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凡是靠码字混饭吃的人,80%以上都绕不过同一个问题:你对咪蒙怎么看?
没办法,毕竟她虽然不是中国最大的自媒体,但一定是中国最有争议的自媒体人物。
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符号,咪蒙的存在和走红就好像当年的郭敬明一样,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个时代做了注笔。
但最近咪蒙阿姨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忽悠自己那几百万小白领女性粉丝,开始公然宣扬大学无用论,鼓吹让大学生“为了学习,你休学吧”。
如果我大一看到咪蒙的
这篇文章,说不定就真的信了
这篇题为《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的推文,大意就是她们公司的一个大二实习生,觉得自己学不喜欢的专业实在是太无聊太痛苦太没意思了。
她看到了咪蒙阿姨公众号上的文章,觉得好像黑暗中看到了一道光,找到了人生的导师和方向。
咪蒙:好啊好啊,你休学吧我支持你,现在的大学本来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嘛.....
于是另外一个大四的实习生也受了鼓舞:“老板我也想休学,我连文凭都不要啦”
咪蒙:“好啊好啊,我真的好羡慕你们啊,就是野生的人才才牛逼啊.....”
咪蒙
说句实话,要是大一时的陈大夫看了这篇文章,说不定我还真的就信了。
咪蒙说:“每个被专业调剂的学生都明白,学不喜欢的专业有多痛苦。”,但我知道,比学校随机调剂专业更痛苦的,是你妈给你选了个你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你明明知道被坑了,还没法跟她发脾气,因为在她眼里“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都是捣鼓电脑电器,属于差不多的玩意。
你还别笑,我当时高考志愿上就填的这四个专业,最终录取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至于为什么我的志愿会是我妈填,这就是另外一个更加悲伤的复杂故事了)
家长在中国学生的高考志愿选择中仍占有相当的话语权
而且中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的教学质量也确实差到令人发指的水平,我就是中国式失败高等教育的亲身经历者。
如果说她的那俩实习生的遭遇就算是被大学上了的话,那我的经历应该能和被调教解锁72种不同体位的日本爱情动作片当红明星相提并论了。
咪蒙文章里所说的那些中国大学教育的弊端:课程内容没营养浪费生命,老师上课态度如同梦游不走心,学生每天30多天不想去上课,统统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实,而且实际的情况比她说的还要过分多了。
相当一部分国内二本三本高校学生所经历的迷茫和痛苦,有些一流优质大学同学可能难以理解,就好像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却很难理解非洲人民遭遇的苦难一样。
而这些学生的声音很难被那些在教育圈里真正有话语权的人听到,因为愿意为他们发声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
所以直到现在,在部分关于帮大学生维权的文章中,有时还是会流露出些许的愤怒。因为我在那些求告无门只能找到我们求助的学生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我最迷茫的时候是大一的下学期和大二的上学期,开始上C语言,数据结构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的时候,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对这种机器的语言一窍不通,大脑回路就没法以这种方式思考。
那时候的陈大夫真的对于学习的兴趣降到了负数,真的感到大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拖累和束缚,考虑过无数次是不是要休学或退学。
假如那时有微信,而我看到朋友圈里刷屏的《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说不定就真的按咪蒙老师的劝告,“为了学习而休学”了。
而我在这时无意中在齐鲁晚报上看到了一条豆腐块消息:山大开始放开多所外校学生报名山大的双学位课程,合格还能拿到山大的相应专业学位。
这条豆腐块新闻打开了我大学后面三年求知的大门,从山大学到的知识,以及给我之后人生的裨益,比之我的本专业多十倍不止。
我曾经亲身经历过,迷茫中的年轻人为了求生,往往会抓到一点虚幻的希望就会不放手。
我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最庆幸的一点就是:当时遇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学业机会,而不是咪蒙这样的毒鸡汤。
对于山东大学的包容,我一向存有几分感恩之心
休学去实习真的是解决中国
大学生迷茫症的药方吗?
