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真正创过业,在死亡线上打过滚的人,不会有这种感悟。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的CEO杨浩涌有资格这么说。
他还在赶集的老地方办公,那是上地西路附近的一所研修学院。办公楼侧面,就是学校操场,杨近年爱上了跑步,此处恰好能满足需要。旧办公室里,也有不少他在赶集的老部下,所谓物似人非,杨却是物也似,人也熟,不过,这对他还是一场全新的战斗。办公楼里诸多细节,从前台到墙上的作战地图,都透露出这是一家创业公司:不那么考究,却正处于亢奋狂奔状态。
比约定的时间早五分钟,杨浩涌出现了,和他所塑造的环境很搭,随意穿着件运动衫,胡子拉渣。9月,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宣布获得了共计2.5亿美元的A轮融资,这距离其2015年9月27日正式上线不到一年时间。无论你在北京的公交、地铁,还是写字楼电梯前的液晶屏,或者打开几家主流的视频网站,都会处在瓜子的反复轰炸之下,杨浩涌准备投入10亿人民币用于品牌建设,这是他创办赶集网沉淀的经验之一。
瓜子在二手车领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人人车也在9月宣布完成了D轮首笔融资1.5亿美元,两家公司都号称是二手车电商领域的龙头。“作为初次创业的人,李健(人人车CEO)已经很不错了。”杨浩涌评价,但是“他之前应该抓紧时间加大品牌投入。”
很难用简单的成败二分法评价杨浩涌第一次创业,2015年4月,58同城宣布与赶集网合并,这是残酷血战之后又一起合并案,创始团队获得了可观的财务回报,也放弃了独立上市的可能。杨浩涌否认豪赌瓜子是因为“不甘心”,但他承认:很少有人能够将犯过的错重新修正一遍,瓜子就是这样的机会。
十月一假期中,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梗辞世,有人说是创业的压力与焦虑压垮了。自从踏上创业这条路之后,我很理解张锐的心境。真正的战士从来不会自怨自艾,经过若干次“血战”的杨浩涌,总结出一套落地性很强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无法减缓你的压力与焦虑,但或许会让你少走半年的弯路。
以下为他的十个核心观点:
可以擅长巷战,但尽量不要去打巷战,因为巷战是伤害是真实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营销是织一张网,能够去覆盖所有用户,让用户觉得你无处不在。
在创业公司里,如果你特别渴望希望去找一个人,帮你做自己不懂的事,这个成功率非常低。
创始人需要把自己的短板一个个都补齐,否则碰上竞争,它就跟鞭子一样不停在抽你,让你很痛苦。
当你在非舒适区待的时间足够久的时候,它慢慢就会变成舒适区了。
对一个创始人来说,最多只应该花50%的时间管事,越到后期,你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在怎么做上,而是要判断要做哪件事,先做哪个,后做哪个,不做哪个。这种判断别人代替不了你,必须你自己做出。
二次创业的意义在于,能够把自己之前做的不好的东西,回过头来再去调整一遍,这是很幸运的,很少有人能说你之前犯了错,现在还有机会能够重来。
你帐上的钱应该是足够去烧至少一年,最好两年以上,尤其你在方向不确定的时候,要多拿一些钱。
创业老兵会更冷静一些,新兵第一次上战场可能也会撕杀,但是你看他的眼睛是泛着红光的,他的情绪是超级激动的,他的手是发抖的。
只要你创业时间足够长,一定会经历感觉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例如融到很多钱,这就是你最危险的时刻。
访谈很长,你可自取所需,不必全部读完。
何伊凡:有没有感觉到有一点巧合,当年你和58同城的姚劲波这么打,现在做瓜子二手车,也是和从58出来的人打(李健曾任58同城产品副总裁),这算不算一种宿命?
