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文化报 关键字:教育体制;大学教育;教育机制;微博;留学生 作者:郑人元 2013-11-01 16:19
华盛顿大学毕业的郑人元,曾经是湖北的中考状元,当年收到美国九所大学邀请,最后选择了华盛顿大学。在看到前段时间辽宁状元刘丁宁港大退学回高中重考北大的新闻之后,我感到有必要把郑人元这篇文章推荐给家长.
有一天接到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微博]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
我要怎么告诉她?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或者报个会计,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我认为就先不要考虑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学生只有30%不到能找到工作,再说,找工作跟专业不相关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肯定会有人说,那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呢?挣不够钱买不起房丈母娘看不上娶不到老婆怎么办呢?其实这些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允许我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的话,我觉得找不到工作的意思是说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即使是工地上的工作都可以至少让自己有饭吃啊,如果梦想够坚定,就不会把当下吃的苦看得那么重了,我相信好姑娘会欣赏有梦想有志气的男生的。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学分),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艺术、领导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同学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地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去年在东京UNIQLO(优衣库)实习的时候,亲自面试每一位实习生的总裁柳井正曾一度是日本首富,他年轻的时候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他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和眼界。他不喜欢看人的简历,常常会问:你是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你曾经在哪里生活过?你童年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试图从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因而会比别人看到的更深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大家需要多接触人、多关心时事、多认识世界,有容乃大,包容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领导者。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很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微博]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般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减肥),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