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个老实人如何学会圆滑世故的处世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牵涉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

首先,就什么是老实问题,东西方存在巨大差异。其实在西方社会,人们更多使用的是honest一词,意思是诚实,即内心与外在言行保持高度一致。但这在儒家社会,往往并不容易实现,人们的言行首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

就东亚社会而言,最典型的其实是我国原生的儒家文化,我们更多其实是在追求一种角色扮演,或者说按照自己的身份处理事情。儒家文化中,君子忠厚宽仁可能被人看作是一种老实。但更多的时候,所谓老实,往往变成无能者美化自己懦弱,胆小怕事的借口。这种人往往被人称为老实人,所以老实往往变成一种负面评价。

所以,当傻、呆和无能成为老实人的特征之后,让一个老实人学会圆滑处世,几乎是在教他用超越自己能力的行为方式去思考和生活。

接下来,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很多自以为老实的人,渴望变得圆滑世故。他们之所以想从老实的状态变成圆滑的行为模式,其实是对增强自身能力的渴望。

而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人,反而希望别人发现自己是个值得信赖的、真诚的人。

不信可以问问李嘉诚,他认为作为“狮子”不是成功的体验,作为一只“仁慈的狮子”才是成功应有的表现。所谓“仁慈的狮子”,其实就是很有实力,但态度比较谦恭温和的样子。

所以,其实我们最需要追求的,不是圆滑世故。而是能支持圆滑世故这个行为模式背后的反应能力和高智商等。

所以,我们要从所谓老实的状态,变成所谓圆滑世故的处世,其实并非要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而是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长期观察人情世故并时时总结,更重要的是,把所学到的东西勤加练习,成为自己这个“社会人”的潜意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保持本真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应付世事变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老实圆滑是相对的,也是辩证的,世上没有谁绝对的老实,也没有谁天生的就圆滑,只有刚出生的婴儿和得了痴呆症的老人不知道圆滑

在学校时老师都教导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以真诚的心去待人,用善良的行动去获取别人的信任。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是这样告诉我们,不要说谎,要不然会像童话里的匹诺曹一样,长个长鼻子。

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父母又担心我们在社会上吃亏,在外面被骗,又会告诉我们出门不要吃别人的东西,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要相信长相邪恶的坏人。到了单位,热心的朋友会告诉你,应该如何与人相处,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管的事不管。

但是因为我们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碰到皇帝都敢拉下马,等到我们不小心得罪了人,我们开始学会捂住自己的嘴巴。因为我们执着,遇见看不惯的事不吐不快,直到被事实证明,原来自己还是那么幼稚,于是开始学会了圆滑

所以圆滑老实的变异,老实圆滑的影像,我们撞了无数次南墙之后,终于知道老实无用,圆滑吃香,于是我们在人前掩盖自己的学识,收敛自己的言行,给自己穿上隐身衣,甚至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讲鬼话。为了获得本来是正当的权益,却不得不曲径通幽处。

其实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也会责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原来的老实人看不见了,人与人之间都蒙了一层雾霾,缺少了信任,缺少了关爱,眼睛更多地盯着利益和位置,原来说好的共同奋斗变成了过河拆桥,原来沉诺的痴心不改变成了热讽冷嘲,所以你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观,开始重新审视做人的原则,甚至调整自己的做人底线。

可怕啊,如果世人皆醉,又有谁来唤醒他们;如果你我皆浊,有谁可以独清。不要被污浊迷惑你的眼,不要用圆滑遮盖了你的心,老实诚然会暂时落败,但是最终胜利的绝不是圆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实人  老实人词条  世故  世故词条  圆滑  圆滑词条  处世  处世词条  学会  学会词条  
杂谈

 人生做好七件事

|人生做好七件事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的“充电”、“蓄电”、“放电”。培养“两种功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