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仅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想在创业公司做好产品,至少需要知道哪几点内容。
最近几年,我们看过太多创业公司成功上市的案例,这总能激起一些人的热血,让他们蠢蠢欲动,欲罢不能。
但我们总喜欢忽略一些明知的事实,那就是创业成功的概率。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中国创业企业的死亡率高达98%。这个数据虽然没法考证,但至少说明创业的艰难。
说来惭愧,毕业后,一直都是在创业公司。变的是公司,不变的是似曾相识的经历。
其实关于创业的艰难,之前已经说过几次,今天再次谈到这个话题,因为又有了新的感悟。只不过这次仅仅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想在创业公司做好产品,你至少需要知道下面这几点。
一、老板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
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你可能就是一个画原型的,真正的概念和想法,其实都是老板的。
其实这一点,仔细想一想,也无可厚非。大部分的创业公司,最初的点子,都是老板的突发奇想或深思熟虑,所以往往最初的产品概念,都是老板脑中最想要的东西。
这时候,做为产品经理的我们,如果能和老板有思想火花的碰撞,那求之不得。如果没有,可能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妥协,老板说啥就是啥也不足为怪。
像我们之前的创业项目,创意的出发点就是老板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痛点,然后想着通过做一款产品来改变现状。
那你会问,既然都这样,那在创业公司做产品,是不是就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了呢,那当然不是。
因为老板很多时候,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概念或者方向,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支撑。做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实现可能性。而且很多时候,老板并不是典型用户,他们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所谓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将这样的需求抽象出来,结合产品的目标用户,综合考虑。
老板虽然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但我们却可以好好利用这个资源。
二、管理混乱是常态,习惯了就好了
有管理还算不错的,顶多就是混乱而已。更可怕的是,没有管理。
创业公司,或者说创业团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数可能就在10-20左右。一切都是以目标结果为导向,过程中的那些琐碎细节,一般是不太会关注的,更就谈不上管理了。
当然了,这种状态也不会一直持续。等业务量上来,员工数增加后,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没有管理制度的话,是难以长久发展的。
不过,你不要以为有管理的就是好的开始。如果是从头来的,往往管理就是混乱的开始。因为之前的自由散漫惯了,突然有制度规范的约束,会显得格格不入。
像我们公司,是从外包项目起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产品,从来不画流程图,从来不写PRD,所有的功能都是靠口头沟通,说句不好听的,很多东西,连产品经理自己说过都忘记了。
后面随着项目越来越多,开发周期越来越长,沟通成本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要所有过程留痕,所有流程、说明都留档了。但这又导致了前期产品投入的时间过多,流程繁琐的问题。
管理混乱不可怕,敢于改变的公司,才有进步的空间。
三、小孩子才做取舍,大人当然是全要
做为产品经理,根据公司的开发资源,进行需求的合理评估,是产品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的环节。
但这看似简单且合理的事情,有时候却是最奢侈的。为什么这么说?
创业公司,多的是想法,缺的就是资源和时间。往往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很急。结果你知道的,996就这么来的。
大到公司战略规划,小到产品功能迭代。正常来说,都需要有个明确的路线规划,在不同时期做不同事情,按部就班,而且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反馈。当然了,那是正常来说。
我们公司之前在做产品的时候,只要看到市面上好的功能,无论我们的客户是否需要,都要加上。
看到别人有积分,我们要。看到别人有商城,我们要。看到别人有营销活动,我们要。功能虽然加班加点上线了,但用户根本就不用,因为最核心的业务都还没走通。
老板,全要没有问题,咱们分期行不行。
四、梦想当然是要有的,但是太远了
说实话,所谓的梦想,实现了,就是梦想,没实现,那就是幻想。只可惜,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活在老板的梦想里,而在自己的幻想里。
从创业者角度来说,当然需要有所谓的目标来支撑。你叫它梦想也好,你叫它情怀也罢,这是能坚持的最后。但在生存面前,上面说到的那些,是不是可以让路?活都活不下去,却还要在那坚持所谓的情怀;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却还在那大谈特谈远大的理想。
错把员工当创业伙伴,这是很多老板都喜欢干的事情。
作为员工,我们有时候真的只是普通员工,我们的眼界撑不住公司的远大目标,而且还是那么的遥远。能一起走下去,是我们的荣幸。不能一起走下去,还请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一些想说的话
创业,创业,这简单的字眼。在有些人眼里,这是励志的代名词;在有些人眼里,这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在有些人眼里,这是生活的理想。而在我眼里,这可能仅仅只是一场梦而已,还是陪着别人做梦。
到头来,别人可以说一句:“我的梦想没有实现”。而此时,我会扪心自问:“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