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杜甫《新安吏》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杜甫新安吏》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新安

  【题解】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随即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城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十分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肃宗李亨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粮食供给不足,导致唐军遂在邺城大败。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诗中记述了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继而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揭示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同时反映了诗人盼望早日平息叛乱以及实现国家兴旺的爱国主义精神。

  【原文】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①。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②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③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④。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⑤!

  我军取相州⑥,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⑦。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⑧。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⑨。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⑩。”

  【注释】

  ①客:杜甫自称。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点兵:征兵,抓丁。

  ②更:岂,难道。

  ③府帖:指征兵的文书,即“军帖”。次:依次。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

  ④伶俜(pīng):形容孤独伶仃的样子。

  ⑤眼枯:哭干眼泪。天地:暗喻朝廷。

  ⑥相州:即邺城,今河南安阳。

  ⑦岂意:哪里料到。归军:指唐朝的败兵。星散营: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

  ⑧就粮:到有粮食的地方就食。旧京:这里指东都洛阳。

  ⑨王师顺:朝廷的军队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抚养:爱护。

  ⑩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译文】

  我正行走在新安县的官道上,忽然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在村里按照户籍册在点名征兵。

  我走到近前寻问那些新安县的吏役:“难道连年战争,新安这个县小到已经没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了吗?”

  官吏回答说:“昨天夜里兵府下达紧急文书,如果没有成年壮丁,就顺次点选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的男子入伍从军。”

  我说:“看这些被点名从军的青年实在是年纪太小了,叫他们如何能守得住东都皇城?”

  我看到那些肥胖一点的青年大概家境还不坏,他们都有母亲来送行,再看那些瘦弱的青年或许是父母早已在战乱之中死亡,他们个个都孤苦伶仃地在那里落泪,无人陪送。

  转眼已到黄昏时候,河水日夜滚滚向东流去,而青山之上还残留着送行者悲伤不尽的哭声。

  见到如此景象,我也只能是对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不要哭干眼泪而哭坏了眼睛,还是停住你们纵横不止的泪水吧。即便是现在哭干眼泪,也避免不了骨肉分离,天地毕竟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啊!这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我们的官军进攻邺城将叛军团团围住,日夜奋战眼看就要将他们平定。

  原本有希望收复失地,谁知贼心难以预料,断绝了我们的粮草,以致我们的官军节节败退,像星星一样零乱地弃营而溃散。

  如今新征入伍的兵丁,到有粮食的旧营垒附近就食,兵马训练也在东都洛阳的近郊。

  要他们去做的只是挖掘城壕,浅得都不会见到水层,让他们放牧军马也是比较轻的劳役。

  况且这一场战争是讨伐叛军,朝廷的军队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领军的主将对于兵士的爱护和给养都公平严正,分外明了。

  所以,你们这些送行的亲人们都不要哭得那么伤心,郭子仪等诸位将军对待兵士仁爱得像父兄一样,请你们大可放心。”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安  新安词条  题解  题解词条  杜甫  杜甫词条  译文  译文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