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会听到来自各方的声音和观点,教我们如何做事,怎样为人,但似乎听到的越多,我们反倒越容易迷失自己,越难把握自己的分寸和尺度。
创业何尝不是如此呢?创业之初,创业中遇到困难,总是有各方的意见,最好的状态是听所有人的声音,然后做自己的决定。也就是说,要兼听各方的意见,保持达观;同时要兼顾自己的心声,选择中道。
一个人如何借着自我觉察如何应对各方的评价,来趋近达观?
什么叫做自觉,自己对自己的觉察,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客观公正,不抱偏见的评价。强调自觉,并不是要否定他评,强调人要认识我自己,并不是说人不应该认识这个世界,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到自己身上,并非如此。当两样事情都同样重要的时候,那么强调什么东西,就取决于当下的这个处境。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古人他就特别注重明心见性,注重自我认识。读读陶渊明的诗,谢灵运的诗,你就知道他们已经达到了一个明心见性、自我认知的最高高度。在当时的年代,在久远的那个年代,当时的人们忽略了去看大千世界,看这个风起云涌的变幻的世界,所以处于那种困境之下,当时的时人就提出来要开眼看世界,于是人们的目光从自我放向全球,开始去关注自我之外的这个外部世界。
今天,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关注这个世界,你打开你的微信也好,微博也好,其实都是在看别人的事。美国怎么样了,英国怎么样了,明星怎么样了,我的那个他怎么样了,隔壁的那个他怎么样了。
有一段时间,我在国外访学的时候,我也难得打个电话回国,然后打给我一个同事,我同事第一句话是:“你知道吗,谁又错过头条了。你知道吗,谁谁谁又八卦了,就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关系。谁谁谁怎么样怎么样”。都是明星的事情。然后我当时就蒙在那里,紧接着问了他一句,跟你有关吗?你是没事做了,一天到晚就这个那个怎么样了。
现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关注别人的生活。我们当中有多少人,醒着的时候,12小时里面有没有过12分钟,是彻彻底底静下心来,跟你自己相处的?人的一生当中,醒着的时候这么多,有没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拿来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关照自己?现在很少有人静下心来,看看他自己,问问他自己,了解一下他自己。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放在了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很少有时间,拿来探索我自己,探索我的这个小宇宙,了解我的内心世界。所以强调这个东西,就是因为it’s the time,时间到了,该回来看看自己,该好好了解下跟自己相处了十几年、二十年的这样一个自我了,这样一个将要相伴后半辈子的终生伴侣了。
强调认识我自己,不是说让大家只要看自己,不要看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看世界是重要的,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同时不要忘了探索你自己。重要的不是舍此即彼,重要的是要保持平衡。认识世界,认识我自己,保持平衡。一个完整的人,他一定有两只脚,认识世界,认识我自己。一个完整的鸟,一定有两个翅膀,理性,感性。你缺了其中一个,你都是残缺不全的,你都不是健康的,你都不可能活得很美好,因为你都会失去人生的平衡。重要的是,尽力达观,保持中道。什么叫中道,不偏不倚,不是让你做老好人,这也好那也好,是不偏不倚,找到属于自己的恰当的比例。理性,感情,找到恰当的比例。认识世界,认识我自己,找到恰当的比例。不是只要这个不要那个,而是什么都要,但是保持平衡,保持中道。
要认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要热爱这个世界,因为你的热爱,会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但与此同时,不要忘了,要认识你自己,因为只有在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之上,你才能够恰如其分、更有效的爱你自己。所有很多时候,你看看你到底是主人还是奴隶,到底你是你手机的主人,还是奴隶。我发现现在看手机已经变成人吃喝拉撒之外的第五种本能,就不是你想或不想,不思量自难忘。你很多时候就是出于一种习惯性的下意识的动作,如本能一般。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你拿起手机,当手机屏幕是暗的时候,它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够照到你自己。手机一亮,你看到了整片世界,但你再也看不见你自己了。我希望你能成为你手机的主人,你想用它的时候,好好享受它,但是不要让它利用了你,主宰了你,尽量不要这样。
