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班长开始在同学群里发通知拉人,老家的同学已经订好了酒店,男生在纠结要不要开车,女生们在琢磨要穿什么样的衣服。
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春节除了在家陪父母尽孝心,参加聚会是最重要的事情。
其中最典型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家互相攀比,同学聚会变成了一些人的吹牛和炫富会。
然后,有些人开始后悔,觉得自己不应该参加这样的聚会。
02
其实攀比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记得有一篇文章就介绍说,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忠告自己的学生:
如果几年之后你接到母校的邀请,要求你回校参加五年一次的同学聚会,那是件危险的事,你不要去。
因为聚会会逼着你回头审视你所取得的成就,而且是以你同学们的标准。在晚餐之前,开车驶进校园停车场,斜眼打量着周围汽车的品牌与款式,努力猜测着你的同学们毕业后混得如何,以及你与他们的差距。整个同学会将引发你关于职业成功与个人价值的巨大焦虑和徒然担忧。
……
按理说老外们的人生态度远比我们潇洒,但那位教授说的情况,不正是我们每次参加同学聚会时的真实写照么!
既无炫耀之心,又无攀比之心,很少有人会修炼到这样的境界。
03
他介绍,他们在北京的同学经常聚会,在聚会时有一个特点,不谈现在,要谈现在也是个人对生活的感悟。
不谈我的事业,不谈我的关系,只谈过去的事,谈在学校里的那些好玩儿的一些糗事。
老梁的解释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同学间不是没有攀比,而是在刻意回避攀比。
这当然是一个进步。
但同学们聚到一起,连现状都不谈,只回忆当年的事情,聚一次两次行,次次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乏味?
就算是说些人生的感悟,无非是老了,要注意身体了,挣得多不如活得久之类,天天念叨也没什么劲。
同学间如果在一起说话还小心翼翼,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异样。
04
我觉得,同学聚会之所以经常出现尴尬,是因为把不同轨道上的人硬拉到了一起。
这个社会是分层的,毕业后经过若干年的沉淀,同学们也渐渐分出了阶层,有的混得好些,有的混得差些,大家面临的事情,也不再像上学时只是上课、下课那么单纯。
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靠同学的纽带临时把大家凑到一起,各自的感受很可能也差异巨大。
如果里面再有几个社会性强一些的同学,聚会本身就带有一些个人的目的,心里在盘算一些自己的小九九,就容易让人产生反感。
这也是很多人参加完聚会后不想再参加的原因。
05
其实同学是这个社会为数不多的不用靠社会上那一套来维系感情的关系之一。
在当年纯真的青葱岁月能够遇见,一起度过几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是大家的缘分,是最天然、最牢固的纽带。
只要是同学关系,都永远是亲人般的感情,和聚会不聚会没有关系。
现在通讯方便,就算平时不怎么联系,有事时也很容易找到对方,谁家有点大事小情,如果需要同学们肯定都会帮忙。
前些日子有事找一位从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的同学,一个电话过去,详细情况从微信上聊了几句,事情就办完了。感觉不到身份和地位的压力,大家还是和以前一样。
我也不想因此就攒个局,非得当面感谢他一番。
大家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那样做对人家是一种打扰,也是把同学关系庸俗化了。
记得赵本山在一个小品里对打着聚会的幌子想拉赞助的范伟说:“同学之间,还用搞社会上那一套么!”
的确如此。那样想、那样做的人,实际上是把同学关系搞远了。
06
对于个人来讲,我更喜欢人数少一点的聚会。
三五个同学,找一间安静的包间,谈谈工作,谈谈生活,未尝不是人生的美事。
比拉上全班所有的人,去高档的饭店搞一场酒会,现场嘈杂得根本都听不清对方讲话要好得多。
反正朋友间都有交叉,小范围多聚聚,同学们的事情也能了解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