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花了399块钱学习的印象笔记课程,现在免费...

印象笔记CEO唐毅说:印象笔记的愿景如初,要成为用户的“第二大脑”,融汇无限信息,拓展人类思维边界。

我在一段时间里每天念念不忘地想着写作,今天可以写育儿文,明天可以写故事,后天还可以写观点文。

素材一大堆,想法千千万,一到写的时候就发现那些素材只是一个点。然后一直想一直想,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自己要写的文章是什么观点。

偶然间发现有人在用印象笔记,而吸引我的就是印象笔记的一句话:“或许我们无法阻止自己遗忘,但是我们能减轻回忆的代价。”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里说道:

你为了尽最大的能力写作,有必要建造自己的工具箱,然后增强肌肉力量,才有力气把箱子带在身边。你这样做,就没有必要再面对艰难任务时感到气绥,而是一把抓过适用的工具,立刻投入工作。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款功能强大又适合我们用的软件,希望它能作为我们的工具箱,那么印象笔记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建立系统的分类,并且有标签功能、快速搜索、显示素材简介的功能。印象笔记的定位是储存信息的第二大脑,随时随地保存灵感,有序生活,高效工作。这点符合我的要求,我可以在上面搭建我的私人 google。

印象笔记高级版本,一个账户,可以多设备同步。我在电脑上信息编辑到一半,信息会自动同步到云端,上下班途中,可以在手机上继续编辑,非常方便。最近还上线了清单、模板、思维导图、素材库、OCR识别、编辑器优化等新功能,这些功能都很实用,你不用再下载其它 app,省去了来回切换 app的时间。

印象笔记有一个扩展卡片视图功能,快速建立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很有帮助,同时有智能推荐功能,你编辑一条笔记笔记下方会有你收藏的相似的笔记推荐给你,拓展你的信息视角。

有了顺手的软件作为素材库,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让印象笔记真化为己用

在构建「第二大脑」之前,我们必须先想清楚「笔记本分类+标签分类」的构建逻辑。

笔记本原则

素材录入笔记本前,我觉得有必要先确定将要录入的素材是用在哪方面?得想清楚这个笔记本是用来干什么?先在心里自我判断。

有目的地去收集素材,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笔记本分组和标签逻辑设置。

比如,我有「收集箱」笔记本组,用来收集各种内容类型的素材。这个笔记本里,包含有:概念原理、爆款文、故事例子、金句、类比感动点、读过的书等笔记本。

笔记本的数量要克制

印象笔记的目录层级只有三级,但依然还是要尽量减少笔记本数量。

素材库里应该有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一个笔记本里面可以建立多条笔记,两个以上的笔记本拖到一起就是一个笔记本组。

用印象笔记打造素材库,应遵守 4*5 原理,即少分类,多搜索,笔记本组最好不要超过4个,一个笔记本组中笔记本最好不要超过5个。这个非常重要,会贯穿笔记本和标签的构建中。

我个人转化理解是:印象笔记本如同一个冰箱,冰箱里有水果、青菜、还有冰激凌。冰箱有限,印象笔记本数量也有限,而且笔记本结构非常简洁,只有三个层级,不会让你无限分类下去。

笔记本4*5结构原理

这是我遵循4*5原理建立的笔记本,只有四个核心笔记本组:分别是收集、创作、项目和归档。

我个人转化的理解是:

收集~有客人来吃饭,提前准备材料。

创作~把素材清理加工,把菜洗好,把肉切好。

项目~做一道香菇焖鸡,回想以前看过别人怎么做,自己做的时候遇到过什么事情,这次应该怎么做。

归档~客人吃好喝好,送客,打扫战场。

笔记本分类要采取行动趋向,分类的真正目的是帮自己找出怎么才能再次使用这则笔记的方法,不是在帮笔记分类,而是在帮自己工作的流程做分类。

用MECE原则来给标签分类

标签分类完成后,为了视觉统一和方便调用信息,我们需要对分类进行编码排序,具体数字编号我们参考的是杜威十进制。

杜威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制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三位数的好处是你可以完全穷尽你要罗列的要素。

应用到个人分类上就是:

100-阅读-读书笔记

100-阅读-工具

100-阅读-资源书单

每次看书或者进行创作前,我都会用 5w1h 思考工具来分析元写作的构成要素:

What - 我真正要解决的写作问题是什么?

Why - 我为什么要写作?

When - 我需要在什么时间内搞定写作?

Where - 写作应该从哪里入手?不同结构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Who - 我可以求助谁?谁在写作上最有发言权?

罗列出要素后,我们要将这些要素统一编码,用印象笔记标签构建起来。以下我经过几次推倒重建得出来的标签分类,先自我判断录入的素材归类,打上标签再归纳到笔记本组里。标签分类的开头和笔记本组分类是同一个数字开头。

比如我之前在笔记本组中已经建立了灵感、标题、开头、金句、类比的笔记本,在标签中我又打上了这类标签,当我需要资料时,输入杜威编码即可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

印象笔记里的标签,与头条 的网页引擎具有同样的功能,它可以快速地帮助我们调取到想要的信息。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原则出自《金字塔原理》白话解说就是“没有遗漏,也不会重复”。

如同汽车里有车胎、螺丝、后备箱,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复,而合在一起又能完成汽车的一个结构。简单地说,就是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写作应该从见感思行卡片开始

印象笔记有一个叫晨曦日记模板,从每天的点点滴滴开始记录见到的、想到的、正在进行的!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见感思行微创作,什么是「见感思行」呢?

「见感思行」是一套思维框架,是一个从客观→主观→思考→行动的过程。

见: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用自己的话讲述也可以原文摘抄。

感:记录的文章段落触动了你的某个情绪,能触动你同时也能触动别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鸣。

思:为什么会触动了自己?有什么情绪?是否代表了当下的某件事情?

行:对记录下来的内容,自我转化后进行仿写。

「见感思行」是结构化的,目的是简单快速做记录。

素材收集到素材库里之后,要多结合见感思行去用那些素材,玩转素材库最重要的一个字是“用”,每天看书,或者录入新素材前适当的粗加工,制作成见感思行卡片;每天都在进行微创作,写3000字的文章无从下手,如果把长文转换成300到500字的短文,那么浓缩就是精华,掌握「见感思行」创作方法,积累的一张张卡片,都经过自己的创造,等到写作时对这些卡片进行排兵布阵,组合连接,轻轻松松完整写出3000字的长文。

我第一次制作出来的见感思行卡片

以上是我的碎碎念,希望对正在使用印象笔记或者准备使用印象笔记的你,有所帮助!

我是流花影,希望你我皆能成功打造第二大脑,为工作、为生活、为写作这回事,如虎添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印象  印象词条  课程  课程词条  现在  现在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