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致创业者:怎么吹牛不会破?

【本文作者罗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商业价值》杂志专栏作者】

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对所有新出来的App里面优惠券的狂热喜爱,我预约了一次河狸家美甲。试过之后我在自己的闺蜜群里分享了一下感受: 1、App设计做得不错,从下单预约到付款都很流畅;2、美甲师很敬业,自带鞋套,不喝水不用厕所;3、广大孩儿妈、职业妇女再也不用纠结没时间去美甲店了。然后一个最会拆台的闺蜜就发言了:你不是一向最反感忽悠的人,这河狸家可是雕爷做的啊,您没事儿?

这是个好问题,只有真了解我的人才提得出来。紧接着,连续两个多月被河狸家刷屏。一个移动项目的创始人,在两个月之内写出三篇“软文”,还不断地有人愿意免费传播,还真是不多见。8月29日《雕爷内部邮件曝光:第三个10亿》、10月17日《O2O的胜负手》、10月23日《如何快速引爆一个新品牌》,读过的人都大为感叹,这人真能忽悠。

最关键的是,他已经把做指甲,这么一个小事情,上纲上线到:河狸家,就是一个改变世界的项目,美甲只是一个切入口,未来会有更多“手艺人项目”慢慢扩充,会“拆掉”更多行业的店面,从几十个行业解放越来越多的手艺人,使之成为自由职业者。要照平常,我还真会嗤之以鼻,你以为你是马云,是扎克伯格呢。

关于创业者吹牛到底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大家的讨论其实没有停止过。一般来说,媒体和评论者,甚至一些知名VC都喜欢这样的故事:极客、技术狂、不懂人情世故且不爱说话,但是因为技术水平特别过硬,写出来的代码像艺术品,而且还能孤注一掷地干好一件事情。所以,他成功了。这是现实吗?不是,这只不过是大家想象出来的互联网创业者。

那现实是什么样子?现实是,千万别给创业者画像,这个世界本来就千奇百怪,会吹牛的人最后把事情做成了的人多了去了,例子就不用举了。从出于对人的欣赏来角度说,我们当然都喜欢长得帅还不爱说话的,但是从公司的角度呢?

20世纪初的时候,人们对飞行器的热衷,就像现在对互联网的热衷一样,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可能从来没有人听说过塞缪尔·兰利,他当时具有大家认为最重要的成功的基础,国防部给了他5万美元巨资研制飞行器,钱不是问题,他还曾经在哈佛大学工作,拥有最广泛的人脉,他雇佣了用钱能够请到的最好的人,《纽约时报》对他进行了跟踪报道,几乎人人都在支持他。但是发明飞行器的人不是他。

同时,在几百公里之外的俄亥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两兄弟也在研究飞行器,他们几乎没有一样我们所说的能够让他们成功的东西。没有钱,他们用自行车店的收入来支撑他们的梦想,莱特兄弟团队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上过大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丝团队。但是,他们俩一直在鼓吹,他们的飞行器能够改变世界。靠这样的方式激励了一帮人。1903年12月17日,他们的梦想实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始人吹牛,有时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怎么吹牛不会破?光吹牛公司就能成?当然也不是。吹牛的人分很多种,有一种光顾着吹牛,这样的人没过多久就会现出原形,无处可吹。还有一种,自己在外头吹牛,家里有一帮豁了命干的兄弟,这种牛吹得再大也不容易破。而且这样的创始人吹牛,还分阶段,分步骤,每次都各有目的。

在创业初期,人难招,业务难搞,你让人信你,就得不断洗脑。从第一个联合创始人开始,到前10个员工,每个几乎都需要创始人花费大量口舌去忽悠。毕竟,让别人放弃原来的工作,熟悉而舒适的环境,不那么容易。更何况,你编的故事不够精彩,跟着你干的人最多只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觉得这份薪水,合适的职位,对得起自己才干。你的故事够吸引人,甚至有了宗教的能力,跟着你干的人,他们相信创业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旅行,拿民工工资和殚精竭虑都是一种体验。

大家都还记得蔡崇信的故事吧,1999年这个人跟马云泛舟西湖之后,放弃了70万美元的年收入,到阿里巴巴接受600美元一年的薪水,成为18个人当中唯一一个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联合创始人。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童话,按照阿里上市后2000亿美元的市值,蔡崇信的股份价值达到了72亿美元。马云对他说了什么,太令人神往了。

起步之后,要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就得做推广,有钱的投钱,有牛的吹牛。只是,创始人能吹牛的话,还是别花钱了,前者虽然不讨喜,至少不会祸害公司啊。今年5月份开始,天使融资达亿元级别的叮咚小区,财大气粗,挥金如土。地铁站里面到处都是广告,目测过去,至少是千万级别的投入。果真,这才过去几个月,就传出来叮咚小区北京公司已关闭,上海地区裁员的消息。还有的说,叮咚小区亿元融资耗尽,疑为资金链断裂。

很多老板现在训话都会讲,人家小米怎么就能只花千分之二的营销费用,做到了这么大的规模呢?你们为什么就只会花钱,看不见效果?其实也不用完全怪下属。老板们试问下自己,你做到了像雷军一样,四年如一日,每天在微博上话痨吗?他是自己以身作则在省钱,用自己的影响力带来企业品牌。

人要自己的面子和尊严无可厚非,不要自己的面子和尊严,带领一个企业快速往前走,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获得回报,让用户获得价值,更值得尊敬。

当然,再之后,创始人尝到了吹牛的甜头,于是有了底气,每次都比现实目标说得大那么一点点,目的就又不一样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吹牛,不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吸引新用户。更多的是为了让团队完成目标,毕竟朝着一个更大的饼出发,潜能的发挥会完全不一样。其实没有别的办法,你管忽悠目标,抬头看路,兄弟们管埋头拉车,一路向前。每达到一个目标,你实现对团队的承诺,共同的信念就会更加根深蒂固,如此反复,就是所谓的价值观。

如此说起来,我宁愿先相信河狸家能真的让自由职业者免于匮乏,让每一个手艺人获得尊严。毕竟,任何忽悠都得经历时间的考验,新鲜劲儿过了还能保持水准才是真本事。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致创业者:怎么吹牛不会破?  吹牛  吹牛词条  创业者  创业者词条  不会  不会词条  怎么  怎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