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为什么许多人品低劣的文人却能写出感情真挚的诗文?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人品好坏无关诗书文采吗?
操作方法
01:
事实证明,才华和人品一点关系都没有。宋之问,为了一句诗害死亲外甥,哭着喊着要给武则天当面首,但律诗成就很高,对律诗体制完善有推动作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耳熟能详。
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本人非常奢侈,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诗中的司空,就是李绅,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司空见惯”,说的也是李绅吃过见过,他见这姑娘不觉得稀奇,苏州刺史可是已经荷尔蒙爆炸了。李绅吃起饭来可不“悯农”,还最喜欢吃鸡舌,吃完一顿饭,满院子都是死鸡。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非常喜欢打小报告,把自己认为有反意的诗句都抄下来,还要写上详细的注释。苏轼就被他告了,乌台诗案,据说始作俑者就是沈括。在文天祥被俘虏后,天天写生祭文劝他快点死的王炎午,私以为人品也不怎么样,那么有大义,自己怎么不偷摸跑到北方来,当面给文丞相念祭文啊,躲在江西劝人早点死算什么本事,那祭文,写得情真意切。
往近了说,康有为,恨不能改造中国人种,拿着各方赞助躲在国外吃香的喝辣的,一边诋毁革命一边鼓吹保皇。杨度,花蝴蝶。再近一点,民国时代的留学生特别热衷于劝人家离婚,徐志摩抛弃怀孕的张幼仪,背后有一堆同学的怂恿,这其中可不乏后来的大文人,渣男总是扎堆的。
例子太多了,可以充分证明才华和人品之间,真的是毫无关系。写作是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跟表演有点类似。表演也要先调动情绪嘛,不然没法感染观众,当然方法派的另说。感动完自己,再感动别人,回到生活中,渣男还是渣男,丝毫不影响下一回,他继续感动自己。
02:
路过不错过!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
历史上有很多人诗书大家,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和书法文稿!
这样的人不胜枚举!太对了!
可是要知道能有在历史上书写一笔的功力也是非一般人能做到的!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称为大家的人都是有过自己的奋斗史和辛酸史的!古时想出人头地必须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隋朝以前的官场制度是举荐制、也就有了那句“朝里有人好做官”!自科举制度以后,贫苦的学子也具有了进官的机会!(这里不讨论舞弊)!
但是在称为官员或名人后,很多人有机会展现出他们的劣根性了!变质了!坏人不是与生俱来的!基本都是在物欲面前后期培训或自学而成的!
03:
人品和才华,人品和这个人做的事情其实没有啥关系。人到了一定的社会层次之后,不为生存发愁以后就会想着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人人都一样。社会地位有了之后就会想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实现自我的事情,也就是做大事,让很多人参与其中,然后让自己得到众人敬仰,像马丁路德金,神职人员,喜欢嫖娼,虐待,嫖宿幼女。但是人家为了所有的黑人争取到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人贪财,有人好色,但是他们不一定就是坏人,他们做的事情也不是坏事。我让你每年的收入从一万上升到十万,然后我拿走其中两万自己花行不?你等于上升了七万,我觉得你会同意,我的确贪财了,但是这对你老说是坏事吗?不能拿一个人的一部分缺点证明这个人就是坏人也不能证明他做的所有事就是坏事。都是人,好心办坏事的有,坏心办坏事的也有,但是一直不停的怀着坏心办坏事的人没有,人心里都有对善恶的认识,我们在同一个环境下,所以善恶大部分认识相同,你试着去做自己心里认为是坏事的坏事,一直做不停做,一个月你自己就会疯掉
04:
自我认为这个问题就像问高智商的人就一定都是好人吗?这是一个性质吧?才气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敏感程度、思想深度,而人品是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这两者应该没有直接关系。要不然也不会存在有才无德这种说法。
05:
这太正常了。整天撩妹的几个有时间成大事?整天呆在温柔乡的不正是父母痛斥的反面典型?看看自己的孩子,放学做作业,一直做到半夜,哪有时间去谈恋爱?你指望这样的孩子将来能写出感人的情诗,不纯粹扯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