杨浩涌:我倒不觉得是宿命。其实说实话,我们合的时候也没有想到我会出来做二手车,决定做二手车是去年11月份的时候。那时候腾讯、老姚(姚劲波)都找到我,然后当时我是在很积极帮助我们瓜子项目往外分拆的,因为我觉得创新的项目在体内,可能不一定有足够的营养帮助它去成长。瓜子是第三个分拆项目,也是最大的一个,去年年底我们也帮它去融资。见了几个投资人,投资人说这个事浩涌做我们才敢投,因为盘子太大了。所以后来到11月份就顺着这个过来了。我觉得其实所以也不能算是宿命,因为我们做这个事的时候,人人车也在做。如果你要说宿命的话,那个时候就已经交叉了。因为不管是二手车还是到二手房,其实都是信息里面最重要的品类,对我来说其实就是赶集的一个延续。
何伊凡:经过与58的交锋,对你最大的经验是否是抓紧时间,猛烈的投入。
杨浩涌:对,我有一个说法,我们擅长巷战,但尽量不要去打巷战,因为巷战是伤害是真的,巷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一个行为。
何伊凡:就尽量的别做巷战。
杨浩涌:对,巷战就是肉搏,双方旗鼓相当的这种肉搏。我们不怕打,但是尽量不要打。
何伊凡:如果换位一下,如果你是人人车的创始人,你先拿到了钱,你会怎么办?先一步抢占市场,占领用户心智,让瓜子没有机会吗?
杨浩涌:肯定是这样的,不过,从这个角度我倒不觉得和人人车竞争有这么激烈,因为这个市场虽然我们跑的很前了,你去看拿我们和传统二手车行业来比,我们占的那个数,大概只是小百分之几,这样一个市场规模,还有百分90多在外面,它不像赶集和58大概最后合的时候,双方已经把这个市场基本上全拿完了,第三名可能是1%这样的一个规模了。那个时候也就是你合完以后,整个天下可能都是你的了。我们和人人车即使现在投资人建议你们两家合了吧,然后我们真去把给合并了,合完以后大家加在一起还有百分之90多的市场你还什么都没拿到。
何伊凡:在赶集网是不是积累了很多地推经验?
杨浩涌:地推,怎么说呢,它是一种触达特定人群的一种方法,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它跟线下销售一样,只是一种体现一种如何去高效获取用户的方法,地推也不是单独去做的,我觉得现在的美团、滴滴其实它也不怎么做地推了。
何伊凡:它现在已经不需要做了,麻袋口已经撑开了。
杨浩涌:对,它已经是商户的维护阶段了。现在其实地推是我们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很大一部分是在线上这些广告,电视、地铁、公交、户外,包括视频,所有这些广告的投放。我们还是希望地推是我们整体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其实是希望织一张网,能够去覆盖所有用户,这张网包括线上,就是在搜索引擎、视频,还有一些合作的网站上,会有我们的广告,线下我们希望能够覆盖用户出行的各个角落,你在中关村也能看到我们大屏幕广告,在北京的六七个高速上出口也能看见我们的广告,我们在每个城市里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布局给用户感觉好像瓜子无处不在。
如果不去尽快补上短板,总有一天它会像鞭子一样去不停抽你
何伊凡:在您的创业经历中,你为什么多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杨浩涌:我觉得一直是这样的。第一次创业其实我是一个产品经理出身,蓝驰是我们第一轮投资人,有机会你要采访他的话,我相信他们会记的杨浩涌是个产品经理。当时产品做的很好,没有带过线下团队,也没有营销经验,这肯定是他们对我的评价。其实到我们合并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说赶集是一家产品型的公司,但我们的产品还是做的不错。所以说赶集这个团队比较强的是,就和红杉评价我们一样,线下团队是业内前三,线下地推,管几千人,已经管的很好。同时他们也评价我们很懂营销,那时候做广告,姚晨做的那个广告,大家都记忆印象深刻,我们的广告能够非常有效果。能够很快让用户记住一个品牌。这两项其实都是我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不擅长的,或者说是我的缺陷。其实从那到现在其实差不多六七年,我们2009年拿第一轮,六、七年的一个时间慢慢调整,就是一个不断走出舒适区的过程,而一般创业者他是喜欢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的。
何伊凡:待在舒适区里会有快感。
杨浩涌:你是做产品的,你就特别喜欢整天跟产品研发泡在一起,因为你懂,能够去讨论,你还可以参与。然后没事点评两句,还觉得自己挺牛的,还能帮的上忙,对吧,研发也一样。然后你营销不懂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说我找个厉害的人帮我。
何伊凡:对,这是常人的思路,就像我是做内容的,就特别喜欢每天去研究内容,我就不喜欢商务上的事情。
杨浩涌:你想的是,商务上最好招个人帮我把这些东西做了。但问题是什么呢?在创业公司里,如果你去渴望希望去找一个人去帮你做这个事,这个成功率是不高的,原因是你不懂。不懂就很有可能会找的人是失败的。
何伊凡:你肯定吃过这种亏吧?
