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周航:2019,创业者的空前挑战

在本文中,你可能会关心这些问题:“到底该怎么度过寒冬?”“寒冬到底是两三个月还是几年,只是一个微型反弹吗?”“曾经不懈谈论的管理,今天如何面对?””寒冬已至,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面对?”我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些思考,以下希望启发你。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相比往些年的春意昂昂,今年不管是舆论还是创业者自身,我们依然深切感受到冬天的那股寒意。2018 年可能是让很多人难忘的一年, 而 2019 有可能是某一种新时代开启的一年。

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从乡镇企业、承包土地开始到进城务工,从 1992 以后所谓下海创业到 WTO、外贸再到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每一拨都赶上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机遇。虽然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是一路昂扬向上的。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讲,第一段创业是 1994 年,上一段创业是 2010 年,可以说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几个周期都经历了,特别是在上一段创业中,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周期,经历了智能手机越狱下app、没有3G 的时代,经历了史上最疯狂的 O2O 补贴大战,可从未像 2018 年这样对预期产生过变化。

所以,我自己有一个特别强烈的信号就是 2018 年及之前的世界以一种我们过去未曾预料到的方式正式结束了,我们迎来了四十年来第一个下行周期,我们要先度过的是一个新的周期

■  从“泡沫时代”回归“务实周期

在过去,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是估值论,要融更多的钱、要最快的速度上市。仅仅在 2010 年,赴美赴港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还不到 10 家,而 2018 年9 月份就已经有 29 家在境外上市,超过了此前最高纪录 2014 年的 21 家(数据源自 21 数据新闻实验室)。像拼多多这样 35 个月就完成几百亿的上市公司,更成为无数创业者追逐的神话。抛开今年创业公司扎堆儿上市的一大原因--担心错过这次上市时机赶上新的资本寒冬,速度、烧钱、融资、估值、风口正是移动互联网这十年来创业者最信仰的东西,我把这个时代称为“泡沫时代”。若干年后,可能一提到“泡沫时代”,我们就会想起这些热词,就像回忆起美国 30 年代大萧条之前的“镀金时代”,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浮华画面。

大家说接下来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可寒冬是几个月、半年、还是最多一年?是一个V型反弹,只要忍过去,就可以继续按照上一个时代的生存方式继续高歌猛进吗?这可能只是一种妄念,那个时代确确实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开启的是一个新的时代。

虽然我现在不敢定义这个新的时代到底是什么,我想至少可以把它称之为一个“务实周期”的开始,意味着再也不能瞎烧钱,不用再向往那些浮夸而虚无的事情,而是回归商业的本质,创造用户价值。以前用工成本的泡沫很大,现在降低成本、做好产品、提高效率才是一个企业的本分。

如果你还在拿过去的套路忽悠投资人,估计没多大可能性成功说服你的金主了。现在最好把过去的套路放下,说一点这个时代该说的话。以前的创业者总是向外去抓新的机会,所以大家聚在一起聊的都是哪儿的机会比较多,别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机会在缩减,“抖机灵”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周期了。

《创业时代》| 现在应该是反套路,回归商业的本质

因此,现在的创业者就不要把眼睛继续放在外面,张望着捕捉风口。科技行业最不缺的就是热词,每年都有新的风口和所谓的机会。 一年以前,大家还在冲顶大会答题,现在人们已经忘却了这件事,甚至你都要怀疑一下,那仅仅是一年前发生的事吗?2018 年上半年还有很多人关注小程序,研究它会不会是一个新的风口,可现在还有人提吗?所以,我觉得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最好把风口这件事情彻底忘掉,不要追逐那些新概念,而是好好地想一想,谁才是你真正的用户,你又能对他创造什么价值。

我们都是科技的信仰者,你也可以好好想想用什么技术手段能够创造更加卓越的产品,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过去我们完全不关注效率。回忆一下,你可能对这个场景很熟悉:“不管烧多少钱,先买到客户,买到规模再说。”烧钱是什么?负面意思就是不注重效率,速度、成长才是第一位。

另外一点,我发现互联网人还耻于谈管理,觉得管理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科技界是去找最大的变量和增量,而不是在存量里面想问题,怎么会还需要谈管理呢?这样的结果是所有的科技企业正在为过去粗放式的管理补交学费,因为很多科技企业习惯用没有 KPI、组织扁平化这些时髦的口号忽悠自己,不经意间成长为几千人、几万人的庞然大物,却不知道怎么下手去管理。说白了,这就是不管理嘛,好像我们相信人性的善,科技界都是那些可以自我管理、自我驱动的,现在打开冰箱看,放眼望去全是过期食品。

