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吸取书中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欣赏书中精彩的片断,从而达到开阔我们的视野、开发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的目的。读书只有本着这样的目的,“开卷”才能做到“有益”!
如何去读,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上述的读书目的,从而提高读书的效益呢?这里,笔者结合古今中外名家的读书经验,介绍十种高效益的读书法,希望能助力于正在读书的你。这七种读书法是:兴趣法、跳读法、浏览法、倒嚼甘蔗法、辅助读书法、圈点批画读书法、按图索骥法、笔记法、抄读法、背读法。
下边一一解说之。
1. 兴趣法。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并阅读读物。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现实的阅读情况而言,除非你为着某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或不得不达成的目的去强迫自己读一些书外,绝大部分的读书应该遵循自己的兴趣,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并沿着这个路子一直读下去,相信有朝一日,你定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2. 跳读法。拿到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当你发现书中的某些章节冗长艰涩,难以卒读,这个时候,你不要强迫自己硬读;硬读可能会对书获得一个完整的影响,但硬读的效率最低,而且还很有可能败坏自己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跳过这些让你头痛的章节,去读其他的章节。当你把其他章节读完后,再回过头来读那些让你头痛的章节时,你会发现,它们变得明朗得多了。
3. 浏览法。拿到一本书,先不要急着去读。先浏览一下书籍的序言、目录、后记等介绍书籍的内容及成书熟过程的有关文字,当你把这些文字读完后,实际上你对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已经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了。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决定是否把这本书读完,或如何来读。这样做,对避免阅读过程中无意义的重复、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益作用极大。
4. 倒嚼甘蔗法。即阅读一本比较艰深的理论著作时,为了避免阅读过程的艰涩,我们完全可以先从该书结尾介绍自己的研究结论的章节入手来读。通过读结论,先把书本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把握住,然后沿着这个结论再读作者得出结论所运用的论证结构、论证材料和实验数据。这样一来,你会轻轻松松地把握住一本艰深著作的要义和价值。
5. 辅助阅读法。即在阅读某一经典著作或某一比较艰深的著作的时候,为了达到对书籍的透彻理解,你可以把这本书的作者的传记找来读一读,你可以把评论这本书的著作找来读一读,你可以和这本书探讨的问题的相似的著作找来读一读,等等。笔者相信,只要你把这些找到,并读懂了,你正在读的这本名著或比较高深的著作就会迎刃而解。
6. 圈点批画读书法。即阅读过程中,对书中的重要的句子、关键的句子、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写得精彩的句子或段落一一圈点勾画出来;同时,读到某个地方,如果有感想、有心得,就将其批注在旁边。这样做,日后当你用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他,书的精华尽收你的眼底。
7. 按图索骥法。即你心中对某个问题,或某方面的问题很感兴趣,或很感疑惑,这时候,你就可以按照你心中所想,列出一个提纲,然后按照这个提纲寻找相关书籍,找到后,认真研读。此法的好处是,阅读的目的十分明确,所以,阅读过程积极主动,阅读效益增长明显。
8. 笔记法。即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但笔者比较推崇的一种写法是: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写自己的读书心得,一句话,写自己的东西。笔者的经验是,只有写自己的东西,你才会最大限度地从书中获益。在这个方面,笔者不太赞同那些抄录原文片段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网络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自有它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完全没有必要。
9. 抄读法。这是一种苦方法,也是一种在现在许多人看来很笨的读书法。虽然如此,我还是要提倡它。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笨方法对提高阅读效益来讲,作用很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道理上讲,某些看似很笨的方法,实际上是捷径;某些看似很轻巧的方法,实际上毫无用处。从实际的阅读情况来看,某些传承很久的经典书籍,你只有通过抄写,才会领略它遣词造句的佳妙之处,才会领略它深邃的精神内涵,才会对它影响深刻、记得牢。据说,苏轼为了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班固的《汉书》,曾经就抄写过它。试想,以苏轼之才,何书不能理解?何书不能读懂?苏轼尚且抄书,我等平庸之人,难道还不能做吗?而且事实上,只要你做了,它的好处你自会享受到。
10. 背读法。同前述的抄读法一样,这也是一种比较苦的读书法,也是一种不大受现代人欢迎的读书法。但是,苦归苦,不受欢迎归不受欢迎,作为读书人,我要说的是,你一旦做到了,它们给我们的带来的效益将是一辈子的。在我们一生的读书经历中,不论你最终读了多少本书,实际上,对我们的思想、行为影响最大的只有那么几本书!像这样的“几本书”就是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无论如何要背下来的书。只有背下它们,我们思想才有生长的根基,我们的能力才有发展的后劲,我们的大厦才有坚固的地基!
我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读书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此,关于读书的论述,也可谓是汗牛充栋。所以,笔者以上所谈,仅是沧海一粟,但无论如何,只要能够给各位爱好读书的人提供一二借鉴,愚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