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校园贷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为什么网络贷款那么青睐在校的大学生呢?到底是网络贷款在坑大学生还是大学生在坑网编贷款平台?到底是谁给谁挖的坑?到底又是谁在坑谁呢?
第一个共识应该是:大学生旺盛的借贷需求是现实中给大学生和网络借贷平台挖的共同的坑,过旺的借贷虚火催生了借贷行为的深坑
经常在各种网络上有一些大学生朋友咨询是否可以贷款,有的咨询自己急需5000元,什么条件都可以?有的咨询哪里可借到不要利息的借贷3000元,一个月以后偿还?有的问哪里可以借贷50000元进行创业?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说明什么?说明大学生的借贷需求过于旺盛,而这种旺盛的需求才是一切网络贷款的根本原因。
既然大学生有贷款需求,也就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网络贷款平台的所谓校园贷、白条贷甚至裸条贷如此的活跃而且屡禁不止?
有统计显示,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到2016年规模已突破800亿元。还有人预计目前的网络大学生贷款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当我们还在讨论是先有供给还是先有需求的经济学问题时,大学生的旺盛需求已经成为一些觊觎者的餐中猎物。
第二个结论应该是,正规的贷款机构根本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借贷需求,大学生本来不应该有的借贷需求却仍然旺盛的坑难以坑到正规的贷款机构
曾经火爆一时的校园贷成为各银行的梦魇和滑铁卢,原因是本应该恪守信用的大学生却成为失信的群体,当然客观上他们难以有收入的能力支撑借贷的还款。
正规的贷款机构特别是银行对大学生贷款主要以助学贷款为主,一般是以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为目标,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办理,也有一些生源地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办理,个别地区也有农村信用社可以申请。
因此,无论是从大学生贷款的银行不具有广泛性上讲,还是从贷款的金额和用途上都有严格的限定,所以从本质上正规银行难以满足大学生贷款的多样化需求。
为什么银行对大学生消费贷款难以提供甚至办理并不热心呢?
当然是因为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收入来源基本上是靠家里支持,所以本质上不具有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的条件。
大学生贷款具有冲动性和超前性,难以形成有效的还款保证。
大学生贷款缺乏理性,甚至缺乏基本的还款意识,这也是贷款机构不愿意过多涉入大学生商业贷款的原因。
曾经很多银行在大学向大学生发放大量的信用卡,最后由于大学生信用卡逾期多、欠款高,最后导致各银行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从严,而且提高了门槛。
从根本上来讲,大学生在经济属性上并不成熟,因此缺乏贷款能力,在正规的银行机构难以满足贷款的需求。这是网络贷款受大学生青睐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结论是,虽然大学生贷款是饮鸩止渴,但各种网络贷款平台给大学生贷款暂时满足畸形消费的需求,明明知道这种贷款都是害人的坑仍然奋不顾身跳下去
大学生虽然不是一个成熟的借贷者,却是一个积极的借贷者,这就是大学生借贷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所在。
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观念导致越来越旺盛的借贷需求,甚至已经成为超前消费的主力,在银行难以得到借贷以后,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小贷公司等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而大学生之所以青睐网络借贷平台则是因为以下原因:
一是网络借贷平台贷款手续简便、流程简单、不需要抵押和担保是大学生青睐的重要原因。
大家者知道贷款要进行风险评估、抵押、担保,手续繁杂、流程较多,而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贷款则没有那么多的资产要求、没有抵押和担保要求,最简单的就凭借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以办理贷款。
二是对一些大学生来说,只要能贷款到手就是王道,完全不计后果
一些大学生特别享受借钱到手以后花费的快感,而对借贷的风险没有任何意识,只要能够借钱到手,什么条件都敢答应,什么协议都敢签字,多高的利率都愿意承担,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学生校园贷利率高达1000%也愿意贷款的原因。而只有网络平台愿意对大学生的这种贷款需求能够满足,所以受大学生的欢迎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是大学生完全没有信用意识和借贷风险意识,导致借贷风险累积,只管借不管还款
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是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信用意识和借贷风险意识,一些大学生陷入“裸条贷”的陷阱不能不说与大学生自己的意识欠缺有关;有的大学生本来贷款几千元,但是由于时间短、利率高,通过各种贷款的腾挪几年以后就达到了几十万元,有的甚至家破人亡;有的大学生贷款利率1000%。
因此,作为大学生群体与其说是青睐网络借贷平台不如说是受网络贷款平台的喜欢,而一旦出现借贷风险以后,大学生又没有处理能力,最后导致风险的累积,甚至有的大学生学业都难以完成。
最后结论,大学生借贷的坑虽然值得同情但也是自作孽,而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为则应该是从法律和道德上严惩并管理的社会问题
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减少借贷需求,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成熟与否的标志,这一点需要大学生个人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本来就是一个并不成熟的借贷群体,但是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充分利用了大学生群体的这种消费冲动、理性欠缺、信贷知识缺乏、没有社会经验等,对大学生进行各种诱导性推广、引导性销售、误导性借贷,在借贷过程中设置过低的门槛、给予过高的借贷额度、设置和收取过高的息费、甚至出现大量的重复授信、转移性授信和欺骗性授信,当出现逾期以后又进行野蛮催收、恶意催收和各种威逼利诱,从而对大学生群体造成了极坏的恶劣影响,不仅仅破坏了校园的风气、助长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攀比行为,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裸条贷”等事件就给大学生群体造成极恶劣影响。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各地都加强了对于校园贷的排查和监管。不少网贷平台退出了校园贷市场,但是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仍然以各种“马甲”从事大学生借贷业务,而一些大学生仍然热衷于向网络借贷平台借贷。
因此,要解决大学生网络借贷平台借贷的行为,除了培育大学生的财商素养和守信意识,更重要的还是要求现在的大学生有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轻易借贷,远离网络借贷和金融诈骗陷阱。要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他们的信用状况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以后毕业、就业、创业、出国深造、贷款等重大事项。
大学生借贷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同时网络借贷平台只不过是将大学生推入了一个深渊。让大学生回归消费理性和借贷理性,是避免大学生盲目借贷、在网络平台大量借贷以及社会非法借贷陷阱的重要根源。(作者:麒鉴,资深银行人士)
本文作者原创,专注于财经金融热点分析评论,欢迎关注留言讨论,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