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创新,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各种高大上的词汇:数字化、碳中和、元宇宙、熟经济、新能源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等。
这往往会给更多人一个误区,“创新”仅仅是停留在那些更宏观和抽象的事物上,很多年前人人都在谈“互联网+”,但真正对于互联网这项技术的诞生和使用,很多理解不过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同样的,回到“创新”一词而言,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个体,人人都在提创新,但真正理解创新的人并不多。
英国科学家马特·里德利在《创新的起源》这本书中,详细深挖了历史细节,通过对能源、交通、器械和通讯等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历史解读,为普通大众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创新故事。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也可以带着一个探究者的心态来思考一下:当我们谈创新的时候,我们到底该谈什么?以下,Enjoy:
作者:Ray先森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01、创新的产生,究竟从何而起?
1903年12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成功飞上天,有人说,这是一个人类飞行历史上创新突破性的时刻。
但如果你对莱特兄弟的故事了解的更多一点,你会发现,这个创新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
那一天的飞行时间只是持续了几秒钟,而且仅仅就一次而已。如果那天天气也不如意,没有出现很强的逆风,连这一次飞行都无法成功。
如果你观察得越深入,你会发现这样突破时刻真的非常难得,因为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按照作者在书中的观点说就是:
创新的过程,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而且并非是一夜而成,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运行基础和底层逻辑。
而且绝大多数的创新都不是在一望无际的黑夜中突然迸发出的光亮,而是从一个小小的火星,生长成丝丝缕缕的火苗,最后才能汇聚成漫山烈火。
就拿莱特兄弟飞行实验的例子来说,早在他们成功试飞的前7年,一个叫兰利的美国天文学家就尝试过很多次飞行试验,而且在1896年的时候,就成功的在空中飞行了90秒,前进的距离达到了900多米,在当时的环境来说,其实成绩已经非常好了。
但后面的试验更多的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同样的环境,最后却是莱特兄弟成功飞上了蓝天?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3个角度的分析:
1.有一定的基础
莱特兄弟本身是修车匠,用现在话说就是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且他们为了实现动力飞行,还特地请教了很多专业人士。甚至还会去观察天空中的鸟类是如何飞行的,以此来获得灵感。
2.有方向性的发明
关于飞行实验,莱特兄弟从最开始就没有打算造一架飞机,而是造一台滑翔机。而且他们为了提高成功率,还在风洞中对模型机进行了上千次试验,做了非常全面和细致的测量。
3.解决了专业性的问题
最后,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和设计中,莱特兄弟又解决了诸如螺旋桨和发动机的专业问题。
当然,在书中作者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使没有莱特兄弟,也一定会有人在20世纪的头十年里让飞机冲上云霄。
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发动机,很多人都开始尝试制造空中交通工具,人类除了掌握和突破核心技术,剩下的就是反复试验和修正。
而莱特兄弟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并没有指望一开始就打算建造一架飞行器,而是意识到自己只是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中。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大量的案例在证明着:创新的产生必定是在源于大量的基础之上,并非是空中楼阁。
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都标志着,随着时机的成熟,发明要素纷纷涌现,而且绝大多数创新的底层逻辑无不是,存在于一次次悄无声息的迭代中。
对于醉心于创新的人而言,这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朴素真理。
如果说真正的历史人物被人铭记,是因为他们往往创造了历史或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那么你不妨回想下:又有哪些创新,注定要被写入历史?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我们日常随处可见的案例,我先卖个关子,你接着往下看。
19世纪的伦敦,早已是世界著名大都市,当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排污系统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抽水马桶,但是它有个致命缺陷:
抽水马桶只能冲走污水,但没法去除异味。
很多人想了各种方法,但最后还是无济于事,所以只好继续使用外面的厕所。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叫卡明的手工业制作者,平时主要是制作时钟和风琴,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和公共卫生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人,居然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为“S型管”的东西。
它是一种接在马桶底部的弯管,当马桶的水带走排泄物的时候,弯管能够储存少量的水在弯头中,用水直接隔离封住异味。
之后,又有一位创新者把S型管改进成U型管,真正做到推动市内卫生进化的革命进程。让伦敦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没有气味的国际大都市。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就是一个改进抽水马桶的故事吗,怎么就值得被写入历史了呢?
