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产品经理的

你是如何走上产品经理这条路的?是否也像本文作者这样误打误撞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在这条路上努力向上生长。本文讲述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看一看是否有你的影子在其中。

到3月21日刚好是我走上产品经理不归路十四个月。还记得15年1月21日,在用Axure画了一整天网页之后,我决定要成为一名产品经理。

“误打误撞”的上路

那时候是研究生一年级的寒假(我们是两年),是该思考以后的出路时候。在被安卓开发煎熬了几天之后,终于受不了从头自学一个技术活完全是为了找工作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其实离开技术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心血来潮的想法了,早在大三的时候就了解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只是因为“我学的技术,学了这么多年,毕业不干这个太浪费了”这种抽筋的理由,一直犹豫不决。这时候再不思考,再不决定就真的来不及了(过程太多,不啰嗦了)。抱着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想法,开始学Axure,然后就喜欢上画画画画了,于是莫名其妙的就走上了这条路。

穿插一个小故事,我有个同学,9月校招,8月份才开始向我打听,“据说产品经理不错,也没有专业要求,也不需要技术,给的还高,我不想干技术了,我的专业研究方向没前途,做这个也不错”。然后他11月份找到了工作,进了研究所,做的还是自己的研究方向。

只是想说,同时也说给自己听,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提前计划,也不是所有计划都要提前很多,但是有些事情是需要花心思去了解,花精力去准备的,很多人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去深究只是试试这、摸摸那儿,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校招的时候见过太多宣讲会现场才知道,“哇,产品经理不错哎,不需要技术,也不限专业,投一个试试”。我承认,我自己一开始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持续了没几天,具体的后文会讲到。所以,真的对PM感兴趣的,先看看社区、公众号、书籍等等,好歹了解一下PM是干啥的,你到底喜不喜欢,需求量大么,有没有能力都是后话了。

说回正题,一开始接触PM是从一个抢红包群开始的。它是迅雷产品总监兰军Blues建立的,专供过年期间发红包抢红包用的,后来变成了一个互联网人(主要包括产品和运营)的交流群。这也是我第一个要推荐的——Blues的自媒体公众号,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产品运营相关的文章(干货),大多是兰总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经历撰写的,而且兰总总是会抽空和读者交流沟通,这个公众号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另一个收获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这也算是带我走上这条路的关键之一。过年期间看了一些网站、论坛、公众号,以及几本书之后,报名了人人都是PM的产品之夏。至今那段经历还在我的简历上时不时被问起。

开学返校前报名了“产品之夏”,本以为只是凑个热闹,不可能选中自己,谁知道还在返校路上就通知已经进入队伍了,随之而来的兴奋与紧张。我是属于那种做决定很谨慎,一旦要做什么事就会全力去完成的,所以这次入选倒是有不小的压力,毕竟是想做产品经理以来的第一次“半真刀真枪”的项目。

产品之夏的具体过程就不回忆了,但是收获还是一要啰嗦一下。认识了一位认真负责有耐心有爱心的奶总,认识了一群共同奋斗的小伙伴(我们好几位一起奋斗的校招),PM领域的入门,短时间内就了解到很多知识、经验、技能。现在回想自己以前做事畏首畏尾,怕失败,错过很多机会,浪费很多时间。有什么想做的就要勇敢尝试,自己找机会,机会遍地都是,只是你愿不愿意,参加个小活动,旁听一次交流会,自己做个小产品方案,都是一种参与,一种锻炼。

艰难的实习

产品之夏持续了一个月,结束的时候也开始了校招,我异想天开的凭借着自己“参与了项目”+“读了很多书”+“关注互联网动态”的简历投了几家大公司的实习生校招。腾讯是第一家,神奇的事发生了,笔试后没通知,于是乎,我们几个不服输的小伙伴硬气的去霸面了,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群面(面试),结果可想而知,啥也不懂,啥也没准备,无领导小组讨论除了自我介绍就说了一句话,还是同意别人的观点。更神奇的是第二天又接到了面试通知,又是群面,换了个部门(投的部门不同,发通知的时间不一样),去吧,有机会总比没有强。这次群面遇到了“设计老年人社区产品”的问题,刚好以前思考过,就把自己的想法往上拼凑,群面莫名其妙的就过了。

一面的经历比较独特,估计难以复制,我是在地铁上构思了自我介绍和该怎么聊天,结果一上场面对着面试官,一说就是40分钟,面试官也没怎么问专业问题,但是就过了。我以为幸运女神砸了我一锤子,面试第一家难道就要过了,难道要进腾讯了(兴奋脸)。果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按照同样的思路参加了总监面(电话),结果贵的一塌糊涂,评价是“说的很漂亮”,说的很漂亮……呵呵。这时候明白了一点,产品经理不是一个用来耍嘴皮子的职业,有经验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充实自己的基本功吧。

百度和阿里也投了,可惜阿里笔试没过,百度简历投错……于是乎疯狂的找实习之旅开始了。补充一句,大公司校招实习生跟地域也有关系,BAT在东北地区的PM实习名额加起来好像也没超过10个。