杨浩涌:对,我们其实一直就是这样,不单是我们,我觉得任何一家创业公司保证也是一样的。我相信如果你找一个懂内容的人加入这家公司,帮你去管内容,你找的这个人一定不会出问题。你就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如果你找一个做商务的人,这个人你一看简历说不错,你跟他聊,他给你一忽悠,说好像挺有道理的,对吧。
何伊凡:是这么回事。
杨浩涌:然后进来以后你发现这个人好像不是这么回事,那就错了。因为你没有判断力,你没有判断力凭什么知道这个进来就是好的呢?很难的。其实大概率来说找这个人是会不成功的,然后你这样一次一次下来以后,其实发现对创始人本身来说,你往往是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某一方面技能特别好的,长板足够长,但是其实有很多短板的,但是,你要想从最早的天使,成长到10亿美金的独角兽,然后继续往下走,就是要把你那些短板一个个都补齐。这些短板如果你不去补的话,那碰上竞争,它就跟鞭子一样不停在抽你,让你很痛苦。你看我们早期,营销没有老姚做的好,他曾经销售额超过我们3倍,后来我们为什么追上他呢?其实也是自己在不断崛起去成长,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绕过去的。
何伊凡:所以就是你的天花板就决定公司的天花板,你自己得成长。
杨浩涌: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任何的一个创始人,他刚开始做的时候,他都不是,绝大部分都不是一个一流的创业者,真正的一流创业者他是什么呢?他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走出舒适区然后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的。很多创业者其实我跟很多人都比较熟,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做到后来,其实你发现他每年都在变化。我自己都能发现,因为我也参加过红杉的一些交流,蓝驰的交流,我见过很多的创始人,很的创始人你跟他聊,你会发现他每年都会变化,他在不断的成长。所以我一直在说学习能力是一个创业者最最需要的能力,其他的都可以靠后,都可以靠后。其实除了这些技能,还有你自己本身的一个性格,比方说你不太爱说话,不太在公开市场给员工去打气去鼓劲,但是你作为一个CEO你可能就要做这些事情。你就得硬着头皮,面对几千人你要去做演讲,你要去做这个事情。其实说实话,你看包括接受采访这个事,几年前我是不接采访的,我说见这个干嘛,这个我又不太擅长。然后聚光灯一照我就很不自然,但是你发现其实公司需要你去做这些事情,然后而且我现在慢慢其实到后来创业完以后,我也觉得可能其实很多创业者,他是希望能听到一个毕竟我做了十年,你走过的一些坎是要能够去帮助到一些他们的时候,其实我就更愿意出来去讲。
何伊凡:这种事都是知易行难,我相信现在有的创始人也很认同你这个方法,但是其实要真正走出自己这个舒适区是很难的,您内心会有一个惯性把你拉到那个舒适区,您怎么克服这种地心引力?
