂晓起来看云,在险绝的沟壑下面,(云彩)白净(得)像丝绵,奔腾(得)像波浪,整个大地成为琉璃的海洋,众山尖突出(在)云海之上,如同浮萍,(这)是第五绝。然而云彩变换形态最不平常,它的景观奇特(得)很,不是在山里居住(得)久的人,不能够详知它的形状。山里大的树,几乎四十围(粗),松树的形状如同伞盖,高不超过几尺,一棵值(一)万多钱,(这)是第六绝。第一次采摘的春茶的香味,远远胜过龙井茶,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的,然而清淡香甜远远超过它,(这)是第七绝。我认为大江的南面,修炼真心栖息隐居(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地方,没有超过这里的(了),就有了超出(尘世)纠缠缔结居室(学道)【脱离尘世的烦恼,佛门弟子聚会祈祷】的想法了。

  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彩,巳时之后登上最高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第二天,从活埋庵找到老路(上山时的路),就下(了)山。几天(来)晴朗(得)很,山寺的僧人认为是反常,下山后都互相庆贺。山寺里的僧人(有)四百多人,行礼很恭敬,争着用吃饭劝我们(留下)【请我们吃饭】。要走(的时候),众僧人进言说:“荒山偏僻矮小,不足以担当【配得上】巨大(高贵)的眼睛【客人】,怎么办?”。我说:“天目山我们也有一点儿份,山僧们不必【劳烦】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赞誉】”。于是大笑着分别(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袁宏道·天目》原文及翻译  天目  天目词条  宏道  宏道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  
感想

 读桥有感作文

读红岩有感推荐度: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作文推荐度:读《廉政镜鉴》有感推荐度:读《动物庄园》有感推荐度:读童年有感推荐度:相关推荐读桥有感作文集合10篇当品味完一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