BAT没戏了就开始找别的,所有公司能想到的、大的小的、新的老的,都投了,那三个月真的是鏖战啊。前前后后投了一百多份,大多数一看地理位置或者可实习时间就pass掉了(我校研究生规格严格不让跑,所以只有暑假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前几天跟兰总交流找实习的事儿,其实地理位置,时间什么的真不是决定性的问题,如果有想法,可以提前计划好,而却做事总是有舍有得的。

最后拿到了堆糖的产品助理实习offer,由于学校里有些事走不开,没有去。后来又通过同学介绍拿到渡鸦科技的产品实习生offer,趁着暑假去了五个星期,期间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总结一下找实习其实和找工作还不太一样,实习生是为了体验和经历,公司一是招人工作、二是自己培养未来的可用之人,所以对经历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只要能让公司看到一点潜力,看到主动性,就可以,不过时间是一大限制条件,公司希望实习时间尽可能长(谁喜欢要刚刚教会就跑了的,而且自己也难以深层次的学习,对彼此都不好)。所以如果要找实习,除了事先做好准备(积累和学习),还要做好提前规划。像我现在面临毕业,想去实习,想去喜欢的公司看一看,学习学习,都没有机会了。

人就是容易满足,容易感觉自我良好,遇到过打击之后才会从骄傲中清醒。在找实习过程中屡屡受挫,一开始以为完全是自己的能力不足,简历也太烂,就一直看书、逛论坛、看36Kr、关注公众号的文章。虽然后来发现可能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但是也在过程中让自己积累了不少知识、收获了不少经验,也让我在正式校招中稍微从容一点,不失为一种福。

还有一点比较关键的是关系,如果你可以认识哪个公司的同事,你或许能通过人际关系找到实习的机会。不是说利用关系,而是巧用关系,比如你实习时间不够,可以通过认识人介绍,实习时间短一点;或者你无法离开学校,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远程的用户运营或者网站管理;再比如你错过了投简历的时间,是不是可以打听到别的部门有没有在招实习生。我一直是一个能力至上的人,一直信奉着,只要你够强,总会有人发现你的厉害之处,不用去找关系,总觉得找关系是个贬义词。其实一点也不对,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之一,承担着信息流通的重要作用。善于利用,会产生共赢的效果。这里说的是有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关系渠道去找到合适自己的舞台,施展能力,而不是仅仅利用关系就像一步踏向成功。

八月的北京酷暑

折腾了三个月精疲力尽,终于迎来了到北京某公司实习的日子。这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创业公司公司的同事们都很nice,创业公司的氛围很随和,不太有上下级的那种明显区隔,大家都是其乐融融,我一个实习生还能跟产品总监争执呢(想想当时胆子好肥)。

实习期间参与了PRD的信息架构、产品原型制作,产品功能测试,线下用户活动,以及有幸参加了公司产品发布会。实际进了公司才会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和书上看到的一样,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文化、PM做的事也不尽相同,所以如果真的想了解一件事,体验是最好的方法。

我一直很喜欢设计,也很幸运的是实习期间和设计师们坐在一个办公室中,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新奇的点子,生动鲜活的产出。实习期间有幸参加了公司产品发布会,那是第一次体会到加班的“快感”。期间还亚历山大的作为产品讲解员向媒体演示公司产品,后来现场的录音和一张侧脸还被放到了一个科技媒体的新闻中(小激动)。实习结束回学校的时候真的有不舍,同事们送了我很多礼物,还请吃了顿大餐,还有要给我介绍对象的,感激涕零啊!

具体的故事就不说了,听别人的故事不如演自己的剧本,真的想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身体验。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主动性,公司里不想在学校,知识任务是被强制灌输的,还有考试逼着你,到公司了,大家的目标就是公司往前走,至于你能贡献多少、你能成长多少,只有靠自己的积极与努力。学到的都是自己的,是未来的财富,贡献的是大家的,是让别人认可的资本。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过,“每个群体中的人物分工是定的,总会有人负责有趣、有人负责有用”。这句话至少我很认同,也同时努力的把自己变成有__的人。群体中总要有人是气氛的担当,也总要有人挑大梁,不论是哪种,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到自己的最好。这一点在面试中也适用。如果你是个及其牛X的人,那面试官肯定乐意要你。如果你是个极其有趣的人,能给面试官带去乐趣、新鲜感、冲动,那也很有希望。最怕的是能力不行,人还无聊,所以平时也多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平凡无奇”!

