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社区化
工具类产品做社区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增加用户粘性:工具产品一般都非常受场景制约,要想用户在非使用场景下打开产品,最好的途径就是满足它「理性」之外的「感性」需求,让用户为了社交关系、为了归属感、为了虚荣心、为了社区里的内容而在更多的碎片化场景下打开产品;
2.构建用户壁垒:一般而言,工具产品在技术上很容易被复制,而从资源上又抵不住巨头的冲击。因此需要构建壁垒防止用户迁徙、防止巨头抄底;
3.提升运营数据: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各位自己脑补吧…;
4.缩短变现路径:在国内互联网「收费免谈」的环境下,一些工具产品很难通过工具本身的增值模式盈利,因此需要求诸别的途径来缩短变现路径。而社区则可以沉淀用户,并将转化链条做深;
5.收集用户反馈:产品可以更直接的与用户接触,收集用户的想法和建议,同时还能起到积累口碑的作用。
二、哪类工具适合社区化
1. 最基本的,要有分享欲,用户不是只打开你看一眼就走了
(我觉得的)反面案例,比如墨迹天气做的实景,需求明显就很弱,反正我觉得挺无聊的。
也许墨迹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数据」之外真实的户外天气,但显然解决得不是很好。而且单从社交上来说,实景也很难抠出用户的表达欲,有点为了社交而社交的意思。
不过既然实景存在了这么久还没下,大概是数据证明还是有效果的吧。
2. 最好,工具本身所能完成的任务要能产生足够的话题和讨论,进而沉淀,另外用户以女性为主最宜
这回说个正面的,豆瓣恐怕是国内工具社区化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了,从书影音到泛兴趣,全都是用户能够张口即来的话题,人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总能滔滔不绝,沟通需求也由此而生。
另外像在线课程类,用户碰到不懂的问题自然会问,此时需求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虽然这种社区离社交比较远,用户之间的关系也不很强,但要的就是效果。因为社区(背后是知识)本身就是用户的需求,而不是需求(工具)的附带。
此外像新闻客户端中的网易,也能算作这类。从中也能看出沉淀讨论也是一种推广。
当然,如果用户以女性为主就再好不过了。毕竟女性对于话题的讨论和参与程度都要强过男性(消灭零回复能力比较强)。国内工具社区化比较成功的产品都能看到女性用户活跃的,更不用说美柚和大姨吗两位移动界的先驱。
3. 如果工具所能完成的任务具备一定门槛,并且能够通过专业度区分成果质量,因而激发用户的成就感和分享欲,这更最理想
这类工具以下厨房为代表,较为专业的用户能够产出质量较高的成果,进而进行分享,而入门的用户则会为此请教/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成果质量,最后因为成就感而产生社区归属感(当然也包括继续分享)。
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正反馈闭环,同类的还有唱歌的、游记的、理财的、照相的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工具背后的任务主要依靠经验,而经验又很难通过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因而用户会为了获取「经验」而不断泡在社区里,并针对各种细枝末节进行学习、反刍和分享。
这也是这类产品与前一类的不同,毕竟一位老鸟几乎没有理由整天泡在一个课程的社区里,因为它收获不到持久而新鲜的正反馈。
4. 最后,如果任务能够回归到人本身,那么它便具备了闭环特征
此类以知性为代表,门槛低、知识本身的深入度足够高,容易沉淀知识。但这类知识又能够回归到人本身,通过人本身的特征对知识进行个性化输出,最终反哺知识,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服务。
包括我之前分析的健身APP「Keep」,其实也具备了这种闭环特征,而且健身者分享的欲望更强,其中的知识性亦不逊于知性,想象空间十分之大
三、怎么社区化
由于笔者没做过工具产品的社区化,所以只好凭着自己粗浅的认识乱说一些。
至少在初期,社区功能宜轻不宜重,还是要以工具为主。先看看你的用户愿不愿意分享,愿不愿意理睬他人的分享,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尝试。同时原来的工具部分还是最主要的,产品不优秀,用户不会单纯因为你的社区而来用你。
比如Keep便规定用户只有在完成健身课程后才能发布动态,保证了产品的主流程,同时把功能做到足够轻,不强制用户拍照片,借此了解用户对于社交互动的态度。当发现配图的用户确实比较少,但又不是不想拍,而是晒不出手之后,很快想到通过对比之前照片,增强用户的成就感,以激发分享欲。
换句话说,要先摸清楚用户的需求,把路铺平,然后再放开社区,慢慢实现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