管理本身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很多时候创业者把它异化了,以为抱着传统的东西(效率、成本、管理)做互联网就会失去机遇和速度,于是把太多心思和眼光向外求索,关注新概念,却很少和自己的团队、产品、用户在一起。“务实周期”更应该是向内去反思学习,少出一点差,少赶一点会,少刷一点文章,真正回到内部,把更多时间放到公司、团队、用户、产品、管理上,跟全体团队进行透明的沟通。

所以在“务实周期”,并不是说有一个务实的心态就可以,我们最好诚实面对企业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如果连问题都不敢面对,就像鸵鸟一样,选择逃避问题,假装问题不存在,问题只会越来越大。过去有钱,你还可以继续混一混;现在你是不是感觉兜里没有那么宽裕了呢?所以只能选择面对,面对自己,面对问题。

■  新时期的三心:耐心 虚心 敬畏之心

强执行力、强竞争、狼性是我们曾经对成功创业者的定义。大家强调的首先是把握机会,不管是社交电商、区块链、小程序,反正只要是某一个机会的风口,就全情扑上去,以为团队靠谱、有执行力,事情就差不多了。什么是执行力?最直观的表现是干活玩命, 996 工作制已经成了中国创业者的标配;什么是狼性?这点尤其表现在面对竞争的时候,要有必胜的决心要把对手摁在地上打死,不管有没有底线,反正以战胜对手、取得全局的胜利为目标。

《再创世纪》| 反思“狼性”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应该会发生变化。第一,有一点佛系。创业者会对某一个产业进行深刻的理解,“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热闹,我也要心无旁鹜地扎下去,一门心思把自己这件事情做好。” G7 公司的翟学魂二十年就做一个产业。中国光干线物流的车就有 2000 万台,去年他做到 70 万台,今年听说做到了 90 万,投资人相信只有老翟有机会做产业整合者,因为其他家可能只有几百台、几千台。大家给你足够长的时间,比如再在这个领域扎根十年。这样下去,当你对产业本身有足够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只有你能看穿某一个垂直领域,这是你新的资本。我想这会是一个新的特质。

过去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太浮躁了,认为创新就只是一个点。现在我反思创新是一个过程,比如华米的黄汪刚进入数据健康领域,你不应该问他明年有什么变化,而是问他未来五年、十年会不会发生一个变化。在这个新的周期,我们的时间感也应该和上一个时代不一样,上一个时代的时间感可能是两个月、三个月干一件事情,我觉得未来应该是五年、十年,是一个长周期。这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虚心,耐心就是时间感,你的时间感要足够强。如果真的把一件事情放在一个长的周期里,我认为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发生的概率会增大很多。

除了耐心和虚心,创业者还要有敬畏之心。拿造车来讲,我搞过车,也造过车,2014 年就和奇瑞成立了合资公司,但是后来放弃了。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当时我跑了很多趟德国,跟很多车厂有深入的接触。可越去德国就越心虚,他们的产业太深厚了,觉得人家拍一块砖就把我做的事情砸死了,那时的我不是虚心,简直是心虚。我们总是有妄念,觉得好像做一个大屏、车联网就可以了,其实远远不是。

雷总曾经在我新书《重新理解创业》的序言里形容创业就如同在风沙中穿过沙漠去寻找水源,只有你从所有痛苦和挣扎中走出来之后,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种种痛苦铭心的经历,创业才是美好的,但即时成功,创业也并无定式。所以,我们更不能看着别人的创业神话,就低估创业的复杂度和成功概率。

■  面对空前挑战

绝望才是通往新生的开始

很多人说可能现在的情况跟 2008 年遇到的情况一样吧,你细想一下,2008 年根本就不是不好的一年。所谓的金融海啸到我们出台 4 万亿,两个月不到,那个周期就过去了;2003 年 SARS,整个城市虽然像是鬼城,可也只有两三个月就过去了; 1999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就另说,那时候中国还不够全面开放,那次危机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来说是没有体感的。你想一想,谁真正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冷周期,一个下降通道?所以,这个新的周期是对我们整个中国一代人的空前挑战。

《东方华尔街》| everyone loses

面对这个新的周期和空前的挑战,我的建议是主动选择绝望,对“泡沫时代”的生存法则彻底绝望,不再心存侥幸,不要觉得只要我们忍过这个冬天,就可以继续按照过去的生存法则继续生存,就会活下去。

不对那些东西彻底绝望,就不可能放下过去,拥抱真正的未来。绝望,才是通往新生的开始。过去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而寒冬将无比地漫长,我们更不知道新时代的春天什么时候抵达,我们面临的情况像是“下坡路就像悬崖,上坡路连看都看不见”,所以最好主动选择绝望,用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迎接空前挑战。 我想挺过去,你会跨越空前的挑战,度过寒冬。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业者  创业者词条  空前  空前词条  挑战  挑战词条  2019  2019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