校招季的疯狂

9月开始的校招季让人疯狂,大到BAT、谷歌、微软,小到各种刚刚萌芽的创业公司,都像校园这块“宝地”上撒点种子。吸取教训,提前准备了面试相关的知识,投简历也是有针对性、有选择的。然后就进入笔试面试笔试面试笔试面试的循环当中。

总结经验对未来有好处,也能给别人当做借鉴(自己参加招聘的时候也是借鉴前人的经验)。首先,就是做好准备,包括知识、经验上的也包括心态上的。如果你认定了一家公司,费劲不可,那么就拼尽全力上吧,无论怎样都不放弃。如果不是,那么可以放平心态,得与失都要接受,毕竟实事无绝对,运气也是一部分,不要让一次失败产生一连串不良影响。尤其是互联网圈流动性很大,入行后还有无限的可能,一锤定不了一辈子。

笔试很重要,我就是笔试准备不足很多公司都败在笔试上了。笔试是用来刷人,深信这一点。好好刷刷题,找找感觉,对面试也不无好处,这是第一个门槛,不过一切都空谈。个人失败的经历无法谈经验了,怎么准备学校的考试就怎么来吧。群面,本人除了某一次辩论赛似的“无领导小组撕逼”,其他的都顺利通过,诀窍之一就是一定要说,说不一定进,但是不说一定淘汰,是真理。说话要有技巧,在我的经历中,强势的大多数都不好进下一轮,除非你思维特别清晰,逻辑性很强,不然强势跟撕逼欲没啥区别。

逻辑清晰,按照产品经理的思维来,结构化思维、拆解、从需求出发、场景化设计等等就不赘述了(其实是记不清了),总之面试就像是在写说明文,要让别人清楚地理解你的意思。有趣和有新意,接上一条,如何让别人记住你,关键是能让别人眼前一亮,可以有一些独到的想法和创意,能让人家有“哇塞”的感觉最好,除非你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或者胡言乱语,驴唇不对马嘴,不然新点子总不会错的。

单面(包括产品经理面、总监面、HR面等),是最难也是最简单的,说它难因为考察的最全面,需要的东西最多,说它简单有可能眼缘对了,很容易就进了。本人参加过的单面有纯聊天唠嗑型的,做题写方案型的,压力面连环炮型的。但是最基本的思路都差不多,就是精简自己的语言(三句能说明白的绝不再多),保持谦逊和真实(自信但不自负),从PM的角度出发回答问题(目标用户、需求场景、公司利益等等),结构化的逻辑思维(拆解、分类),创意与脑洞(再紧张的气氛也需要调节、再死板的题目都可以有新点子)。网上有很多题库,其实是可以提前看看,提前思考的,不是说要背题,而是说你有个基本的心理准备,在你的记忆库里把素材找出来,临场发挥真的没几个人能真的做的好的。还有就是了解题型,有些东西是有思考的套路的,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按照一个死的路数,但是至少他会提供给你一个思路的入口和清晰的框架。

其实很多话都是时候反思说给自己听的,几乎所有人面试完的反应都是,“哎呀,没面好,其实哪儿哪儿哪儿可以更好,之类的”,但是当下就是做不到,这很正常,及时反思总结很重要,不然下一场还是一样不理想。没有人是一口吃成个胖子,都是要靠一点一点的打磨的,一点一点变光亮的。所以还是那句话,得失心太重很有可能影响发挥,没有谁离开了哪个offer活不下去,路很多,未来很长(也算是说给三次错过腾讯的自己听吧)。

冬的落幕,新的开始

由于经历过三个月的找实习鏖战,校招季毫不恋战,拿到了几个能接受的offer之后就退出了战场,前后加起来不到两个月(其实也是因为腾讯又又又没过,其他的笔试挂掉了,拿到了还不错的百度offer就欣然签约了)。找工作可算是告一段落,不过PM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总有人问是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不好说,仅仅从自己的感觉出发分析一下。大公司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产品线丰富。也就是说平台大,可以看到的东西更多更广,基因更多元化,公司性格没有那么明显和极致(或者叫做极端,无贬义),机会更多,资源丰富,关系网更复杂,至于培养与成长,我还没入职,暂时无法讨论。而小公司,可负责的东西多,责任大,成长快,同事圈子较小,公司性格比较鲜明,接触的领域相对较窄,培养体系因人而异,一般收入都比较高。

大小公司各有各的好处及问题,所以只能自行取舍,如果自己还未明显定型(想法也不够独立坚定),还在探索阶段,建议大公司作为开始,多锻炼学习。如果想要快速成长,磨练自己的小公司也可以选择。不过作为刚入行的第一份工作,去小公司还是要看公司产品是否喜欢(现在的视野也很难看到前景之类的问题,除非你有超人的判断、或者可以去咨询),你跟公司的性格是否契合。

工作落定,又开始有时间看书了。其实学习对于PM是很重要且永无止境的,因为需要的知识真的很多很广。实践是一种快速学习的方法,看书则是一种慢速养成的策略,两者都需要,且相辅相成。分享一张从一开始到现在看过的买过的书的照片,有一些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当然也包括个人兴趣,仅供参考。

一直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早都申请了,想做什么也都想好了,可是迟迟没有动手,一个是觉得自己文笔不行,怕被笑话,一个是觉得经验不足,太过幼稚。其实主要原因可能是太懒惰,光动脑不动手,还给自己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希望这片荒地能慢慢被耕耘起来,就算不为给别人看,也可以当做为自己留下的一份记录与反思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产品经理的  一名  一名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经理  经理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产品  产品词条  
产品

 从心理建立一套完善了解别人机制

最近再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深有感触。包括对自己要求和改变,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你要努力去做一些你可能不擅长的事情。以前的我可能会更看重个人的发展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