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16
光子至少有五种形态,有正负偏电荷光子和正反光子的不同,才有正反物质的差别。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相反偏电荷核外电子转化为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转化为巨光子。
在微观环境和星球范围正反光子和正反物质相互排斥,没有原子和分子结构;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组成巨光子形态。因此,正反物质星球分别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
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没有正反差别;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差别微乎其微。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15分钟裂变为质子或光子。所以,宇宙中没有中子星。
正反物质的离子与核外电子共轭的分子形态产生偏电荷现象,较大规模的偏电荷现象产生正反物质的对偶聚集,形成星系。原始星系和原始星球只有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组成,经历元素重组才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形成。
原始星球和星系的化学元素重组可能经历气化和爆炸(裂变为光子)的过程,高温高压和不同重力环境产生不同高端化学元素,形成星球不同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组成星系。所有星系都是正反物质星球不同对偶层次对偶聚集形成的,不是整个星球的对偶形成,而是对偶层次的对偶形成。所以,庞大层次可能对偶产生若干对偶星球,形成“同轨多星”现象;一颗主星的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不同相反物质星球,产生次星系。银河系及主要二级恒星系统、太阳系与巨行星系统可能同期形成,以后渐次形成新的二级恒星系统与太阳系的类地行星系统。
因此,元素重组以后的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对偶,而是不同物质的对偶层次对偶,产生共同磁场。太阳目前有九个主要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其余八个对偶层次对偶形成八大行星的初始层次(有的初始层次表现为整个星球,例如水星、金星和月球),还有两个正在形成的对偶层次对偶产生两个小行星带。
同电相聚产生原子和星球,原子和同一星球一般没有相反物质形态(强行登陆除外)。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光子和星系,拥有远吸、近斥的物理属性,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核外电子不可能由于重力作用进入核内,组成光子的电子也不会由于距离较近相互湮灭,或者合二为一。双子星和庞大星系的存在都是万有引力的否定。
正反物质在微观环境相互排斥,宏观环境相互伴随,呈现对立统一关系。
电子和光子的存在显示了某种极值现象,星球和星系的存在是否存在极值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