杨浩涌:时间,其实就是时间。我自己也有一个小的基金,山行资本,在投一些项目。我们在跟创业者分享,大家说我不懂财务怎么办?不懂营销怎么办?不懂融资应该怎么做,其实答案就是一个,时间。当你在非舒适区待的时间足够久的时候,它慢慢就会变成舒适区了。比方说你现在看采访我就放松了很多,比几年前不知道放松了多少,它就变成一个舒适区,因为你愿意在上面花时间,然后你发自内心的说我必须要做这件事,一开始是强迫的。这东西就跟早上起来跑步一样,你第一次很痛苦,那是你的非舒适区,你喜欢睡懒觉,床上是你的舒适区,跑步是非舒适区。但是你每天早上起来跑步,你不断坚持的时候,你花了很多时间,它就变成你的舒适区了,其实,你就会觉得好像还挺享受的。然后慢慢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跑的也还行,不一定是那个跑的最快的,但的确它能让我锻炼身体,这样就能够把自己的短板就补上了。我觉得没有其他方法。
你脑子有意识说我要成长,我财务不行,我营销不行,我融资不行,那我就只能在上面花时间,找优秀的人去聊,不断的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然后不断的去适应,没有诀窍,就是这样。
何伊凡:每天在打仗的状态下怎么样学习呢,其实这对创业者是一个考验。
杨浩涌:关于这一点,我对见到的绝大部分创始人倒一点都不担心,绝大部分的创业者他只要能拿到钱,或者说想做事情,都是非常聪明的。而且在他的舒适区领域他是非常勤奋的,比方他懂产品,恨不得他带着团队7×24小时在产品里。
绝大部分做到,如果这个做不到,这也没什么可说了。只不过很多人是擅长的领域,就拼命弄,拼命弄,拼命弄。但是真正企业要做大,你在所在每一个领域都要找到比自己更强的人。而不是说你懂产品,这个产品就是你说了算的,这是大忌。
何伊凡:那在自己特别懂的领域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然后自己去学习自己不懂的领域,是这样嘛?
杨浩涌:我们把一个公司可以分成几大块,可能每一块都有一些知识是必须要能了解的,产品是一块,市场营销是一块,销售是一块,财务是一块,组织管理是一块,带团队做文化是一块,可能融资也算一块,融资也是需要学习的。
何伊凡:就是找人找钱找方向。
杨浩涌:这六个模块,绝大部分人可能会其中一个到两个就不错了,剩下四个其实都要去学习补充,你到十亿美金的规模,应该是几百人的公司,稍微大一点像O2O的公司可能几千人上万人都有,那你这些短板都得一个个去补起来,那补起来的方法就是说,你不是这里面的专家,但你要懂。我可能实操不如你,但是你说的我都知道,能判断你是不是个高手。
我觉你做到这个阶段其实也就够了,剩下的就是说把一个团队能够凝聚在一起,大家朝一个目标去走,其实做企业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何伊凡:对很多人来说这还是一个比较痛苦的个过程。
杨浩涌:当然痛苦,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创始人,不应该把时间花在去管事情上。早期的时候“管事情”是很难避免的,就是公司的0到1的阶段,你要去理解这个事,和前面碰到的问题,你要带着这些一块去解决问题,就是撸起袖子把手弄脏就把这事做了,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是可以做的到的,而且他没有这些他也不会把这个团队能带起来。但我觉得越到后来,你撸起袖子干事的时间越少。
何伊凡: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你直接下手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少了。
杨浩涌:就是你对这个领域看的比较清楚了,团队也看的比较清楚了,然后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你未来两三个月,直接插手对这个事帮助会变得越来越小。说实话,我是觉得对一个创始人来说,应该只用50%时间管事,不是说不管。而是用剩下50%时间用来思考一年、两年长期战略,其实越到后期的时候,不做什么事比怎么做要重要多了。你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在怎么做上,而是要多花时间在要做哪件事,先做哪个,后做哪个,不做哪个。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事谁也替代不了你,你要自己想。
第二,早期每个创业公司融资都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非常非常之重要,很多优秀创业者有可能融资时间不对,或者说错过了风口,资本没有起到助推的作用,就让对手把你拉开了,所以我是觉得50%的时间应该是去想战略和找钱。
何伊凡:在这个所有的这些事当中,就是你当时内心当中最不愿意干的事是什么?比如说是营销,还是去融资?
杨浩涌:其实说实话,我骨子里还不是一个那么愿意去面向公众的一个人。我觉得聊瓜子聊创业我都愿意聊,但你要说聊我的私人生活我就不太愿意。其实这些东西这是我做的一个妥协了,一开始会很不情愿,但慢慢慢慢,到现在我觉得挺放松的它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有他特别不愿意做的事情。
你发现不去改变就要完蛋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舒适区不舒适区了
何伊凡:你和赶集三倍的销售差距,后来是怎么弥补的?
