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流离失所的孤寂

流离失所的孤寂  

  我不是个爱寂寞的人,但我是个寂寞的孩子

  我不是个擅长极端的人,但我是个极端的孩子

  我不是个特别叛逆的人,但我是个叛逆的孩子

就这样,我承认我是个任性的孩子,我也是个多重人格的孩子。这不是我的错,因为这就是我,少了一点就无法构成完整的我,一个拥有保护色的我,一个恐惧被别人看透的我。

我喜欢一个人呆着的感觉,一句话也不说,有种被世界隔离的细碎疼痛。我是个叛逆的孩子,越是自己害怕的,自己越是好奇,一旦玩瘾上来了,拦也拦不住。

K说过我是一个敏感,易受伤的孩子。我也真的很不明白,自己的身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所存在。我怕疼,却总喜欢看一些相对来说很阴暗不明的文字,或孤寂,或冷漠,或伤感,有时候自己会因为一句阴暗忧伤的话敏感的几夜难眠,泪湿棉枕。每每在心和神经那种抵制了强大压强的钝痛后,又必须忍受微小而敏感如碎玻璃扎身般的疼痛,这种近乎病态的自虐往往把自己折磨的体无完肤,伤痕累累。可我却也着实怕疼,敏感的疼痛总会带给我不经意的神经撕裂感,尤其是触碰到尖锐的东西。

我是一个具有心理阴影的人,这点不可否认,因为我有黑暗恐惧症。在黑暗之中会颤抖,会不言不语,会脑子处于缺氧状态,甚至会恐惧到不敢呼吸,因为担心自己一呼吸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那时感觉自己像空气一样,无色无形无味无感,又犹如一种有形而存在的孤寂,在黑暗之中迷茫着,迷茫着,找不到方向,颠沛着,流离失所。

我思索着,困扰着,在流离失所的孤寂中细细碎碎的打着敏感而阴暗的文字......

不快乐,是的,我不快乐,至少我不是真正的快乐。我在人前嘻嘻哈哈,他们说我永远是个阳光单纯的孩子。我很迷茫,也很内疚,因为我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坚强,但我不能让所有人知道,因为他们会嘘唏,感慨我曾经是个多么阳光单纯的孩子。我恐惧,恐惧那个“曾经”,它让我感到空虚,感到不完整,我会认为我以前的只是以前,现在没有了,就这样在长大中失去了。如果这样我宁愿自己就是一个孩子,可我做不到。

于是我告诉我自认为很了解我的一个朋友,告诉她,其实我并不快乐。

她笑着回道:“开玩笑吧,如果你不快乐,世界都悲伤了。别逗我了!”这句话至今未忘。

我哑然,原来这就是我自认为很了解我的朋友,我淡淡的说道:“是啊,我逗你的!”然后转身离开,丢下一脸迷茫的她,却清晰的听见她嘟囔:“莫名其妙!”

是的,莫名其妙,恩,就是这样。于是我不在和别人说,我不快乐。我只在和别人打闹时才说:“我好开心啊!”

那么,开心是我要的快乐吗?

直到某天夜里我在哭,C在QQ上找我。

他问:“在干嘛?这么晚还不睡?”

我淡淡的回了句:“嗯,马上就睡了。”

他那头寂静了一会,又问道:“你在哭!”没有疑问句,没有疑问词,甚至没有疑问符号,一切都是那么肯定。

我没有回答,沉默着......

他发来一句感慨:“唉!其实......”他沉寂了一会,缓缓发来一行字:“你不快乐!”

我没有问原因,没有否认,没有追问,原来的低声抽泣在一瞬间变成了放肆地哭号。

人是禁不起哄的动物,不论是男女老少,心里都长着一个孩子的心结。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轻轻摔了一跤,如果是在自己一个人呆在屋子里玩的情况下,他最多撇撇嘴,便会继续玩;但若旁边有家人,便会放肆大哭,让人以为他摔倒的疼痛就像没打麻药做手术的那种疼痛,然后把他搂在怀里,安慰着,哄着。

就这样,我像一头独自舔舐伤口的小兽突然被一个善良的人遇见。本只是早已习惯的伤痛,却在那个人的心疼中变得更加疼痛,长时间积蓄的委屈像涌动的洪水压垮了止水大坝,爆发蔓延的一发不可收拾。

也就是这样,我才明白,再华丽的伪装也挡不住事实。不快乐就是不快乐,但我拥有让我值得快乐的人和事物。

  我是个孤独的孩子,我终于承认了。

我的孤寂在颠沛之中流离失所,流浪着,若隐若现着,冷冷的就像一阵风,不知从何而来,也不会特意去理睬,就这样,淡淡的,淡淡的......

这样就好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流离失所的孤寂  流离失所  流离失所词条  孤寂  孤寂词条  流离失所的孤寂词条  
杂谈

 【原创】博鳌揽胜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玉带滩博 鳌 揽 胜蕙质兰心早就听说博鳌这个名字,在它以“亚洲论坛”冠名而蜚声的时候。今天我已到此,以旅游的机会。感到分外高兴,因为可以亲自感受...(展开)

杂谈

 重评袁世凯不可矫枉过正

关于袁世凯的评价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有“定论”。单从胡思敬的《大盗窃国记》、陈伯达的《窃国大盗袁世凯》等书名,就不难看出上述作者对袁世凯的总体评价。近几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