他评跟自觉同样重要,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互为参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认识我自己,包括做人生的重要选择的时候。这是我自己的那个处事方式,听所有的人的话,但是做自己的决定。你可以去征求你妈妈的意见,你的好朋友的意见,你的室友的意见,你的老师的意见,这些人,当你去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你一定是出于一份信任。听这些人的话,我说的听也指的是倾听,真正用心地去听他的话,怀着信任去听他的话,怀着真诚去郑重地考量他们给你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做自己的决定。
希望你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做自己决定的时候,不管你是不是采用了这个人的意见,还是否定了这个人的意见。我希望你不是因为赌气,不是因为要证明你自己,不是因为耍酷,不是这样,我希望是因为你真正了解你自己,你知道那是你想要的,你知道那不是你想要的,你知道那将付出什么,你知道你愿意付出什么,然后你知道你这样选择之后,你是心安的,你不会后悔。我希望你们做决定的时候是这样的。
顺便提醒大家一句,年轻人容易走极端,不管去理解一个观点也好,去做一件事也好,去做一个选择也好,尽量不要走极端,尽可能把走极端当成你最后一个不得不的选项。我有个朋友跟我讲,办法总比困难多,你觉得好像没有办法了,必须要走极端的时候,请你挺住,忍住,再等一等,也许柳暗花明之中,还是有一个办法,不需要你走极端。我们特别聪明的脑子,不应该用来走极端,而应该在看似应该走极端的情况下,挖掘出第三条路。人的智商就应该体现在这种时候,不是吗。而且坦率的讲,极端都是片面的,走极端其实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走极端太容易了,走中道才叫真的难。
很多时候,我们过去说什么出世也好,入世也好,你彻底出世,出家了,其实这也挺容易的,什么都不管了。你彻底入世了,完全在陷入功利场当中,这个也挺容易的。最难的就是以出世之心经营入世的生活,最难的就是入世的做事,出世的处事。所以最难的是,在两者之间,达到一条中道,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当时给我的启发很大,讲郑板桥有一次跑到山东莱州云峰山去观摩郑公碑。因为观摩了很久,欣赏了很久,夜色已晚,他下山的时候就住在了山下一个老书生的家里。这个老书生自称叫糊涂老人。郑板桥学富五车,他跟糊涂老人在交谈之间,发现这个老人言谈举止不俗,非常高雅。两个人相谈甚欢。老人家里放了一个特别大的砚台,大到像那个方桌这么大,石质细腻,雕得非常精美。当时郑板桥就在旁边赞美这个砚台。
老人就说:“哎呀,如果你不嫌弃,就在这个砚台上提一行字吧。我们相逢是缘,题一行字吧。”然后郑板桥当时呢就拿出了笔墨,然后就开始题字,提的就是“难得糊涂”四个字,然后提完之后,盖上了自己的大章。这个大章真的太酷了,叫做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古人就爱炫,当时就觉得应该赢得一番赞美,结果也没人赞美。写完之后,发现这个砚台很大,像方桌这样大,还有很多空间,来而不往非礼也,当时郑板桥就对老人说:“还有很多余地,要不您也,您也提几行字吧。”
这个也就没有推却,题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题完这行字之后,老人也拿出自己的大章,盖了一下,上面写的是院士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镇住了,知道这是一位情操高洁的退隐江湖的官员,顿生敬佩之意。人家不邀请他,他就决定一定要把前面那个丢人的东西给扳回来,所有他后面又提了一行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是为了要讲人要保持达观,要保有这种真性情,美石和顽石要保持平衡。
我发现我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读了几年书之后,他知道一个有文化的人是什么样的,但他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我举个一个美石和顽石兼容并蓄在一个人身上的例子。我认识一个老爷爷,这老爷爷70多岁,原来是圣约翰大学的,那么也算是块美石吧,被Light and Truth熏陶过的这么一块美石。这个是个艺术家,小的时候练了一点太极拳。我一直觉得太极拳是一个花拳绣腿,结果有一次我跟他两个人在公园里面,就在上海的某个公园里面,我们在散步。很多年以前,一个小偷偷东西,然后偷了东西就在那跑,那个老爷爷,我才发现原来练太极拳可以轻功如此了得,70岁,我在后面赶得是累死累活的,那个老爷爷上去之后就噌噌噌,一指封喉,就把那个小偷按在墙上,然后让小偷把什么手机给交出来。我当时还记得那个招式,一指封喉,这个就是我觉得美石加上顽石的一个完美的体现。
