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白诗歌《豫章行》原文及赏析

  李白诗歌《豫章行》原文及赏析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发成斑。

  肃宗上元元年(760),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安史军内部的自相残杀已使军力大不如前,但他们在中原一带仍十分猖獗。为了彻底平息叛乱,当时的东南人民仍然要不得已地送其子弟应征入伍,开赴前线。连年的战争,人民已精疲力尽,几到无丁可征的地步。李白在这一年回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亲眼目睹了新征士兵出征前妻儿老小呼天抢地的悲怆场面,他百感交集,写下了这一名篇 《豫章行》。

  开始四句,诗人概写了当时的战局。“胡风” 即北风,这里暗指安史叛军的嚣张气焰,因安史都是胡人。“代马”,代地 (今山西东北与河北蔚县一带)所产的良马。当时安史军正盘据鲁阳 (今河南鲁山),一个 “拥” 字,既见到叛军的嚣张,又见到乱军乌合之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憎恶之情。“吴兵”指江南之兵,“照海雪”,可见吴兵军容严整,威风凛凛的气势,“海” 指鄱阳湖。然而,当时的唐军实在不会有这样的士气,这不过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愿望。“西讨何时还”,乍看有些突兀,使人气馁,但却真实地道出了当时的战局形势和诗人对此难以隐藏的忧虑,暗示出未来的牺牲是巨大的。这一感情上的转折正是下文的引出和过渡。

  以下八句里,诗人把满腹的哀怨和悲苦都倾注在别离场景的抒写上,这是诗人感情的一个方面。“上辽津” 即今江西潦水。“半渡”,有的征人已登船启航,还有不少征人仍在岸上依依不舍地与家人做最后的诀别。征人们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哀伤的惨痛情景感天动地,使得天地昏黄,惨淡无光。母子别离最动情,最伤感,况且母已老,我们如同见到这位白发苍苍,泪眼龙钟的老人家,拄着拐杖颤颤微微,执手牵衣地送子远征,她深知子一去,难生还,所以她 “呼天野草间”,匍匐在草地上,向上天控诉着人间的种种不平,向大地哭诉着自己命运的悲苦。然而,此时,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老人家的晚年将何以为生? 母子分离最典型,那些夫妻和兄弟之间的别离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似乎听到野草间震天的哭声,如同见到那双双泪眼在做最后的远远一望。征人们已上船,他们所骑之马围着旌旗悲哀嘶鸣,难道他们也知留恋故土吗?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表面上在写马,实际上是对上面写人场面的有力衬托和补充。“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以白杨叶落进一步渲染了上面已经很悲苦的气氛。这一层的写作顺序是先写人,再写马,后写树,表面上步步退,实际上收到了步步深入的效果,构成一幅目不忍睹的悲惨画面,奏出一曲耳不忍闻的凄凉乐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中的人民深切的同情。

  下面六句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另一面: 即对多灾多难的祖国赤诚之心和深情的爱恋。诗人转换为征人自述的形式,表现出征兵们慷慨壮烈,为国平叛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休明人” 指太平盛世之人,“闲”通“娴”。这个新征的士兵显然不是诗人理想中的抗敌英雄,他生于盛世,是个不习弓矢的下层农民。从这一现象既可知兵员的匮缺,又可见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还表达出了人民毅然从军平叛的热切心情和巨大的承受力。这些只懂农事耕耘的士兵有着强烈的为国献身精神,他们“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这激越的誓言出自征人之口,也表达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这些征人虽武艺不强,但他们勇于为国捐驱的精诚之心定能感化顽石,象汉代飞将军李广那样箭入石中。这样的军队不怕任何艰难牺牲,定能为国平叛,为民立功。当然,这些慷慨之词只是诗人的良好愿望和对这些应征子弟的勉励。

  最后四句总括全诗。“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遥应“吴兵照海雪”句,写出了唐军的威武雄壮,同时又笼括第三层六句,唐军船队满载着士兵和他们的豪情壮志,浩浩荡荡直奔落星湾(今鄱阳湖西北),再入长江而去。“此曲不可奏,三军发成斑。”诗人一转慷慨豪壮的格调,全诗在凄惨、悲凉的气氛中结束。这二句遥应“西征何时还”句,笼括第二层八句。诗人又回到了现实中伤心别离的场面。《豫章行》 古曲专写别离之苦,此时不可再奏这样的曲子了,不然士兵们定会更加触动思乡之情,在悲苦欲绝中鬓发皆白。

  总括全诗,人们突出地感到诗人矛盾的心理。他一方面对战乱给百姓造成的苦难深表同情,一洒忧民之泪;另一方面他又鼓励征人顾全大局,支持平叛战争,大抒忧国之情。这种极其痛苦的矛盾心情构成了全诗凄惨与慷慨,沉痛与激昂交织在一起的格调,这与杜甫 “三吏”、“三别” 的忧国忧民的情调极其相似。与这种格调相配合,这首诗形成了抑扬顿挫的结构特点。中间十四句先抑后扬,最后四句先扬后抑,以抑煞尾,这种错落有致的结构与诗人的情绪吻合在一起。

  李白是一位以抒情见长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把大千世界的风貌和纷杂社会的现实熔铸在他所抒发的主观感情世界中,这是李白诗反映现实的主要方法和特征。然而,李白诗的风格是多彩的,绝非仅限于此。在他的诗歌中确有一部分象《豫章行》 这样直接反映现实,评论现实的不朽之作,尤其是晚年,他目睹了安史之乱,并身陷囹圄,境况大不如前。此时,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真切、更冷静的认识,于是,他的作品便从对自己身世的忧愤转为对国事与民生的深深忧虑。这一时期,李白写下了许多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作。象 《豫章行》 这样的现实主义杰作甚至可以和杜甫的现实主义名作相媲美。“沉郁、顿挫” 是人们对杜甫诗风格的高度概括,现在,我们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李白豫章行》 的风格也是恰到好处的。

  李白身在豫章写 《豫章行》 十分巧妙。《豫章行》 古辞专写别离之苦,后人利用这一古辞也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李白豫章行》,就内容来说,同样也写别离之苦,就形式来说,也有一些与古辞相吻合的句子,但是,李白却冲破了前人 “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见《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的狭小天地,赋于诗歌充实的社会内容,写出了如此深刻的现实主义杰作。无论是在思想内容的深度上,还是在表现力的厚度上都超过了前人所有的 《豫章行》。这正是对汉魏以来“借古乐写时事”(沈德潜《古诗源》 卷五) 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于以浪漫主义著称的伟大诗人李白来说,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白诗歌《豫章行》原文及赏析  豫章  豫章词条  李白  李白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诗歌  诗歌词条  
感想

 狼性教育——狼王梦读后感600字

《狼王梦》读后感推荐度:狼王梦读后感100字推荐度:狼王梦读后心得推荐度:狼王梦读后心得推荐度:《狼的智慧》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狼性教育——狼王梦读后感600...(展开)

感想

 湘行散记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推荐度:琵琶行教案推荐度:《山行》教学设计推荐度:徒步“毅行”活动实施方案推荐度:《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推荐度:相关推荐湘行散记读后感(精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