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湖南宪幕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卢挚
仙人何许来,绛衣翠为裾。
朝霞映楼居,瑞日临绮疏。
韶容托植物,神奇升丰腴。
岂无琼华枝,亦有珊瑚株。
国风芍药赠,骚客芙蓉襦。
愧尔颜色好,愧尔芳菲殊。
谁云风霜地,亦复雨露濡。猗猗绿竹抽, 绚绚群芳余。
公余文墨暇,嘉宾此邪虚。
时清景逾胜,不乐将如何。
这首古诗共二十句。分三个大层次描绘牡丹花及其观感。首先八句描绘牡丹花外形特征。开端两句总起,以仙人拟花,维妙维肖,仙趣神秘。“仙人何许来,绛衣翠为裾”,这是初睹牡丹花开放,脑海中立刻映出一红紫艳容与绿衣的仙使形象。何许,即何处,表惊异之情,从何处来,不需作答,稍加思索即可悟出,仙人自应从仙境中来。因此它又非世上凡花可比,深红的花色配以翠绿的叶,自然给人以色彩艳丽、热烈温馨之美感。牡丹花中有以紫姑仙、百叶仙、醉仙桃、玉天仙、玉仙桃等为名的。《花史》还记载:陈郡谢翱举进士,寓居长安升道里。庭中多植牡丹,一日有美人十六、七,色绝代,乘金车来。谓翱曰:闻此地有花,特来与君一醉耳!”设馔赋诗,挥泪别去。实为牡丹仙子。在西方牡丹原来是神话中的一个医生名字。在我国则化为女性神祇。以甄后、江妃、杨太真比拟。元人方岳《次韵牡丹》:“娇红深倚翠云团,仿佛三生吴彩鸾(仙女)。”顺着这一构思,拟想这位绛衣翠裾的牡丹仙女应住:“朝霞映楼居,瑞日临绮疏(刻花窗格),”居住环境富丽堂皇,典雅华贵。她的美好的仙容付讬给人世间牡丹花:“韶容讬植物,神奇升丰腴”,她的神奇仙姿升华为牡丹花丰盈的形态美。再写牡丹花枝,以反问句起,以肯定句止:“岂无(怎能没有)琼华枝,亦有(更有)珊瑚枝。”以玉树琼株,珊瑚枝这些贵重的神奇之物比喻牡丹花枝美,表明牡丹花的宝贵,天然工巧,是神奇的造化。“芳姿艳质,足压群芳,而筋骨刚心,尤高出万卉。”总之这八句诗写牡丹花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仙,亦花亦仙。
其次八句为第二个层次,赞美牡丹花为国色天香、百花之王。“国风”(代指诗人)、“骚客”(指诗人墨客)两句是写诗人骚客爱芍药、芙蓉花,相互馈赠,以芙蓉为衣。可是芍药与芙蓉花面对牡丹花,深感惭愧,不如牡丹花颜色绝丽,不如牡丹花芳香出众。虽是这里有风霜寒冷,但也又有春日的雨露滋育,绿竹抽芽啊,百花绚丽啊,猗猗是感叹词,赞美之语词。这八句写牡丹花在百花中是鹤立鸡群,如百鸟朝凤。“绝丽百花惭,花中合面南,”(王禹偁《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师。”“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赏牡丹二首》)在对比与衬托中突出牡丹花的美,及其在百花中的地位。暗示出人们爱赏牡丹花的原因。从而推出第三层诗意。
结尾四句是诗意的第三层,写牡丹花下盛会,饮酒赋诗,抒发赏牡丹花的激动与欢快之情。办完了官事的文客,暇余之时,宴请嘉宾,齐聚牡丹花下,心情宽畅舒缓(《诗经·邺风·北风》三章:“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注:虚:宽貌。邪:缓也。指心境的定势,心宽无急事)从容地观赏评论牡丹花。时境逾清明而景物逾超出一般情况,当于此时怎能不及时行乐呢。观赏牡丹花的诗酒会已成为文人雅士、王公官吏的一种审美雅趣,唐、宋人尤重此。为此牡丹花一株贵者万钱,次者不下千钱。唐玄宗与杨贵妃于沉香亭北赏牡丹,召诗仙李白醉赋新词《清平乐》三章,披之管弦与演唱。宋仁宗于宜春殿宴群臣赏牡丹。宋宰相富弼留守洛阳,府园牡丹盛开,请文彦博、邵雍、司马端明等宴赏牡丹。又有“太守万花会”,寺、观的赏牡丹花会。苏轼说看牡丹应在午前,过午则离披矣。这种盛况是其它花所无,而为牡丹花所仅有。作者虽居官僻远的湖南,公事之余,愿享花会之乐。大文学家欧阳修作《洛阳牡丹花品序》,苏轼作《牡丹记序》,陆游作《天彭(四川)牡丹花品序》。名家濡笔,流传久远。此风相延至今,成为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欧阳修《风俗记》就记载宋代洛阳人风俗习惯,“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邀。”“笙歌之声相闻。”“一日一夕至京师(汴梁),所进不过姚黄、魏花数朵。”
这首诗抒发了观赏牡丹审美感情,描述审美的心理历程,表现了淳美的情操与爱美的人性。结构循序渐进,诗意递进,句式多变,手法多样,把人们带入优美的诗境中,与作者一起领略湖南宪幕的牡丹花美,获得了心理的净化,移情于牡丹,接受牡丹花的美的陶冶,“不乐将如何”!
相关推荐
《刘敏中·水龙吟同张大经御史赋牡丹》原文及赏析
《元好问·紫牡丹》原文及赏析
《姚云文·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王沂孙·水龙吟牡丹》原文及赏析
《刘壎·烛影摇红月下牡丹》原文及赏析
《陈允平·平韵满江红牡丹》原文及赏析
《袁枚·牡丹说》原文及翻译
《沈括·正午牡丹》原文及翻译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原文: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