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这个行当,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千亿级“航母”,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6个毕业生,如今正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一只“小船”,静静等待着“一夜成 名”。他们平均年龄30岁,在创办“爱回收”网站前,都曾被各种称得上“大航母”的公司看上过,年薪最低28万元,最高达100万元。2009年,以孙文 俊为首的这帮年轻人,放弃高薪工作,搞起了一个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的环保事业——通过互联网回收废旧电子产品。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二轮1000万美元 的融资。
投资者来头不小,主投人是世界银行,另一方是晨兴资本。后者曾成功投资过小米科技和尚品网,并且已是第二次向“爱回收”网站注资。
技术男首次创业忍痛“自杀”
“爱回收”网站,是一家专门回收旧手机、旧笔记本电脑、旧平板电脑、旧游戏数码产品的网站。如果你有一台旧款13英寸苹果Pro电脑要卖,你可以在爱回收网上先搜索产品型号查看商家报价,然后提交订单,等待专业工程师们上门回收并付款,13英寸Pro的最新回收价格约为4700元。
这种直接付现金、上门回收旧电子产品的做法,如今深受年轻网友们的喜爱。在“爱回收”的运营中心,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包裹,据介绍,仅10月23日这一天,他们就收了约2000件产品。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这家网站的年交易额已达到约两亿元。
回溯“爱回收”创办的初期,是在2009年。那时,孙文俊和同伴们创办的网站名叫“爱易网”,网站并不直接回收用户的旧电子产品,而是为电子产品“以物换物”提供一个交换平台。
同 样走了环保、节约的“以物换物”路线,美国Recelluar公司与Gazelle公司是这个行当成功的先例。孙文俊很肯定地说,“爱易网”的平台技术当 时比上述两家美国公司更牛,“他们那时只能提供一对一的换物,我们不仅能提供多方换物,还能通过更复杂的算法,实现多方、多形式换物”。
换句话说,如果有一个人要以物换物,一个人要以物换钱,还有一个人要以钱换物,这事儿美国人的网站办不成,但孙文俊的“爱易网”却可以做到,并且按一下回车的工夫就能办成。
“爱 易网”的创始人,大多是计算机系毕业的“技术男”,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复杂的算法战胜美国网站,让这群技术男至今仍骄傲不已。孙文俊仍不忘反复强调, “爱易网”那套复杂的算法程序,是他们找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系20年来最牛的一个算法专家、怪人完成的,“绝对是核心技术”。
谁也不会想到,这项“核心技术”只挺了3年,到2011年时,它被“封存”了起来。此时,这支“傻乎乎”的团队,已经在“爱易网”上砸了数百万元现金。放弃“爱易网”,对这群技术男来说,与“自杀”无异。
2011年元旦前后的一个月里,这个6人团队总是聚在一起“谈未来”。有人激动得拍桌子瞪眼,有人气得在办公室里扔东西,还有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这年,他们决定另起炉灶——做“爱回收”。
“收废品”能有多大市场
2011年11月,“爱回收”上线仅半年多时间后,就获得了晨兴资本的200万美元注资。投资者看好这家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失败过。
与 大多数成功的互联网创业企业一样,“爱回收”其实也不过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在电子商品回收老板和旧电子产品拥有者之间搭起一个公开、透明的竞价平台。用 户处理旧电子产品的需求旺盛,谁都想处理掉老款的旧产品;但在“收废品”的小老板那里,他究竟能承载多大数量的旧电子产品?“爱回收”收货时垫出去的钱, 到底能不能及时收回?
孙文俊自己,起初也对这一点颇有些存疑。他曾与很多投资人聊过这个问题,还亲自跑了很多个废品回收的站点。
“爱 回收”上线初期,一天能收到一两件款式极老、成色很差的产品,一个星期累积下来大约有10多件产品。当他拿着这些产品到一个电子产品回收站点“交货”时, 老板很爽快地付了钱。“你别看我现在给的货少,以后我收的东西如果多起来,一天100件你能收得了吗?”孙文俊介绍自己的网站,生怕别人瞧不起他的网站。 对方淡定地抿嘴笑了笑,把他引向远处的仓库。
在这个仓库,孙文俊算是见到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巨大潜力,“天哪,有1万多台机子,老板说这是他一天能消化的量”。
与废品回收老板接触多了,孙文俊渐渐发现,只要有品质过关、成色一流的旧电子产品,现金流根本不是问题,“这些收废品的老板,你问他要1000万元现金,他当天就能给你拿出来。”
旧电子产品,有的稍做修理就能拿到市场上当作二手产品进行交易,有的会被卖到有需求的二三线城市,还有的甚至会销往非洲等欠发达地区。与“爱回收”合作的回收商,如今已有五六十家。
回收商们反映,最看中“爱回收”提供的送货、检测服务。这种上门检测并收货的模式,在外行看来相当复杂,但在那些精通技术的IT男面前,却是小菜一碟。
技术男们开发了一套名为Obeserver的ERP系统,负责上门回收的“工程师”们只须学会使用这套系统,就能顺利完成对二手电子产品的检测。他们收货时,会用自带的平板电脑,根据系统提示步骤,输入二手产品的各项特征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建议回收价格。
这个系统,也只有这些痴迷于技术的IT男能够开发出来。
在 客户那里,“爱回收”曾在2011年时针对楼宇白领和高校学生做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80%的人都想把旧电子产品换成现金,而非以物换物。“美国人能做 起来,是因为他们有以物换物的习惯;中国人则完全不同,首选是抓现金。”孙文俊说,“爱易网”败就败在了“市场判断不准”上,“爱回收”不会再走老路。
不会打广告的“小清新”
直到现在,“爱回收”也并不算多有名气。他们很少做推广,实际上,据公关经理袁国佺介绍,公司精打细算,基本不做推广,“目前爱回收网还没有任何的推广预算,唯一的推广预算就是聘用了我,而且聘我也基本没花销。”他说。
这是一家颇有些“小清新”味道的公司,就像创始人孙文俊一样。
2009 年,他从一家美资软件公司辞职,告别100万元年薪,给自己和创业团队发起了每月500元的薪水。创业时,孙文俊根本没考虑过失败的问题,“我们眼光总是 瞄着最牛的、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人人都想做马云、马化腾,谁会去想失败。”当时,孙文俊33岁,合伙人陈雪峰30岁,其他4个团队成员则刚从复旦、同济 等学校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实在过不下去了,我们可以做软件开发”。
实际上,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们确实靠做软件开发糊过口。淮海路上一家 知名舞厅的灯光、音响系统是他们开发的,上海一家大型的洋酒销售公司的运行系统是他们开发的,跑软件业务出身的孙文俊还做过二道贩子,靠给其他公司介绍业 务挣钱。如果纯粹为了挣钱,这些人完全不需要做什么“爱回收”网站。
初创时的“爱回收”只会在搜索引擎上做关键字推广。这种推广后来因为价格不菲,一单交易的推广成本高达150元而被放弃。孙文俊和陈雪峰还结伴到上海火车站附近发过传单。
这两个“小清新”发传单、做调查的风格着实有意思。因为脸皮薄,他俩从火车站附近的斑马线一端走到另一端,手里捧着的一沓传单始终一张都没发出去;一个多小时的火车站推广之行,他俩也没好意思跟任何一个路人搭过讪,连一句“您怎么处理不用的旧手机”都没说出口。
直到现在,这种“清新”的风格依然保持在“爱回收”办公室里。不久前,他们从价格稍贵的创智天地搬到了大西洋百货老大楼的19层,每一平方米面积都物尽其用,小小的办公室还兼顾了收发全国各地旧电子产品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