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别被碎片和细分的陷阱,割裂了你的成长

本文共有 3972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前两天,在训练营里,有同学问了个问题

L先生,为什么你知道这么多工具,而我一个都不知道?

这个问题挺有趣的。它让我想起:之前五期训练营里,讲课的时候,偶尔会看到有同学说:

对对,我是做科研的,这个方法在科研上非常有用;

L先生是做产品经理的吗?很多思维用在产品上非常合适;

我把课程内容介绍给了朋友,她是咨询顾问,觉得非常有共鸣,说L先生一定当过顾问;

先生是不是当过心理咨询师呀?这节课的内容,很多在咨询上都能用到;

……

其实,我既不做科研,也没当过产品经理,顾问倒是做过一小段时间,咨询师没考过证、也从来不敢这样标榜……

但有意思的是,接触了这些领域之后,我发现:许多方法、工具和思维,其实是共通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咨询师和顾问,本质是什么?都是帮客户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要靠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旁人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帮助对方,审问自己的内心,找到被自己忽略的症结所在。

所以,无论咨询师还是顾问,都非常看重「提问的技术」。通过提问,挖掘出藏在深层次的根源和症结 —— 无论是对于一个个体,还是对一个系统。

同样,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设计师的职能是什么?是通过设计,来实现功能、体验、信息的表达。而表达的主体和接受方是谁呢?是设计作品的受众。

这和产品经理十分相似:产品经理的职责,是协调资源、管控项目,把一个产品做出来。而产品最终是由谁来买单的?产品的用户。产品做得好不好,如何改进,本质上,是由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决定的。

这里就存在一个对应关系:无论设计师还是产品经理,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两种需求:功能需求,以及体验需求。

所以,如果你接触 Design thinking,你会发现,它有非常多的思维和工具,跟产品的开发是相当一致的 —— 两者本来就是同一类东西。

诸如此类。

当你对这些领域接触得越多,你就越容易发现:这个世界,在某个更宏观、更底层的层面上,其实是一个整体。

只不过很多东西,被我们人为地「分割」了开来,贴上了标签而已。

这其实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知识的栅栏模型」。

可能有读者不太理解,我用自己的「认知三层次模型」来解释一下:

从下到上,分别是原理层、认知层和应用层。

这其中,认知层是核心,它解决的是「What」的问题:我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我们对世界采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原理层,解决的是「Why」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认知世界?背后的原理和基础是什么?

应用层,解决的则是「How」的问题:在这样的认知之下,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可以如何去解决问题

我们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工具和方法,其实都属于「应用层」。

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 但是,如果你的思维停留在「应用层」的话,你就很容易落入「唯工具论」的误区。

你会去考虑「我该用什么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面对这个场景,我该用什么工具来思考?」,等等。把「收集和使用工具」当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

甚至,你会容易落入工具的窠臼,思维被局限在工具里面。

像我讲训练营第一课的时候,就发现,不少同学存在这个问题 —— 涉及到阅读、信息提炼,他们下意识地,就会联想到「思维导图」。

乃至于一直在纠结「这个东西跟思维导图有什么区别?」「这部分内容是不是就是思维导图?」「这个如何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呢?」

包括有朋友也会问我:你阅读、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会画思维导图?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图?

其实,当你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应该思考:自己是不是过度依赖某种工具本身,已经走不出来了?

工具永远不是重点,隐含在工具背后的认知和思维才是。

所以,我不太喜欢那种教你一大堆工具的教程 —— 它很取巧,很讨用户欢心,看起来也很有用,但真的有效吗?

大多数时候,它只是给你一种「我会了这么多东西」的幻觉。但你并没有真的理解它们。

很多时候,你只是知道了「当我面对一个钉子时,我需要锤子」,但你也许并没有理解:我之所以需要锤子,是因为我要把钉子钉进去;只要能够钉进去,我用不用锤子都无所谓。

这跟「栅栏模型」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你会发现,从「应用层」到「认知层」反推,它往往是收敛的,呈现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

什么意思呢?大多数工具和方法,本质上是极其相似的,使用的也是同样的思维模式,只不过面对不同的场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它会有不同的名字和样貌。

所以,我一直跟大家强调:要有反思和复盘的意识 —— 我使用了什么方法?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为什么会奏效?如果修改一下,会怎么样?—— 诸如此类。

这其实就是一种「反推」:通过应用层,回溯到它的「认知层」和「原理层」。

然后,当你掌握了「认知层」,你就可以进一步,去延伸到新的、不同的场景,对方法进行修改和适配,来应对新的问题

这就是所说的「迁移」,也是学习最本质、最显著的效果。

那么,如何对工具和方法,进行「反推」呢?