那你再接着看。
1954年,一艘来自美国布鲁克林港口出发的货轮,在德国的不莱梅哈芬港卸下了重达5000顿的货物。而组成这5000顿货物的产品确实五花八门,一共有将近20万种的东西。
它们的包装几乎涵盖了你能想到的各种包装品,盒子、袋子、木桶、纸板箱等等,不一而足。
而这批货是来自美国100多个城市,分1156个批次运到布鲁克林,光是上货就用了整整6天,而从美国到德国的港口又花了11天时间,再算上不莱梅哈芬港下货的4天时间。
这么一趟成本就高达20多万美元,其中装卸费就占到了37%,而一般海上海运成本只占11%。
后来,一个叫麦克莱恩的美国货运卡车司机出现了,并且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
他并不是发明了集装箱,而是为集装箱搭建了一套运输系统,并为这套系统建立了标准化的标准,比如确定集装箱的大小,围绕这个尺寸,搭建起一整套包括工厂装货、卡车、起重机、港口等相关的适配系统,让这个集装箱像流水线一样真正无缝衔接到每一步的运输流程之中。
如果要问发明,这位麦克莱恩还真不是集装箱的发明者,但他能够清楚的意识到,把集装箱嵌入到一个更多更大更需要它的协作网络之中。
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过一个观点:
衡量一个创新的价值,除了技术水平的维度,实际上还需要考虑,这项创新是否被嵌入到它所在的协助网络中,看看它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简而言之,就是很多创新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它的出现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用得上、用得起,甚至能在社会结构中形成紧密一环,这才能算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反求诸己,问问自己是否能够自我创新,真正做到把自己嵌入到一个更大的协作网络之中,从而去帮助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03、创新的最后,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位网友去英国留学,发现他们的主食就是:
蒸土豆、烤土豆、煎土豆、炸薯条配鱼柳等等,全是土豆,就好像英国人是特别的喜欢吃土豆一样,以致于很多人对于英国的印象,常常停留在“土豆之国”一样。
这话放在今天说,是没什么问题,但在很早以前,马铃薯最早出现在美洲大陆,亚欧大陆并没有马铃薯的出现。
是欧洲的西班牙人入侵美洲大陆,最早带回了马铃薯,最终才让这个小小的马铃薯征服了欧洲人的胃口。
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上面这段文字这么简单,因为马铃薯在进入欧洲的时候,还是遭遇到很多人的各种抵制。
首先,客观上是因为种植时间,马铃薯在还没有被人类驯化之前,和当时欧洲人熟悉的耕作周期不同,也不是像麦子一样在秋天收割,习惯上就不一样。
其次,当时很多英国人信奉英国国教,而他们觉得马铃薯是天主教派来的间谍,再加上《圣经》里并没有提到过马铃薯这个东西,宗教和文化氛围都不对口。
最后,很多人抵制马铃薯是因为有人说,马铃薯的外形很像当时麻风病患者的手指,所以为了防止被传染麻风病,很多地方都禁止食用马铃薯。
这个故事的背后,也是暗藏作者的心意,作为一个英国本地人,他用这样的案例在告诉我们:创新的背后,一定是一场与现有既得利益者的博弈和抗争的过程。
创新也就意味着,你需要对原有的社会共识进行改写,甚至是推倒重来,对于很多人来说:
这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但是一旦跨越认知上的愚昧之巅,爬出思想上的绝望之谷,创新所带你走向的,必将是一片光明的开悟之坡。
《乔布斯传》的作者美国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曾如是说过:
“科学的进步一旦得到实际应用,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水平,缩短工作时间,也让人们学习如何生活,从而摆脱过去一直让普通人几近窒息的沉重工作。”
这段话的观点同样和作者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在他们看来创新的最后,是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而并非用先进的技术去阻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就像我们已经经历的常态化疫情之下的生活,每个人都在新常态的陌生模式中,慢慢摸索着新的生活方式:线上办公、无接触社交、在线问诊、云加班、云端旅游等等。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无数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们不断在尝试和创新中,创造出来的。
04、写在最后
历史常常在各种反转中为人们证明:最开始抵制创新的那批人,或许在将来却是创新的拥趸。
就像19世纪的时候有人为了抵制创新甚至选择砸掉厂房的机器,因为他们担心创新会破坏就业,但事实证明创新的出现是在不断解放和提高生产力,以及在背后持续推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能在这种创新的背后,发现个体发展的共性规律,那就是:
万事万物都是从简单演化出复杂,也是整个宇宙避免热寂的希望。
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需要随时给自己以创新的态度和尝试,让自己从混乱中衍生出秩序,实现个体的逆熵之变。
这也是这本书,在谈到“创新”这个概念时,带给我们这群普通人最大却又最朴素的启发。
关于作者:Ray先森。职场教育工作者,36氟&领英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Ray先森,专注于职场经验,认知成长,个人成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