杨浩涌:可以说我们运气比较好,在最艰苦时候拿到了一笔钱,那笔钱也不多,四千多万美金,差不多五千万美金。让我们能够起死回生,因为那时候我们帐上已经快没钱了,我们最差的时候就是2012年12月份,当时帐上大概还有6个月的钱。也就是到第二年6月就没钱了,但我们真正融到钱是第二年4月。
何伊凡:就差一口气。
杨浩涌:对,就差一口气,然后挺幸运我们拿到了钱,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运气好,那时候对手选择上市,给了我们一些机会。选择上市的时候,他会在那个时间点会更关注盈利的情况,给了我们反超的机会。第三个那个阶段其实我们整个团队其实还是蛮拼的,然后找到了一个差异化的品类,专注去做招聘。
何伊凡:你现在再创业,第一驱动力是什么?
杨浩涌:现在可能对资本回报不是太有感觉了,但我还是希望瓜子做的非常大,另外可能最大的一个动力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解决问题,然后能够能把自己之前做的不好的东西,现在回过头来再去调整。你看比如说我们的融资,我们的广告营销,当年很后悔没有去做的事情,我现在很多事情能够去重新去做,这是很幸运的,很少有人能说你之前犯了错,现在还有机会能够去重来一遍。
再加上这个事本身它就很有意思,而且相比之前赶集去卖广告要复杂很多。我们除了交易还有金融、保险等,业务更复杂更有意思。因此我是很享受的。哪怕每天很忙,早上起来很早,晚上弄很晚。我们团队有时候开会开到两三点钟,讨论事情我经常跟高管夜里打电话,都打到12点钟,打到1点钟,但是这些东西你就很享受,因为它在触发你不断进行思考,去成长。刺激你不断的跳出你的舒适区,把你的非舒适区变成你的舒适区,让你舒适区越来越大,这本身就是一个挺享受的一个过程。
何伊凡:你刚刚说的这一点就是特别重要,理论上人生是没有再重来一次机会的,你其实多少还是有点不甘心的,想再来一次。
杨浩涌:不是不甘心,真心的说不是不甘心,并不是因为合并了再去做这个事,不是这样。我真心挺享受这个过程的,做这个事能够看到它一天天变大,有很多事情要去解决要去处理。
何伊凡:如果你是只困守在舒适区,舒适区其实是不断萎缩的。
杨浩涌:对,不但是不断萎缩,那些非舒适的东西,因为你坐在这个CEO的位置,它就会不停的会来抽你,你逃不掉的。例如你不懂营销就惨了,我们当时招了几千人不停的离职,你不关注财务,帐上没钱的时候,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很多创业者是因为这样才死掉的,尤其是现在这个冬天。他不去看自己的业务模型是不是健康的,就烧钱去冲去打。这都是有教训的,赶集最惨的时候,我们广州、深圳开分公司,他们卖的广告都养活不了自己,更别说养活总部了。
何伊凡:那就是很大的问题。
杨浩涌:对,那这些都是因为你不懂,然后你去管这个团队,你之前只管100人,然后突然让你去管2000人的时候,那你最后的代价是什么呢?我们从2500人在3个月之内降到900人。
何伊凡:那很痛苦。
杨浩涌:那是很痛苦的,非常痛苦的。
何伊凡:做收缩是很痛苦的。
杨浩涌:对,我们那两三年之间,每年走掉几个VP,就是有的是让我们开掉的,有一些是主动离开的,那是很痛苦的,而且你帐上一天天钱变少,然后对手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别人拿IPO了,你还在那。别人是你的三倍,你都不知道你自己怎么走。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你发现你不去改变你就要完蛋的时候,你就没有什么舒适区不舒适区了。
何伊凡:你刚刚说的是一种公司运营非常可怕的状态,就是空转,空转不产生效率。
杨浩涌:那是很恐怖的。我们有几个月的销售额是下降的,烧很多钱的情况反而是下降的,非常的恐怖。
何伊凡:那就还是人不对,其实最终想想还是你自己的责任。
杨浩涌:当然是自己的责任,你没有任何理由去责备你的团队,因为你很随意的去做的一些决定,他们都会努力的执行。我们做过团购,我们做过很多项目,最终其实都不是跑的很好,你很轻率的去进入这个市场,那你一个决定损失可能就是好几千万。然后你招的人不适合,却轻易让他入职了,可能影响的就是上千人。我觉得你坐这个位置就要担这样的责任,这时候你说这不是我的舒适区,我就不擅长,所以我要找人来做,其实这是一种逃避。这是一个创始人必须面对的,要不然你就别做。
方向不确定时候,要多拿一些钱
何伊凡:对一个创业者来说,烧钱和融钱之间的节奏怎么把握?
