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网牵一发而引全身,这一点在社交网的场景下是否还符合呢?
前
社交产品总是不断为进入产品的用户推荐各种用户,或是基于相同兴趣或是基于相同标签亦或者是基于推荐用户内容等等以达到沉淀用户的目的。但我们说社交网络,是以人为中心向外触及更多的人形成节点并将一条条关系链交织成的社交网络。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网牵一发而引全身,但这落于社交网络还符合吗?
这里先提出一个概念,人际流通者。什么是人际流通者?展开讲:我微信内有许多人,我将我的部分朋友挑了出来。我认识A,是在一次社团面试内;我认识B,B带我进入的社团,但我通过A认识B,A是B的校友;我认识C,我们曾一起共事,但我是通过A认识的C,A是C的舍友。我认识D,D是B的同事。里面有一个人始终被牵涉到,那就是A。A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混迹于各个领域内拥有一大票关系的人,任何人通过A这个节点都能迅速链接到社交网络中的任何人,通过A我联系结交上了许多的人。这里回顾上面那个问题,答案当然不符。
事实上,每个人是自己社交圈子的中心点,但不是整张社交网络上的其中一个中心点。怎么理解,通过两张图来表示。
左图强调以“我”为中心的社交网络,“我认识多少人”
右图强调以人际流通者为中心的社交网络,以其强大的社交能力引导他人社交网络的构成。
若产品能将这些人际流通者纳入到产品内为其提供良好的体验,口碑将自然而然顺着其强大的社交链吸引潜在用户们的入驻。产品设计期,就可以邀请用户对其关系链进行简单梳理寻找人际流通者,进而邀请人际流通者作为产品的种子用户启动产品引爆产品。
后: 关系链的建立与维持
关系链的建立及维持需要用户之间的互动,这牵涉到怎么为用户提供互动或说提供什么样的互动。
可持续的互动需要双方在一个合适的当下环境通过话题与行为引动情绪的正向变化。
引用上一篇我眼中的社交产品体系,关系链的作用需要有互动的存在:从前有两个村子,位于河的两岸。两个村子一头有炸鸡(内容),一头有烤肉(内容),双方现在也具备建立桥梁的方式(建立关系链的方式),但是两边没有交换的需要(互动),于是炸鸡永远无法与烤肉进行碰撞,桥也就难建立起来。
那如何建立用户之间的互动?首先是环境,可以是现实环境亦或者是虚拟世界/文化氛围,都需要坚持建立在熟悉的环境下。什么是熟悉?你能掌握的或说在你预期内的。无秘提供的匿名八卦环境有成为一个约炮平台的趋势,说点什么都会被认为上这个平台就是有目的的(约炮)或者被嘲讽,这时你还敢在上面单纯交友或者发点什么吗?环境应该是可以引导用户让浅互动(点赞评论)转向深互动(聊天等)促进关系链,毕竟你会选择一个言语中透露yp的产品还是一个清新治愈的产品去进行深互动呢?
我们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获得存在感及价值感。
产品从行为入手,提供点赞功能及评论功能。笔者想过是否能将行为显现化或者扩大化,即将点赞消息居于聊天页面显现或者让用户将点赞功能发挥极致,可以为优质的引起共鸣的内容提供多个赞,不过前者可能会使用户聊天界面臃肿也不适配于仅仅消遣无聊点赞的用户,不过后者可考虑下。并且产品为用户之间建立“相同点”,基于身份特征或是内容,也就是上面的话题,双方基于话题展开聊天。如故中的测试为用户筛选出三观匹配度极高的其他用户,nice为用户提供具有相同标签的其他用户。话题赋予互动以内容促进关系链的步步加深。为了防止尬聊,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由浅入深的话题,由今回往。
最后是情绪,情绪赋予互动以印象性与持续性进一步巩固关系链。有款产品佐佑主打情绪社交,用户可以在小组列表寻找对应的小组然后发帖吐槽或倾诉,然后得到乐于助人的人的倾听、安慰与建议。但这里要注意社交产品应该是能引导负情绪的中和,而不是放大这些负能量,这只会让用户不断逃离就如我逃离的无秘。如何通过引动用户情绪巩固关系链,下篇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