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问题及人物评价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问题及人物评价

(一)、评价曹操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支持者:秦孝公

内容:1、政治上: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经济上: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

1、政治: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

2、经济文化: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统一货币:(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隶书)

3、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种植的书,其余的统统烧掉。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些书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4、军事上:北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把匈奴赶到大青山以北,夺取河套地区,把内地的民众移居到边疆垦田戍边,修筑长城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为解决向岭南输粮运兵问题,兴修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但是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所以说秦始皇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2、经济上: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3、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诗》、《书》、《礼》、《易》和《春秋》五经为主要教材。

4、军事上:多派卫青、霍去病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

5、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

结果: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皇帝,雄才大略,使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汉武帝治国安邦的措施表现如下: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减诸侯国;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造钱,下令治理黄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出击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根据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1、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2、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3、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六)、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元

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作用: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评价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面对当时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他顺应这种发展趋势进行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他的改革比较全面地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在改革过程中,排除阻力,态度坚决果断(迁都洛阳),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

(七)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核心思想“仁”,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

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

B.注意因材施教。

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E.编成《春秋》。

8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9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1)成由俭、败由奢;(2)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10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10、西域都护设置时间?职责、意义及启示?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对于今天新疆的建设和管理有什么启示?

(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责: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3)意义: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以史为鉴:今天中国应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1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代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12、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13、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

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14、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一书?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原因:(1)汉武帝时文化得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条件;

(2)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

(3)司马迁个人因素,他阅读了大量史书,也到过很多地方进行游历,且刻苦写作,忍辱负重。

态度: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逃避。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15、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1、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有哪些?怎样评价曹操?

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评价:(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

2、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谈谈学习三国历史的启示。

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启示:①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②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的真实,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

⑤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看他的主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⑥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4.分析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的原因,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有哪些?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5、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重点区域、影响。

原因:(1)江南地区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2)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3)江南地区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辛勤劳动。

区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6.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

(2)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7、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可以浓缩成短句)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8、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1)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

(2)南方经济的开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佛教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9.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历史  历史词条  上册  上册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  重要  重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