杨浩涌:你帐上的钱应该是足够去烧至少一年,最好两年以上。
何伊凡:这个周期其实很长,很多人都说9个月是一条分界线。
杨浩涌:我是觉得要一年以上,没有一年以上,其实当你施行战略的时候,看着帐上有多少钱是很被动的。
何伊凡:对创业者而言,花钱特别多的时候,例如说铺市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预算呢?
杨浩涌:在方向上还不是那么确定的时候,还是要拿更多的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则,钱是要足够充裕,尤其你在方向不确定的时候,要多拿一些钱。
何伊凡:第二次创业对你来说,心理上是否承担着另外一种压力,就是你这个事不能打输?
杨浩涌:一般,还好。我们现在的压力是来自于什么,就是说瓜子现在的估值,销售规模,团队规模,都已经跑到了大概58赶集合并前一年的这个阶段。而赶集到那个时间我差不多花了9年时间。9年你有很多时间你可以去打磨团队,去调商业模式,去增长,然后去怎样怎样。那时候我们的商业模式很精细,团队也很健壮。和58在酣战之中,其实心里是有底的,因为模型是已经跑通了。
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刚刚才1年多,你这么快从一个几个城市、十几个城市拓展到100多个城市,然后迅速找到几千人,所有人都是你招进来的,你要对他们去管理,就有点像开着飞机在换引擎。飞机飞的时候,你是不能降落以后再去修的,但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不去解决,它是飞不远的。所以你要一边高速跑的时候,同时还要把这些问题解决掉,而且要压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觉得如果交给一个第一次创业的人,可能比较辛苦。
何伊凡:你原来最初就是一个打仗这么狠的人吗?还是一次次在战斗当中把自己给逼成这么凶悍的。
杨浩涌:可能每个创业者他肯定都渴望成功,希望做到最好,我觉得这是创始人必备的一个潜质,或者说基因,否则他也做不好。可能对我来说,是一种在不断的撕杀当中可能慢慢的形成了一些习惯,一些做法你会更坚决,比如说广告、营销。别人可能会想要不要花这么多钱,是不是多了,或者说少了,或者营销要不要这么直接。因为我们知道做一个动作的后果,所以就会更坚决一些,当然我是觉得这种血性和狼性绝大部分创始人都有,只不过可能我们表现出来,一个上过战场的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可能他再次面临战场的时候,他会冷静一些。
何伊凡:就是老兵的心态
杨浩涌:老兵会更冷静一些,新兵第一次上战场可能也会撕杀,但是你看他的眼睛是泛着红光的,他的情绪是超级激动的,他的手是发抖的。因为他第一次杀敌,可是再次上战场,我们手不会抖,觉得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创业十年以上,一定会经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刻,也会经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时刻
何伊凡:你相信运气嘛?在你过去的经历中,有时候往往就是突然在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比较意外的一个事。
杨浩涌:我相信,我觉得每个事能做成有自身努力,也有外在的环境,也有整个市场的大势带来的机会。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或者过分强调运气其实都是不对的。如果你创业10年,是一定会犯错的。
何伊凡:为什么反而创业时间越久犯错的几率越多,不是应该是叠加的经验越多吗?
