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典
01、搭建知识体系的2个普遍误区
知识越来越学不完的今天,很多人想搭建知识体系,但我们常常会有2个误区。
第一,是太早想搭建“我自己”的体系。
比如说:
我要在写作上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要在运营上有自己的心得,出一本自己的书;
我要在短视频创作上,有自己的体系;
……
你看,说这些话的人,还停留在“自我表达”的阶段——一个你“自己”的体系,除了打上了“自己”这个标签,对别人能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呢?
你可能会说,它特别适合和我一类的人,那继续追问,你又是怎样一类人呢?可能你并未想好。
想建立“自己体系”的人,就像在家门口盖一座大楼,自己看着高兴可以,但要别人来住,就比较困难。
这就是大部分的工具书,出版以后,卖个1w册,再也没有火的原因。这1w册,还都是他自己送人去了。
另一个误区,是希望获得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比如说,希望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这愿望在100年前,心理学刚刚长开时候,还是可能的。因为毕竟大师就这么一两代,十多人。
但今天,给你一年时间,把心理学所有论文的摘要读完,都是件不可能的事,别说建立起来完整的知识体系了。
博物学者,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就不可能出现了。
02、不是搭建知识体系,而是拆解问题清单
自己的体系太狭窄,学科的体系又太宽阔,那如何搭建一个知识体系呢?
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学科、场景、人群下,以“解决一个问题”为目标。
也就是说:
搭建体系的秘密,不是搭建知识体系,而是拆解问题清单。
在大问题下,拆解出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支问题,分支问题拆出小问题,层层解答,逐个突破。
按照什么顺序搭建?
心智上先关心什么,注意上先被什么抓住,实施上先操作什么,就先讲。
什么要讲?什么不要讲?
回到问题情景,对解决问题有用,就放;对解决问题没有用,就删掉。
再具象化一点,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一本书”。
书的标题,就是你提出的大问题。然后在书的每一章,都是一个问题的拆解,一直到最后。
问题解决完了,这本书也写完了,知识体系也就搭建完了。
03、每一个知识体系,都被真实的世界打磨过
你也许不知道,有许多知识体系,就是这样由生活里遇到的一个个问题,堆积出来的。
一个华人工程师在谷歌上班,他震撼于硅谷公司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创新,想研究下这些公司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正好公司论坛有个“黑板报”,他就主动担纲起来这个任务,每周写一个关于互联网公司的历史。
慢慢地,这些文字积累起来,最后集结成为一本书——《浪潮之巅》,那位工程师叫吴军。
之后,用同样的方法,他出版了《数学之美》,《系统之美》,《大学之路》。每本书的出发点,都是一个好奇心,解决一个问题。
2007年,那个时候还没有运营这个活儿。雅虎公司在中关村海龙大厦的销售柜台里,遇到一个卖电脑的小伙儿,问他想不想做内容运营。
具体就是邀请各种人,去论坛上写点东西。这比卖电脑好啊,于是他入职外企开始干。慢慢地,他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运营人。
他也去过大厂,创过业,新来的小朋友,都不懂他们要干什么,于是他不断写东西,做课,解释自己在做的事。这本书集结出版,就是黄有璨的《运营之光》。
你看,每一个知识体系,都诞生于一个问题,产生于一段儿经历,被真实的世界打磨过。而不是一堆搜索、一堆概念、围绕一个热点的堆砌。
只有这样的知识体系,才是能打,有用的,能走远的。
所以,这个“自己”的知识体系,说的不是“自己自上而下创造”的,而是“自己亲身实践,亲证好用,自下而上浮现出来”的。
你的知识体系,意味着你对一个问题思考的深度、广度、力度、温度。
所以,不要着急出书,做课,给自己贴标签,先让这些文字,解决自己一些真实的问题,拆解一些真实的问题。
这个过程,你的知识体系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了。
你有哪些搭建知识体系的好点子?
留言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