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业务上实现了从第三方支付公司向互联网金融集团的转变,从规模上实现了从0到150亿利润的转变,从行业上实现了从服务到引领的转变,未来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引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本文专门从公司层面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重要思考和启发。
一、蚂蚁金服集团概况
1、发展背景介绍
在2003年以前,以B2B业务为主的阿里巴巴因eBay进入中国,为了应对eBay竞争,于2003年5月成立C2C电商平台——淘宝网,与eBay开展直接竞争,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担保交易——在2004年建立支付宝。
2011年,为获得支付牌照及在利益分配需求下,马云在董事会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支付宝所有权转让给了浙江阿里。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称“小微金服”),小微金服(筹)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
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截至2016年4月28日,蚂蚁金服完成B轮融资,估值超600亿美元。战略投资方以“国”字头企业为主,实际控制人为马云及其阿里集团高管团队。蚂蚁金服与阿里集团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法人主体,二者并无股权关系。
2、蚂蚁金服集团发展历程
蚂蚁金服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向综合的互联网金融集团的转变。
蚂蚁金服集团发展历程分析图
3、蚂蚁金服集团组织架构
蚂蚁金服集团组织架构图
4、蚂蚁金服集团产品与牌照
目前蚂蚁金服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明星产品,已经成为一个横跨支付、理财、信贷(融资、消费金融等)、保险、征信等的互联网金融集团。具体如下表所示:
作为国内互联网金融巨头,蚂蚁金服目前拥有国内最全的金融牌照,除了传统行业的基金销售、民营银行、保险、证券,还具有传统金融机构没有的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以及以及在审批中的个人征信(因芝麻信用不达标,暂时未获得央行颁发的个人征信牌照)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5、蚂蚁金服集团税前利润分析
根据17年8月17日阿里巴巴公布的FY18Q1财报推算,蚂蚁金服的盈利能力远超市场预期。2017年第二季度蚂蚁实现税前利润约52.43 亿元,保守预计2018 财年税前利润有望达到150 亿元,同比增长约416%。
二、蚂蚁金服集团使命愿景分析
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最高层次的定位,蚂蚁金服有自己明确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公司发展战略的最核心内容,蚂蚁金服集团建立了以支付为中心、通过横/纵向延伸、布局四层架构、形成支付+理财+信贷+保险+信用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
横向延伸:完善金融产品,实现金融领域全牌照全业务局部;将蚂蚁金服的技术和模式输出国外,横向不断拓展国际化。
纵向延伸: 从场景、产品、支持系统、基础设施不断纵向延伸; 纵向从一线城市向农村下沉。
四层架构:第一层是以支付宝为核心的超级入口;第二层是包括理财、信贷、保险在内的产品平台;第三层是包括信用体系和风控体系在内的支持系统;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即云计算、大数据和AI。在四层系统之外,环绕着衣食住行的全生活场景。
发展模式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业务组合
科学的业务组合可以帮助一个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蚂蚁金服集团打造了完整的业务组合,完成金融领域全牌照全业务布局,通过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分层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理财需求。具体业务组合如下图所示:
五、发展步骤
发展步骤是战略目标实现的阶梯,蚂蚁金服根据战略目标,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步骤。具体如下图所示:
六、战略举措
1、将支付宝打造为“超级入口”:要锁定移动端最大入口之一的移动支付,大力发展支付业务,实现将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和金融场景中用户(流量)的拓展及锁定。
2、进行金融领域全牌照、全业务的布局:通过自主申请或通过收并购、入股等方式逐步获得金融领域的全牌照,为开展全面的金融服务、打造大金融生态圈提供基础。
3、自上而下打造大金融生态圈:从流量入口、产品、风控支持系统、基础设施等层面,自上而下进行每一层面核心能力的构建; 逐步实现对内部生态和外部客户的服务及产品输出,打造闭合的大金融生态圈。
4、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产品研发及创新:时刻以“客户思维”进行产品研发及创新。每一项产品均致力于解决用户需求痛点,实现用户包括小微企业的价值实现和体验提升; 从场景中开发需求。依托强大电商平台优势,进行数据积累及数据挖掘,找到其中的金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
5、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能力: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并覆盖到蚂蚁金服各业务领域,帮助金融显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以金融科技能力推动金融业务的发展,重构金融的触达方式,让金融更具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