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具有四种特质,与常人...

拥有这四种特质,你距离成功就越来越近了

文/芨芨草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对每一个认识的人给予简单地评价:厉害或是平庸。

我们也常常在成功办完一件事后,会说:“这个人真厉害,三下五除二就把问题解决了。”或者说:“这人厉害,发言时滴水不漏,别人都插不上嘴。”

这样的厉害人,往往让人敬佩之余又感到可怕,与他一起共事就会想得多一点。比如,我这样的策划他会不会觉得幼稚?我这样做他会不会骂?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原因就是人家厉害,如果我们说错了做错了,就显得我们太没面子了。不管从哪个角度说,厉害的人总是让我们做事前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

有人总结了“厉害人”的四个特质,细想还真是八九不离十。 

一是工作上明知后生可畏,又会觉得他们: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年轻人的特点就是敢想敢干,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某些想法很是超前。而这些超前的想法是否能付诸实施,还要走着看。因为越是超前的思维,危险性也越大。

但是不是因为危险大就不做了?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如果你畏惧失败,而不去冒险,就可能失去原本属于你的机会。这样做下去,同行就会很轻松甩你三条街。因为你不敢去冒险做前无古人的事情。

那么,就让年轻人放手去做吗?回答依然是否定的。

虽然后生可畏,想出很多离奇的思路,但因为经验不足,又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多数会半途而废。因此,后生可畏是事实,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也是事实。

既然思路好,要放手去做,而又想避开“嘴上无毛”的明礁,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和年轻人一起去做。这样,一些年轻人认为突然出现的困难,可能在有经验的老人看来不值一提,能轻松绕过。如此,年轻人的无畏,加上有经验者的谨慎,一件超前思路的事情不管是否能做成,起码不会越陷越深,即使失败,也能及时止损。

二是交友时明知日久见人心,又会提醒自己:人心隔肚皮。

人的一生,除了事业和家庭,还有一件是绕不过去:交朋友

从一起长大的发小,到上学期间的同学,或者当兵时的战友、上班后的新老同事,很多人因为三观相同而成为朋友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成为朋友后,就永远是朋友。想想身边有些人,是不是因为利益就能出卖朋友?因此,能成为朋友不见得是好事,有些朋友关键时刻能害死你。这就是为什么要相信“日久见人心”,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人心隔肚皮”的原因。

两个人成为好朋友的时候,两杯酒碰在一起,发誓永远做好哥们。这时候,人们往往会说一句“日久见人心”。这时候,这句话多是褒义的,意思是我们看好这段友情,我永远是你的大哥,不信,咱走着瞧。但走着走着,却瞧出了端倪,因为不同的政见或利益,比亲兄弟还亲的两个人反目成仇,又因为彼此熟悉,所以才伤得更深,“日久见人心”也变成了“永世不翻身”。

有人说“伤害你最深的往往就是身边的人”,此话确实有道理。不管多好的朋友,都应该留一点秘密,毕竟“人心隔肚皮”,你最引以为傲的朋友,或许就是以后最大的敌人。这样的实例,古今中外太多了。 

三是决策时明知人多力量大,又老是想到:人多嘴杂。

“人多力量大”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们交朋友时首先想到的理由。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朋友三个帮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但是,有一些事却不是人越多越好。比如公司或家庭事务需要决策时。

人看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因此,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想法。这时候,人多已经不是显示出力量大了,而更多的是“人多嘴杂”。你说你的道理,我说我的想法;你想说服我,我想压倒你。如此吵下去,时间都要浪费在无谓的辩论上了。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早就有大致的方向和框架,这样,即使一千人参与讨论,也很快知道哪些人的意见不在选择之内;剩下的,再取长补短,正确的决策就能很快做出来。

四是事业上明知人往高处走,又不会忘记:爬得高,摔得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般的人生准则。谁都向往更好的生活,因此,“人往高处走”被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是,一个人只想着往高处走,却不想“爬得高,摔得重”,迟早会栽跟头。

因为有些人的“向上”不是靠正当的手段,而是走歪门邪道达到的。这样的高处除了不胜寒,就是摔得疼。

“人往高处走”永远不过时,“爬得高,摔得重”也是不用辩驳的道理。至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真正厉害的人才能参得透。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成为厉害的人、更厉害的人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如何走得快又走得稳,却是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但愿你的厉害是真得厉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常人  常人词条  特质  特质词条  厉害  厉害词条  往往  往往词条  具有  具有词条  
杂谈

 经典人生感悟:人生若茶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老僧释圆说:“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老僧释圆静静听这位年轻人的叹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