我一般使用某个工具或方法时,不会单纯停留在「操作」本身,而是会去这样思考:

1)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它跟同类的哪些东西有共通之处?差异点又是什么?是什么特征,使得它跟同类项「不是一个东西」?

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它的「本质」,也就是使它成立的那些最重要、最关键的元素。

2)它的源头是什么?最开始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它成为现在这样,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和考虑?

这个问题,回答的是「源流」。亦即,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存在,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是什么。

3)它的结果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景?不适用于什么场景?可以如何修改和优化?

这个问题,回答的是「结果」。亦即,使用这个方法,我可能得到什么,它存在哪些可能性,可能会导向哪里。

这个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 —— 你必须反复地去思考、剖析,融合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你本身使用这个工具的过程,也就是不断逼近它「本质」的过程。

这就是一种从立体的角度,去思考和剖析「工具」「方法」的方式。

通过这个方式,你就能多角度地逼近它的核心,把握住它背后的「认知」。

所以,你会发现,我在很多文章里面,强调的都是什么呢?

把被人为拆散的「碎片」,重新发现、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再度整合成一张网络。

大多数碎片,都是出于降低认知成本、提高分工效率的目的,被人为拆开并贴上标签的。就如同前文讲过的各种职业。

但它们之间真的有本质的「界限」吗?其实很多都没有。

如果你被这种「界限」所束缚,停留在你的职业、领域、行业里面,你的思维就很容易不断僵化。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创业,招人时,都会倾向于年轻而有潜力的 —— 并不是因为便宜,而是许多有经验的人,容易被自己的经验所限制,自己给自己设限。相对来说,年轻人的束缚要小得多。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验的不可替代性已经大大降低。这种能够不断发现联系,跨行业、跨专业,不断进行整合和提炼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有朋友开门店,请了位设计师做装修,没有选大公司、资深设计师,而是选了一位年轻的独立设计师。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懂「品牌」,能够站在品牌的角度去思考,懂得让风格来服务品牌。而不是像一些商业设计师一样,用元素和风格去堆砌出效果。

同样,有不少做HR、财务的读者,问我:该如何加强自己?我都会跟他们说:一定要去了解公司的业务,把自己的职能向业务延伸。这样,你才会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结合行政、业务的基础,真正站在更高层次去理解和看待问题

其实,在大多数公司里面,如果每个人,除了自己的本职之外,能够省出一点时间,去理解别人在做什么,理解别人的工作、思维,绝大多数的协作问题都不会存在。

所以,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也反复强调:未来的时代,每个人一定要成为「多面手」,像一支团队一样工作。

这不是说你要放弃本职。现实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只会越来越细分,被切得更细。如果你不去寻求「整合」和「建构」的话,你很可能就会沦为单纯的劳动力。

最后,再分享几点我自己的感受:

1)增加多领域的「触角」,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指数运算。

每接触一个新领域,你都会发现原本所未曾知晓的大量「触点」,这些触点,都可以跟你原本的能力和知识图谱建立联系。这里面的可能性,不是线性递增,而是呈指数级增长。

2)从一条线去扩充知识,不如把知识变成一个面。

在这种情况下,你接触的面越广,思考和整合得越多,相当于你进行拓展的基数(基础触点)就越大。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你涉猎的范围越广,理解新知识的能力也会越强。

3)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这种横向拓展,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倒金字塔状的。

我们一般是从「应用层」去反推,回溯到「认知层」,再从认知层迁移到新领域的应用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稳定、更牢靠的网状结构。

4)认知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工具、方法和模型。

很简单,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方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 你会倾向于如何解决问题,你的习惯和喜好,你的思维框架和盲区,等等。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懂得反思和审问是相当重要的,这是我们逼近内心认知的重要方式。

5)永远不要孤立地去看待事物,要用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样,你对事物的理解和思维,才可能是稳定、全面的。

和大家共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割裂  割裂词条  细分  细分词条  碎片  碎片词条  陷阱  陷阱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综合

 特稿 || 面对疫情,辅导员开展...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打赢新冠肺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