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什么才是读书的核心能力?除知识转化能力外...

寒假来了,离开学校、抛开书本的学生或老师们,真的就比坐在教室或者站在讲台上快乐?其实不然,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往往就是在学校的时光,每一个人的回忆中,独缺不了对学习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

有人说:人生唯有读书和健身不可辜负,因为读书可以唤醒一个人的灵魂,健身可以滋养一个人的躯体,唯有灵魂与健康同在,才是每一个人心底里的真正追求。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唯有校园生活时代可以长时间享有读书与健身的快乐,想必这才是人们对自己校园生活念念不忘的原因。

有数据统计,犹太人年均读书64本、俄罗斯人55本、美国人25本、日本人18本、韩国人11本、新加坡人8本,而中国人不到5本,即使读得最多的上海人也只达到新加坡的水平。人类的智商装在犹太人的脑子里,这大概是因为吗读书最多的缘故吧。

学生时代读书能力的开发是一生的基础

有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从大约2岁开始拥有了长久记忆能力,到22岁左右达到巅峰,只能保持这个状态5年,在27岁之后就开始逐步衰退。所以说,学生时代是人脑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大量、广泛阅读,摄取自身将来所需要的知识,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可以起到奠基作用,甚至于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走向。

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心无旁骛地放肆读书,吸收与学习自己将来踏进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学得越多,你与外界的接触面越大,那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他接触到的外部世界会越大。

有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疑问:人类的大脑能装得下多少本书?据科学家测算,人脑由140亿个脑细胞组成,它用这些细胞来储存各种信息,可以储存超过50亿本书的信息量,相当于全球藏书最多的美国国会图书馆1.62亿册的30多倍。即使是犹太人,一年读书64本,从读小学开始算起,读70年也不到4500本,一生的读书量也只占有大脑可储存信息量的0.001‰。一个人一辈子所有信息总和占据的人脑信息总平均储存量也只有6%左右,像爱因斯坦这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大脑开发量也只有约10%。

为什么围棋天才柯洁无法战胜智能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其实本质上是因为大脑开发量不在同一等级的缘故,阿尔法狗大脑中集合了人类所有围棋信息,这是柯洁所无法媲美的。

说句题外话,人类的技术致胜时代,必将使人更加依赖于越来越智能的机器,而完全忽视了人脑潜能开发这一终极课题,难道我们不能通过人类的智慧让自己的大脑开发量提升一倍、两倍甚至于十倍吗?

读书,得先学会选书

读书人常常会遇到的难题:可以读的书太多、想读的书也太多,我该如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呢?一踏进学校图书馆或者新华书店,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尽现眼前,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是永远也看不完这些书。那我们该如何选书?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一些选书经验:

1、圈定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很多在校大学生,成天泡在书堆里,可为什么学业成绩难有进步?他们的学习方法依旧是传统的中小学学习方法,整天耗费的时间都在学校发放的那基本教材上,而真正要想在大学学业有所成,根本不能局限在教材之内。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所读的专业、有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目标,那么更需要从这两个领域来选择相关书籍,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来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比如我常给学金融的学生推荐张龄松的《股票操作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给学市场营销的学生推荐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给从事教育培训的毕业生们同样推荐科特勒的《教育机构营销学》等传统经典书籍,其中很多的内容是学校教材里面所无法学到的。

2、学术类专著:前面一点是从专业领域的宽度来推荐,这一点是从学业领域的深度出发。每一个专业领域都留有前人们很多的传世经典巨著,这些是需要深读的书籍。比如中医学类专业学生该读的《本草纲目》、《伤寒论》等。

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小说:一个人不能只读学业以内的书籍,更需要涉猎专业以外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虽然不会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用,但是它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从中看到历史变迁、人情冷暖,更可以学到与人处事的道理,半部论语治天下即是明证。

会选书,更要会读书

在学会了选书以后,我们该怎么样读书?鲁迅先生为我们提供的读书法则足可参考:

一是泛读:不管它什么书,随便翻翻,看一下目录及选择性地读几页里面的内容,弄清楚整本书的框架及知识点。

二是硬读: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精读:同一本书,有些部分泛读,有些地方精读,从而实现快速、有效、高质量的读书目的。

四是活读: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结合社会实际,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五是重读:读过的好书,隔些日子再重读其中重点,花的时间不多,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我是重庆图书馆的常客,每次到图书馆花费半天时间选书,其实用的就是鲁迅先生的泛读之法。在图书馆通过对有兴趣的书目录、作者介绍、序言、挑选目录中感兴趣的章节等进行泛读,如果觉得该书值得自己精读的话,才借回家细读。如果只有极少部分章节值得细读的话,我会花时间在图书馆读完或者抄录、拍摄下来,在其余时间慢慢享受读书的乐趣。

其实,个人读书的方法,与我们上语文课的授课方法非常类似。

预习——授课(释疑、解惑)——作业——复习。

预习就相当于泛读阶段,了解其大意与框架,找出问题与疑难点;授课过程则相当于精读阶段,学校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解答预习及课堂中遇到的难点,而读书则是通过精读来寻求问题的解答;作业阶段相当于活读,利用所学的内容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解读;最后的复习阶段就属于重读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忘却了一部分,重新拿过来读一遍,把丢掉的捡回来,可能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关于用电子产品听书的认识

科技不断进步,读纸质书时代似乎离很多人越来越远,而听书时代似乎在升起。但以我个人亲身体验来看,不建议通过看电子产品来听书代替纸质阅读。去年我累积微信听书时长达到600小时,切身感受有几点:

1、听书过程中精力不能有半点分散,必须紧跟语音走,否则就会导致漏听。更致命的是,因为听书解放了人的视觉,眼光所到,非书非字,而是眼前别的景物,极有可能因景分心。而纸质书不存在这问题,即使被打断,也可以完好地接续上。

2、看纸质书,可以手拿一支铅笔,一边看一边标注,兴之所至还可以在旁写下一段个人意见,赞同也好、批判亦罢,这是听书所不能提供的便利。虽然阅读电子书拥有批注功能,但是使用起来的体验远低于纸质版。

3、虽然文字智能识别已经进步了很多,但对于书本内容的识别准确性还是比较低,特别是对于多音字、英汉混合字段的识别率很低,而且断句不标准,严重影响听书者正常理解本意。

4、听书对于图片、表格、各种公式等非纯文字的识别完全无能为力,听着听着得翻出来自己去看图表或者公式。

5、 最后一点就是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有了随身听的便利,但对于视力、健康甚至于交通安全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总结

读书是一生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书一定是一件快乐的事,只有感觉到读书可以让整个身心都极度愉悦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有效阅读。

对于有效阅读,我们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三重境界来总结: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到理解、领悟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它需要一个过程,而要实现最终的目标,唯有持之以恒,始终不渝,方有可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词条  转化  转化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知识  知识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