如果你问我,我对咪蒙如何评价,以前我会回答:“我基本不看她的东西。”
虽然我一直都不认同她文章里宣扬的三观,但毕竟大家写东西的路数,面对的受众群体,以甚至做事的目的都不一样。
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奇葩太多,如果你看哪个都不顺眼挨个挑刺正面怼,恐怕也就没精力去干什么其他的事情了。
但你要清楚,咪蒙本人的学历是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高材生,和我还算是半个校友。
她毕业以后去了南方系,并在那里工作了十二年,出任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首席编辑。这份履历,完全是一套高学历高经历顶级平台,中规中矩的精英成长之路。
曾经的南方系是媒体类人才最好的成长平台
如果你说她不知道一纸文凭,就算是在最坏情况下,混四年混出来的一纸二本文凭对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多重要,我打死都不信。
我在刚毕业进入社会时,在好几家公司做过实习生,这些年在工作中也带过不止一个实习生。
所以如果你说,大学生为了一份实习工作而长期休学,反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很明白你是在睁着眼说瞎话。
咪蒙的文章虽然很鸡贼地没点出“退学”二字,但她鼓励她手下那位大四的实习生放弃即将到手的文凭,以及文章中那些看似很燃的人生鸡汤,分明就是在劝同学们直接放弃学业啊。
除非你运气爆表,休学后跟随的老板叫马克.扎克伯格或者谢尔盖.布林,而且你真的具备远超同龄人的学习能力与精力,能够跟着公司一起成长不被半路抛弃,否则大学生休学就是个火坑,如果你没信心自己就是孙悟空,就不要往里面跳。
而符合我刚才所说的标准的人,在大学里也大都属于学霸精英,他们休学是因为明确地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及大学给不了的稍纵即逝的机会。
而那些因为迷茫而决定休学的大学生,最终能够不后悔当初决定的几率能有多少?这一点咪蒙心里应该有数。
你不清楚这个社会
对年轻人的恶意有多深
作为一个刚毕业或者还没毕业,正在尝试适应这个社会,找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的年轻人,你会遇到的所谓“前辈”“老师”分为三类:
数量最多的一类就是纯路人,除了工作中用到你时,其他时候甚至会无视你的存在,有时甚至让你感到很冷漠。
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一马归一马,我没受你的恩也就不亏欠你什么,大家保持友好合作就行。
而也有一部分学界的长者或者师兄师姐/工作中的领导和同事,愿意无私地帮助你成长,把自己多年的经验跟你倾囊相授。
这样的人,如果你能够遇见的话是你的福分,你要记住这份善意,当你有机会的时候再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而有很大的几率,你也会遇到一些对你抱有恶意的坏人。
他们中,有的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作恶(比如那些传销团伙/电话诈骗团伙成员);
有的是被长期所处的环境扭曲了三观(比如你在学校里或者政府机关办事时,经常会遇到的那些故意刁难人的行政人员);
在社会里,真正愿意无私帮你的人你一定要感恩
然而层次最高,也是最可恨的一类恶,就是那些并非为生活所迫,揣着明白装糊涂,假装成“知心姐姐”“人生导师”,赢得你的信任以后明知是坑还鼓励你往下跳的人。
更可怕的是,这种人作恶有时并不需要理由的,有时就是看你不顺眼想坑你,有时甚至就是觉得好玩:“985大学出来的,被我稍一忽悠就点划的团团转,多有意思啊!”
只有当你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尝遍了酸甜苦辣见遍了各种好人坏人,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之后,才能感受和理解咪蒙的恶意。
前段时间我曾经听人讲到一个观点,让我感到非常的认同:中国现在相当一部分的成功者,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年轻人时的艰难,而变成了自己曾经痛恨的样子。
而就是这种现象让这个社会对于年轻人的险恶,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南方报业工作时的咪蒙
在咪蒙当年在山大求学时,以及她刚毕业在南方系工作的那些年,一定也有不少师长前辈曾经传授提携过她,否则她也不可能有这么快的职业成长。
就在不远的几年前,在咪蒙还没成为今天的毒鸡汤女皇咪蒙时,她在文章中谈论的是金圣叹和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理想。
那时她最推崇的国内文化人是刘瑜,她曾经是韩寒《独唱团》第一期(也是唯一的一期)稿件的作者。
《独唱团》第一期文章的作者们
第二行最右者为咪蒙
95后的大学生可能不清楚,当年的南方系媒体和韩寒在人们心中曾经是什么样的地位。
但在陈大夫这样的85后老炮的记忆里,他们曾经代表着一些理想主义的价值,一种能令我们热泪盈眶的力量。
而作为这种事业曾经的深度参与者,如果你说咪蒙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些真挚的理想,我是不信的。
但她在后面的人生中,亲眼见识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在整个社会全面的溃败和幻灭。
今天的南方系已经默默无闻,韩寒变成了现在的国民岳父二流电影导演,而她选择在某一个时刻杀死了曾经天真的自己,主动拥抱了这个功利的世界。
这两句口号,曾影响了一代大学生
在我已经走入这个社会十年以后,虽然自认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也早已学会了在该闭嘴的时候闭嘴,在该附和的时候附和,在该呵呵的时候呵呵;
我可以和只为利益赤裸裸谈钱的功利主义者愉快地共事,可以和依然热血不计名利只为梦打拼的理想主义者顺利地合作,甚至可以和那些连自己活着是为什么都不清楚的虚无主义者聊人生;
但我敬而远之的唯一一类人,就是像咪蒙这样,选择了主动叛变的前理想主义者。
如果他们是我的同事,我会在他们在场时谨言慎行不被抓住把柄;
如果他们是我的合作伙伴,我会始终留三分神提防;
如果他们是我的上司领导,我会选择转组调岗或者干脆跳槽。
《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因为你跟这样的人打过一次交道就会明白,他们是没有底线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恶意超出了你最坏的想象。
而他们最痛恨的,则是那些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大学生,因为从你们身上,她们能看到曾经的自己,那个还怀着一腔热血的傻傻的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早就在某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被他们自己亲手扼杀了。
希望同学们永远不要低估这个社会对年轻人的恶意,远离咪蒙这样的毒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