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故事正解
冯谖买仁义
《战国策·国策》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冯谖客孟尝君” 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有一天,孟尝君出了个通告,询问府里的宾客:“有谁熟悉算帐理财,能够替我到薛地去收债?”冯谖在通告上写:“我能”.于是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冯谖赶着马车到了薛城,派出官吏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百姓都来核对借约.借约核对完了,冯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百姓,烧掉借约,百姓齐声欢呼万岁.
冯谖又马不停蹄的赶回齐国都城,一清早就要求进见孟尝君.孟尝君奇怪他回来这么快,便穿戴好衣帽接见他,问道:“债款全收齐了吗?怎么回来的这么快呀?”冯谖回答说:“收齐了.”孟尝君又问:“用它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冯谖说:“您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您府里已经堆满了珍宝,好狗好马挤满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满了美女.您府里缺少的东西要算‘义’了,因此我替您买了‘义’.“孟尝君问:“买义怎么个买法?”冯谖说:“如今您只有一块小小的薛地,却不能抚育爱护那里的百姓,反用商贾的手段向百姓取利息,我私自假传您的命令把借约烧了,百姓齐声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给您买的‘义’啊.”孟尝君不高兴,说:“好吧,先生算了罢!”
过了一年,齐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拿先王的臣子作为自己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回到封邑薛城去住.走到离薛城还有一百里的地方,百姓扶老携幼,在大路上迎接孟尝君,整整有一天.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替我田文买的义,竟在今天看到了.”
仁义不象钱或物那样实在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孟尝君对冯谖买仁义非常不高兴.当孟尝君被齐王贬出回到薛城时才认识到昔日失去的今天都加倍地得到了回报.真是‘仁义重于利’啊!
1. 问题讨论:
(1) 这个案例体现了《论语》中什么思想?
(2) 冯谖的精神对仁义的阐释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1、仁是什么,孔子是怎么解释的?仁者面对困难与收获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1)。”
注释:(1)矣,读yǐ,为中国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语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解读:做事在人前面,得到收获在人后面,也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说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宋代范仲淹的解读最贴切,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对仁的理解不单单是爱人,也要讲究爱人的顺序和态度。无独有偶道德经中对圣人的要求也是如此,是故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仁在家和在夷狄都应该怎么做?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1),执事敬(2),与人忠(3)。虽之(4)夷狄(5),不可弃也。”
注释: (1)居处恭:处,音“楚”。居处,日常起居。恭:态度端庄。 (2)执事敬:执事,执行任务;担任工作。敬,敬慎认真。 (3)与人:与,yǔ,交往。和人交往。 (4)之:动词,往、到。(5)夷狄: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语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解读:这是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仁德思想是不分地点场合的,无论在哪里,都需要保持仁人之心。
附赠多闻
1、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语译: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语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