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孔子的仁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仁的论述
第一节
故事正解
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是乐陵(这个地方的)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而喜欢学习,经常沉迷于学业之中,不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中的句子。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米的储蓄,心意却一如既往.他的妻子担心这件事,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都嘲笑他,王欢坚守他的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1. 问题讨论:
(1) 这则故事表现出王欢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 你赞同王欢的做法吗,他们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
(3) 儒家非常推崇王欢,认为他们是身上有“仁”的品质,你认为到底什么是“仁”?
仁德与否根据什么可以看出来?
1、孔子认为不仁和仁有什么区别?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语译: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他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知道仁对自己有利,他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解读: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时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气节。
详解:就是说仁者不因外物环境变化,而改变内心的志向,这里指仁德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做事都是符合利他原则,不单是为了求名,而是坚守心中的执著不悔的精神。相反不仁者没有恒心毅力的小人,是不会安于现状,无论富贵穷困,他都要折腾,因为他的内心是变化的,是不够坚定的。
2、孔子认为仁可以消除恶么?
原文:子曰:“苟(1)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1)苟:如果。
语译: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解读: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详解:孔子对于仁不知倦怠的去宣传,甚至给了大家一个更简单的做法,就是如果你有了仁义的心肠,你就不会做坏事。何其简单,假如你有志于去做仁,即便你还没做,只是你有了这样的志向,你就不会为恶,孔子煞费苦心,就是要告诉我们,仁做起来很简单,关键是你要去做。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孔子认为礼乐的根本是仁为什么?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1)?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1)古汉语中,“如”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语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解读: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详解:孔子并不是形而上,不顾实践的人。他认为礼乐是一种形式,它要依仗着仁德的本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孔子不无感慨地说,没有仁德的人,要礼和乐是毫无用处的。
附赠多闻
1、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语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2、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语译: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