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国,讲究做人之道。做人之道包含很多层次,从做人、处事、工作、生活中,都能透漏出不少学问。而要想把人做好,往往并不是看得见的聪明,而是真正的聪明。
而其中的替他人着想,便是太难能可贵。因为良好的关系,是建立自我的基础。
豁达胸襟,并且善于接受他人与自己。好比,他人犯错时,去把他人贬低的什么都不是,是大忌。反而应该先从自己下手,接受自己,才可以接受他人,这样的日子会更舒爽。
【1】为人处世,唯有“拙”字
此拙不是笨拙之意,而是不去自作聪明,按部就班,不走门道。在做学问的时候,用拙的方法会有更大的进步,在休养自身的时候,抱着朴实的态度才会有成就。
于是,拙字可以减少过错,拙字是我们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就这样,慢一点,避免后悔。人一生有很多后悔之事,自认为急功近利完成,嘲笑拙之人,却未料到,到头来才发现最后悔的就是自认为聪明之事。所以,为人处世,归于拙字。
【2】成功没有捷径,只凭笨办法
很多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忘记了,越是急的事越是不容易达成。好比读书,总以为一本书最短的时间读完就是读了,但却忘记,这样读完的书,基础不够深刻,随时随地会忘记。因为付出的努力和收获一定是持平的状态,于是乎,成功的路上,笨办法,让人走得更稳一些,少去了返工的麻烦。想要有收获,翻烂的书和走破的鞋,一定是最刻骨铭心的,也是让你收获最多的地方。所以成功,没有所谓的捷径,只有你看不到的努力。
【3】做人脚踏实地,要有朴拙的态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一生的路,需要一步一步的走,脚踏实地,显得尤为重要。因不论在什么时代,大道至简是核心。人生永无捷径好走,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才是真理。
曾国藩小时候比较笨,常常在家里背书背到深夜。有一次,有一个小偷躲在房顶,听着都背会了,而他却还是没有背会。所以为何最后成就了他自己,其实离不开的就是比别人的更努力。
曾国潘家书中有言: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这句话正是道出了他一生的信念。人生是公平的,所有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收获。而所有偷过的懒,也总有一天会补回来。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一起学习成长,有关于本文你的观点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