我说的顽石不是说他会武功这个是顽石,而是指人在这个关键时候,不是通过理性来分析,追还是不追,追得上还是追不上,要回来会怎么样,会不会被讹?你要是这个时候我跟你讲,你真是书读呆了,你不是美石,你是块劣石。美石加上顽石,集聚于一身的时候,他是个了不起的有文化的人,同时他是个了不起的人。
如果你在一个弄堂里面,一个小混子,一个小痞子出来,拿了把小刀对着你,把钱给我交出来,你肯定是命比较值钱,钱算什么,交吧,肯定是这样。我认识一个老太太,也是有文化的,就是碰到这么件事,人家那个反射弧是很短的,噼里啪啦一顿,拿着自己的手提包,就一顿狂扁,然后就把小偷打趴在地上,刀也掉了。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所以我觉得由美石入顽石尤难,你能够被熏陶得非常有文化,非常有风度,然后非常有学养,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丧失与生俱来的率性,与生俱来的侠义,与生俱来的血性,与生俱来的野性。
野性这个词是很高级的,你知道吗,创造力就来自于野性。什么叫创造,就是你制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东西,那还不够野吗?还有就是不要读了读了书,知识越来越丰富,看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会说的那个道理越来越大,但是你会发现竟然变得不通人情,竟然不懂寻常生活之滋味。那你这个读书真是,不应该读,你糟糕就糟糕在读了几本书。经过了长期教育之后,还是能够有侠骨,还是能够有柔情。不失侠骨,不失柔情。所以有的时候呀,现在还出现一种辩论,叫路上碰到陌生老人扶不扶,这种东西需要辩论吗,还需要说一番道理告诉你应该要扶一个倒在地上的老人,不丢人吗?
第二句话,聪明糊涂,聪明指的是什么,智商。糊涂指的是什么,胸怀。糊涂这里指的不是你智商不高,糊涂这里指的是你不计较。所以聪明智商高,很好,不计较很好。如果你是个聪明人,你还是个不计较的聪明人,高上加高,好上加好。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聪明和糊涂是矛盾的,不是这样的。你的所有的聪明,应该为你的胸怀服务。你应该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同时要有一个宽厚的胸怀。那你的聪明的头脑,是为了让你宽厚的胸怀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什么叫做让你的聪明的头脑,让你的宽厚的胸怀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比如说你要对一个人好,真正要对一个人好,是应该不图后来报。你要是还计较他后来要报答你,还计较他当时应该给你一个笑容,给你一个谢谢,坦白讲,那就是以善易善,是一种交易而已。真要对一个人好,就不要计较得失,就是对她好。他对你好,你对他好。他对你不好,你还是对他好,不要去计较,否则就是交易。所以真正对一个人好,要好的看不出来,要好的让他没办法回报你,那是真是对一个人好。你帮助了一个人,也许他会有心理负担,他就觉得我就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好处,心理负担,我以后应该做出怎样的牺牲。何必给他这样的麻烦,你要帮他就让他过得轻松一点。得到了你的帮助,并且得到你的帮助之后不用去考虑以后回报你。所以你的聪明的头脑应该帮助你的那个宽厚的胸怀变得更宽厚,给你一些得法的地方,让你的宽厚变得更自如。
看似很多矛盾的东西,理性,感性,知性,血性,聪明,糊涂,美石,顽石……诸如此类,看似很多矛盾的东西,矛盾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要陷入这种人为制造的矛盾,去寻找他们的共性,去寻找看似矛盾的事物当中的一些沟通之处。做人要做到达观,尽可能走中道。好的东西都要吸收,让他们相互滋养。
理性与感性,知性与野性,聪明与糊涂,这些看似矛盾的对立面,其实每一个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营养,否则整个的人生都会因为失去了平衡,而变得营养不良。不要执着于他们之间的差异,努力去发现他们之间的共性,这份心态,便是达观。凡事不要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尽力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立场,去摸索在这黑白之中,彼此之间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种意识就是中道。尝试去修炼自己的达观之心与中道之路,相信这会帮助我们在纷乱的生活中,独辟蹊径,找到一种高妙的应对方式。在复杂的关系里,依旧能守住一个单纯的自己。在今天这个辞旧迎新之际,愿我们每一位听众除了收到更多的红包,攒到更多的福气,更能耕耘和收获这份宝贵的达观与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