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巴菲特已达82岁高龄,但他并未打算退休,而且巴菲特的魅力也从未减少,在本月初召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就出尽了风头。本刊特约撰稿人张峰近距离观察了巴菲特的系列作为,特为本刊撰写了下文,并发表在最新一期《中国企业家》杂志上,现特在网络上与各位网友一起分享。
5月4日清晨6点35分,仅仅5分钟内,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Cooperation)近4万名股东便以接近百米的速度冲入了美国小镇奥马哈的CenturyLink中心,要在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朝圣”。
在这之前的4个小时,为了占座,股东们排起了长队;而在这之前的24个小时,大家还在美国、德国、加拿大、中国以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过着忙碌的生活。
开幕式上,每年的“小电影暖场”都让人开怀大笑。去年“巴老”一本正经地要求4万股东一起剥开喜诗糖果,拍照上传至Facebook,在品尝喜诗糖果的同时,宣布开会。今年的超级笑点是在卡通片里,他和芒格主持“伯克希尔舞林大会”,以两人领舞的“江南Style”获得全场最高人气;最耐人回味的是改编自“YMCA”舞 曲的《伯克希尔股东-BRKA》,歌词流畅而有深意,赞扬伯克希尔的经理人是最优秀的守护“城堡”的骑士,歌唱股东、经理人同属一个大家庭,一起创造欢乐和商业的奇迹。
年会重头戏是巴菲特和芒格登场回答股东问题。2013年的问答环节有64个问题,大概可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问及伯克希尔生意的问题,如问到ISCAR、汽车保险公司Geico、IBM等公司的竞争力何在?表达对巴菲特终有一天离开伯克希尔的担心,接班人的表现,还有位老股东表达了对巴老健康的关心,劝他少吃点糖,全场鼓掌。
第二类是请两位智者天南地北地“答疑解惑”,如对美联储如何退出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看法,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前景,对美国的医疗成本高怎么看?对欧洲情况怎么看,对比特币怎么看?对于太阳能前景怎么看?记得有一个股东问:“您的股东大会我来了很多次了,这次我带全家来了,想帮小女儿问个问题,能否用三句话概括伯克希尔的竞争力何在?”
第三类是今年特有的,邀请了一位知名的做空投资者,对伯克希尔提出质疑,比如现在买公司越来越贵、投资的都是成熟生意,如何保证回报率?甚至直接质疑巴菲特的人事决定,其长子霍华德·巴菲特是否有能力做好投资和庞大企业的管理。
巴菲特和芒格的回答,默契、幽默和调侃,使气氛一次次掀起高 潮,时而掌声雷动,时而笑声不断,这恐怕只有身临现场的人才能切实感受。
巴菲特和芒格如今已分别89岁和83岁高龄,但与会者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工作的激情。巴菲特办公室门框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今天要像冠军一样去比赛”,很多人是为了退休而工作,而他们是为了不用退休,享受乐趣而创建一个事业。
什么力量使得如此之多的人从世界各地赶到奥马哈?什么力量使这么多优秀的经理人愿意为伯克希尔工作?又是什么力量使如此之多成功的企业愿意被其收编麾下?巴菲特用了一个词叫做“self selcted”——最让人阻挡不了的吸引力是内心的向往。
伯克希尔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文化,诚信、负责、尊重和理性。就企业文化带来的竞争力而言,伯克希尔很大的一个成功原因是收购了很多优秀的家族公司。巴菲特说,当家族企业出于内部原因想出售的时候,主要考虑企业能否托付给有责任的平台,如果卖给PE,可能会最终卖掉,如果卖给对手,可能会被合并掉,而伯克希尔以负责任和尊重原来的企业传统出名,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对手。这种文化的力量很强大,是伯克希尔的“护城河”。
做好投资没有捷径。会上有人问巴菲特,能否告诉他五个定量的指标,就能判断出好公司。巴菲特说:“我们把每一笔投资都当作买一个生意,你要了解它的方方面面,如商业模式、管理层等等,投资没有办法简单量化。”芒格补充说,投资工作的特点就是关于行业、商业模式、团队等的知识是厚积薄发、触类旁通的,持续复盘什么会有好结果、什么会有坏结果,积累丰厚了就会有一个近乎直觉的判断。
伯克希尔的成功是一个系统作战,从不是单兵独斗。巴菲特在设计伯克希尔系统的时候至少考虑了几个要点:一是安全和价值,所有的投资出发点首先是“不要亏钱”,这就是为何他对于“高债务杠杆”不屑一顾,对于投机敬而远之;二是注重逆向投资、理性投资,“动物精神”驱动群体的行为往往不够理性,当大家在恐慌的时候巴菲特会选择去购买,当大家追捧的时候巴菲特会选择离场,逆向背后的逻辑就是理性;三是不断进化,扩宽边界,对于实业、对冲、股票、股权、高息债券等各个资产类别,巴菲特都可以用价值投资的哲学,不拘一格地去赚钱。全市场的价值投资能力是他能在股票市场波动时,依靠多个独立回报来源,打败股票指数的关键;四是投资如同制造业,不仅要注重“开源”的问题,还要解决长期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问题。60年前巴菲特进军保险业的决定,使得伯克希尔现在每个月都有大约10亿-1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这么持续的低成本资金来源,是成功的关键点。更难得的是巴菲特和芒格在执行中,“知行合一”,坚持了很多的“有所不为”。事实证明这个系统成功了。
在中国,很难复制巴菲特的投资成功,因为没有相同的市场投资环境,也因为路径依赖。在不那么纯粹的市场环境里、在专业管理资源不够丰厚的情况下,怎么去做好全市场逆向价值投资,难度很大,但复星近年提出的产业+保险+投资的商业模式代表着向伯克希尔学习的中国企业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