杨浩涌:不是,我觉得它是一个概率性事件,这个阶段你一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 10年,你至少会两个经济周期吧。
何伊凡:宏观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杨浩涌:对,融资环境会有两次春天,两次冬天。你看我这次第二次创业就是又碰到一个冬天对不对。如果这个公司瓜子做10年我会碰到第二个,在那个时候如果资本节奏掌握的不好,就会摔一个大跟头。可能这个冬天过了以后很快就是一个春天,这个春天你可能会拿很多钱,你就会膨胀。很多东西它是人性,你没有经历过,你没有摔过一次,摔的很深很重的时候,没有体会。
可能每一个创业者,只要你创业的时间足够长,你一定会经历感觉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这时就很危险。你会融到很多钱,第一次拿几千万美金,我的天这辈子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这个钱怎么花对吧?这次融资我就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何伊凡:因为你花过大钱。
杨浩涌:是,现在就没感觉了,我们最早拿到1千万美金的时候,我们在第二轮的时候可激动了。我说这个钱得花多少年,就是这种感觉。
何伊凡:激动到什么程度?
杨浩涌:很开心,我们投资人找我说这下钱足够你花了吧,他跟我讲的原话。
何伊凡:1千万美金?
杨浩涌:对,1千万美金,我们第二轮的融资,当时也是觉得我的天,这个钱要花到什么时候。因为公司才十几号人,我们又不用打什么广告,这怎么个花法。
何伊凡:好像已经离胜利已经很近了。
杨浩涌:对啊,就是很开心,最近你看到这一轮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淡定。当年我们拿到钱之后开发了很多新项目。我们觉得看哪里都是机会,都特别想进去。
我觉得可能每个创始人到一个阶段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拿了很多钱。在这个时候,员工也会觉得你很棒,因为你把公司带到了下一个阶段,然后公关、媒体也采访你,你拿了这么多钱,到处去和一些比你融的钱少的人分享经验,然后你的信心会膨胀的,你会畅想自己将来做多大怎么样,就会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但是我告诉你,每个创业者也一定会经历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这个我也经历过。当时公司快没钱,你从几千人裁到八九百人,员工看你的那种眼神和表情……
何伊凡:就都不对了。
杨浩涌:团队看你的眼神和表情,你会觉得所有的错都是自己的错,你的内疚、自责,面临公司死亡的恐惧,这个时候会再压迫到你身上,尤其你晚上一个人在屋里的时候,那种感觉你是不会忘记的,你是绝对不会忘记的,你经历过一次濒临死亡的时候,快不行的时候,那种感觉你是不会忘的。这种东西,你再反思,慢慢一步一步再走出来。这是人的两种状态,你只要经历久了,就一定会发生。当你真正经历过这件事情,可能再去创业的时候,你的心态就会成熟很多。
何伊凡:所以你刚才说的其实是两种极端体验。
杨浩涌:是这样的,当年我们拿了红杉给我们的钱,我上去讲的时候,员工在底下都很欢呼,都觉得特别开心。红杉是什么公司?投过谷歌的公司,然后投了你。这种感觉你就会特别特别自然的,觉得自己好像挺成功的。
何伊凡:然后裁员的时候,马上就跌到了谷底,从高峰然后滑到谷底,这个谷底就会更深是吧。
杨浩涌:对,所以我说我们是有运气的,很多人可能到了谷底就上不来了。
我觉得接下来几个月会越来越多的消息出来,公司会倒,不断的裁员,什么裁员一半,裁员60%、70%。我们当年都经历过。但是我觉得不是每家公司都像我当时那么幸运,还能拿到一笔钱,随后还能去反转打回来,最后有这样的一个结果,还是有运气的程度在里面的。
何伊凡:你觉得创业者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来做复盘呢?
杨浩涌:每个创业者不复盘是不可能的,他不由自主的会思考,我到底哪做的好,哪做的不好。对我来说,可能正是因为经历过最惨的时候,所以复盘会比较彻底,你会看清楚这件事情后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的人可能复盘会说我当时的运气不好,或者说那个时候对手运气好,他就比我快拿到钱了,所以把我干死了,但我们想的会更彻底一些。
何伊凡:有价值复盘应该是内向的,你不是复盘对手有多强。
杨浩涌:真正复盘的时候不要看外面的,运气好也是你的,运气不好也是你的。应该更多在想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这个是最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哪些东西我是下次不能再出现的,需要去改进的。有这种思考的时候,走出舒适区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