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了……”《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神一样的旋律萦绕着整个创业圈,倒闭、收购、合并这几个词开始频频出现。
一边是创业者融资的“冬天”,另一边则是投资人纷纷出国过“暑假”,反差的现实让这个资本寒冬比预想中的更冷。
流量红利的终结基本上已达成业内共识,但变化后的商业模式更像是旧酒换新瓶:O2O切不下来的C端流量,换内容创业来切;智能硬件创新遭遇的集体踏空,试水深科技和AI再起。
商业回归到最本质的经济学原理:收入-成本=利润。拼讲故事能力、比团队实力、看模式创新、搏“信”与“不信”的融资方式全都一下子失灵了。
创业与投资的刻板印象
创业从来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熬过寒冬的互联网公司,就像种牛痘一样,将获得抗寒免疫力,势必迎来春暖花开。而这场寒冬最大考验是,这批新进的基本没经历过经济周期的创业者,如何面对骤变的融资环境和挑战。
起初一切是那么顺利:融资简单,团队扩张,成长迅速,都按照预先设定剧情发展。创始人只要有BAT或是大公司背景,融资都手到擒来,投资的逻辑被设定为人为重,核心竞争力是团队。
然后,“他,融xx金额,几分钟搞定投资人”的标题充斥朋友圈。不知什么时候养成这样的风气——融到了钱被四面八方恭喜祝贺。融资是一个新挑战的开端,融到钱越多,代表的责任越大,并没有什么好值得祝贺的。
2015年有一大波的人是被“忽悠”出来创业的,相当多团队的融资没有做过商业计划书,只要团队背景OK就能拿到钱,你不投会有其他人投。许多投资人处于一个很有趣的状态“帮朋友创业”,就像老罗做锤子之前见陌陌唐岩,说唐岩当时处于“一个满脑子帮朋友创业的状态”,仅认识一个多星期就打钱。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卡在一个比较尴尬的阶段——Pre-A,这个阶段算A轮体量不够,但天使轮的钱已经用地差不多了,需要一笔钱过渡。倒下的创业公司里,O2O创业首当其冲,接下来这类消息将会听到的越来越多。哪怕团队背景越来越优秀,像蜜淘、微微拼车、淘在路上这类明星企业还是相继倒下。
估值超过10亿的创业公司,创始人都会陷入自我迷失,更不用说普通创业者。就像微微拼车的创始人坦言“高速增长掩盖了很多问题”,当创业公司处于高速增长、目标一致时一切都不会成为问题,但增长停滞的时候一切又回到台面上变成了问题:战略出现分歧,管理成为问题,内耗严重,团队变得无法掌控。
“要命的”路径依赖
创业刚开始时,创始人都会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尤其特别优秀创业者,有了之前的成功,更容易陷入路径。所谓的“路径依赖”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习惯性依赖,这种依赖很有可能会成为公司进入下一个阶段的阻碍。
因为故事开端都那么容易,投资人也会用之前路径的成功做估值支撑,估值自然蹭蹭上涨。就像阿里出来的团队会有极强的运营能力和执行力,腾讯出来的产品逻辑性强,媒体出身运营内容得心应手,这些背景出身的人融资也相对容易。
创业者潜意识里面都是有路径依赖的,前一份工作的路径依赖会潜移默化地投影到现在的创业,过去做出的选择会决定现在可能的选择:
做过投资会有极强的投资逻辑思维来设计产品;
做过媒体会以新媒体传播的方式来获取流量;
从事金融行业的把“交易”两个字看的很重;
……
然而路径依赖却可能是企业进入下一阶段的最大阻碍。创业者活在自己的“洞穴”里,视野受限会看到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有点像火箭升空助推器的作用,一级一级解体推进,直到目标轨道。路径依赖在最初能帮公司迅速推进,到了下一级轨道就需要创始人抛弃先前取得的成就,做出自我改变后,再进入下阶段。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讲过有一个奇怪的悖论——“当我能接受现在的自己时,我就能够作出改变”。
如何改变自我,进入下一轨道,才是创始人在创业路上的最大挑战。想跃入下个阶段,创始人必须做一次动态攀岩,为了抓到下一个支撑点,放弃自己脚下已有的支点,即放弃自己之前所拥有的一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