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 读
新启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期待您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共同交流。欢迎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2020福建线上质检
莫高窟地区盛行偏东风和偏西风,其西侧鸣沙山的风沙流一直是莫高窟的最大威胁。莫高窟山崖顶部是一片平坦的荒漠,自东向西为砾质戈壁带、沙地带。在沙地铺设砾石而成的人工戈壁,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堆积。图3示意相同风力条件下,沙漠和戈壁风沙流输沙率垂直结构特点。据此完成6-8题。
A.磨蚀崖壁壁画 B.降低窟内能见度
C.降低窟内湿度 D.掩埋和堵塞洞口
A.输沙量更大 B.输沙率更小
C.2-4cm高度输沙量更大
D.4-6cm高度输沙率更大
8.人工戈壁措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山崖顶部的堆积,主要的原因是人工戈壁
A.阻碍风沙流高层沙尘运动
B.降低风沙流搬运沙尘能力
C.提高防沙工程的输导作用
D.促进沙地固沙植物的生长
解题思路
本题组以莫高窟地区相同风力条件下沙漠和戈壁风沙流输沙率垂直结构特点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以风沙流对莫高窟威害最大的是什么、与沙漠风沙流相比相同风力条件下的戈壁风沙流的状态、人工戈壁措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山崖顶部的堆积为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垫面对风沙的影响风沙的危害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组难度中等,特别是最后一小题对解题者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题组中人地和谐观在此有所体现。解题者在解题时要理解砾石戈壁对风沙的影响,风沙需要风的搬运,而在沙地中的铺设的砾石,一可以压住沙粒减少就地起沙,二因为有空隙,可以存放沉积的沙粒,三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弱地面风力,从而减少风沙搬运,这样理解后解题就容易多了。对于本组题小蹊认为还可以再改进,便于解题者思维的理石嘴山,比如小蹊个人认为如果本题在设计时给出莫高窟在鸣沙山东侧的山崖上,而不是仅仅给出鸣沙山位于莫高窟的西侧,不利于解题者搞清楚莫高窟的朝向及与鸣沙山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这样会不会更有利于解题呢?
ADC 6、准确的解决本题之前其实应该先了莫高窟周边的大致情况,莫高窟地处我国西北甘肃敦煌,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莫高窟崖壁壁画中的各种人像及附着的色彩应该在干燥环境下保存,大气中不能湿度过大,这种带着沙粒的风会可以进一步使空气干燥,而降低湿度有利于壁画保存,因此C不对;选项中的其它三项都会对窟造成影响,但莫高窟以壁画为主,风沙流带着沙粒有时候出现打旋的状态,运动的砂粒会对崖壁侵蚀,进而影响壁画,因此最大的危害应是磨蚀壁画,A正确;风沙漫天时会降低能见度,可是这种危害相对于A选项来说并不大,只是不利于游人参观,B不符;由于窟开在崖壁上,有一定的相对高度,所以一次风沙流掩埋与堵塞洞口的危害不大,且既使有沉积也可以清除,因此危害不大,D不符。
7、本题是纯粹信息的获取,从图中可以看到大约在距离地面4-6cm处,戈壁风沙流的输沙率大于沙漠输沙率,戈壁输沙率其最大值接近于100,D对;材料中给出的是输沙率,并非输沙量(因为输送的时间不确定,材料中只是说风力相同,并没有说风沙流影响时间是否相同,所以量不能体现),ABC错误。
8、从材料中可知莫高窟崖顶自东向西为砾质戈壁带、沙地带,进而可推测接近鸣沙山的应为沙地带。沙地铺设人工戈壁既可以加大地面覆盖,也增加了地面粗糙度,另外砾石间有一定的空隙,有利于加速沙粒在此处堆积并填充在砾石空隙处。由于砾石的地表因为其高低不平,有利于增加沙粒的跃移反弹跳作用(简单的理解就是砾石加大了反作用力),这样相当于沙粒的一个助高作用,所以有利于增加风沙流高层沙尘运动,A不对;风沙流搬运沙尘的能力受风的大小影响,与地面铺设人工砾石戈壁没有关联,当然砾石可以减弱就地起沙,但这与搬运能力无关,B不对;铺设的砾石有利于减弱土层中水分的蒸发流失,但生长的植物有利于固沙,反而会增加沙尘在此堆积,因此人工戈壁主要并不是促进沙地固沙植物生长,D不对;根据材料可知风沙流主要是在莫高窟西侧的鸣沙山上形成,而当地又盛行偏东风和偏西风,可推测出偏东风带来沙量少,所以推测出偏东风可将沙向西搬运,也就是在对于堆积在崖顶和崖面的积沙,具有一定的反搬运能力,这样可以减少积沙对莫高窟的影响,结合前面的推测可以知道,自鸣沙山吹向崖顶的偏西风,携带就地起沙的沙粒,向东运行时受地面砾石造成的下垫面粗糙摩擦力加大的影响,此时受到砾石的阻截作用影响,沙粒开始堆积,再受到偏东风的影响可将这些堆积在戈壁的沙物质搬运至鸣沙山的山前边缘的沙丘地带,可以抑制西侧的沙堆东移,因此人工戈壁可以提高防沙工程的输导作用,C正确。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