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造成的用户使用场景的不同(移动与不移动,肢体延伸与非延伸)会带来产生社区内容的哪些不同?
移动社区产品开发需要着重把握哪一些关键要素?
回答:好问题。其实去年一整年都在想这方面的事,可惜条件有限,实践得不多,希望今年能有更多好的结果能拿出来。
说一些目前的看法吧:
首先,社区的“空间”感会越来越弱。
这个差异其实很容易被忽视。网络与现实世界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无视地理属性。传统意义上的空间都是在三维世界当中的,社群中的人们可以在固定的空间中进行各种社群活动,例如基督徒在教会里做礼拜、Otaku在漫展上观看演出和互动等等。
而网络世界中则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网址和一个个不同的网页,来模拟现实中的场所、让人们形成对网络空间上的感知。
这些服务于社群活动的网络空间,便是互联网社群产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网络社区。
过去,网络社区产品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群体空间的设计,一个社群的网络空间(这里指人们认知体验上的网络空间,而非技术层面的网络空间),至少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才能够符合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习惯:
需要有着固定的访问地址或可以通过固定的访问方式来到达;
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独立的界面设计;
人们可以对空间施加自己的影响,自己的行为可以造成空间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四点做得越明显,人们对网络空间的感知就越强。
举个例子,“个人空间”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名称,就可以给人们强烈的认同,非常符合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因为它拥有固定的url和访问路径、并且空间主人和访客都可以通过个性化设置、发布日志、留言等方式来对空间施加影响。
反之,像百度搜索这样的网页,虽然也会觉得它像是个“地点”(因为百度有自己的UI),但不会有强烈的空间感觉,因为它呈现的信息完全不由我们控制、我们在百度的搜索页面里也无法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现在移动互联网会导致了两个变化,一个是随时、一个是随地。
随时随地意味着社群的人们进行社群活动,不会再受限于空间,并且会与线下环境结合得更紧密,也就可以不再需要过去网络社区那么强烈的对“空间”感的依赖。
本来,传统社群的成员,其活动空间和互动方式是多样的,基督教徒可以在教堂做礼拜,也可以去某个兄弟姐妹家中去做祷告;一个骑行俱乐部的成员,今天在北京,明天可能就在西藏。对于传统社群来说,社群精神和成员关系是最重要的,而社群的活动空间并不重要。
基于PC的网络社区当中,社群成员通常要在社群所在的网页,即社群的空间中才能进行互动,网络社群空间的功能设计决定了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而社群空间往往是成员互动的唯一场所。
说白了,过去的网络社区要强调“空间”感,是在网页结构+有线环境的条件下,没有办法的事,移动互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联系,移动互联网的社群产品会更加趋近社群本来的样子,打破了过去的网络社区产品对社群的限制,不再强烈依赖社群的网络空间,比如《罗辑思维》的主持人和读者就形成了一个社群,但这些人的社群活动却是通过视频的录制、微信、以及线下的各种聚会上完成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把“Community”理解为“社群”,而不是“社区”(社区一词的场所空间味太重了)。
第二,社群价值会被重新定义。
群体对人的创造力有着巨大的激发作用,如果将社群作为一种生产力来看待,那么它在优质内容和优质用户方面的贡献能力几乎无与伦比。正如《乌合之众》所说,群体的智商通常是低于个体智商的,但善加引导的群体,也能够爆发出乎意料的热情和活力。
在社群中,社群精神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往往可以成为比物质回报更具效力的激励。而稳定的、具有高凝聚力的社群,也能够让成员产生长期的精神依赖,从而形成了极强的产品粘性。
在这个背景下,社群产品在过去的主要价值输出就两种:
一是优质的内容,也是最普遍的社群输出,行业里包括贴吧、豆瓣、知乎、马蜂窝、以及绝大多数的垂直论坛莫不如此。
二是人群影响力,这种社群主要不产出优质内容,产出的主要是社群成员对社会、对行业、对亲朋好友的影响力。玩影响力输出流的社群并不多,最典型的,魅族论坛、小米论坛、Cocoachina开发者社区。这些社区的价值不在有多少精华帖或是什么意见反馈,而是这些社群成员能够放大社群主产品的影响力(魅族手 机、小米手机、Cocos2dX),从而间接创造价值。
过去我们说一个社区是好社区,大多数时候是指这个社群里有好内容,而通常我们眼中的“好内容”都是指攻略、分析、评测等大文字量、有深度、精心排版的、弱时间性的重内容。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社群价值”的衡量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当人们的互动变得随时、随地之后,社群的价值会越来越偏向互动,而不是内容质量,也就是说未来我们看一个社群好不好,更多的会看这个社群的凝聚力、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否频繁,而不会再那么重视内容质量(你整个两万字的专题给谁看呀)。
举个鲜活的例子:前几年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回复量有三十多万,无论是主帖还是回复,从内容质量上来衡量与垃圾无异,但从社群价值上看,这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帖——虽然巧合占了很大原因、虽然这个例子不是发生在移动社区产品里的。
第三,内容生产方式和互动方式会越发多样。
下面这张图,名曰“我的前任是个极品”
过去在PC上,人们的交流也好、内容的生产也好,都是靠键盘打字。但文字归根结底只是信息的一种承载形式,而不是全部。
而移动设备的信息输入方式越来越丰富,照片、语音、录像、位置信息、实时视频……加上人们在移动设备上更多的行为也变成了内容消费,游戏、电影、音乐、小说……基于兴趣和内容消费的社群,在移动互联网下,人们的互动方式、内容的生产方式都会变得多样。
比如,kamcord、everyplay这样通过嵌入SDK,从而实现自动录像、用户一键上传的服务,就是一种新的内容生产方式,Miiverse社区里铺天盖地的点绘图也是。
再比如,虽然目前主要面向PC Game和Video Game,但twitch的成功证明了“直播”是一个巨大的需求,也许这一模式是可以复制到其它领域的,那又将会如何呢?
另外顺带一说,由于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特性,会让即时互动变得越来越流行,其实这个趋势早已经露了不少苗头,比如YY的直播间、比如论坛直播帖,弹幕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模拟即时互动的方式,再比如最近流行的“秘密”里不少人在玩“集满X个赞就爆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即时互动需求的表现。
其实单独抽离豆瓣电影,它本身也是个社区,而这个社区当中互动最频繁的、产出最多的内容其实不是影评,而是它的剧照截图,人们记录下某个经典瞬间,然后回味和交流。如果将这些播放后的互动内容,接入到电影和电视剧本身播放过程中呢,也许会出现新的化学反应吧。
这方面的想像空间非常大,未来再加上新的硬件设备(比如家用摄像头),肯定会有更多玩法出现。
上面是回答“移动互联网会带来哪些不同”这个问题的,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三点,绝大多数的差异都是从这三个变化派生出來(例如商业模式),就不细说了。
最后说下后半段问题,“要把握的关键”,或者说最大的坑在哪里:
移动社区最大的产品难点是人群过滤器的缺失。
简单说,就是社群成长的核心是过滤人群,把相投的人聚集到一起。过去在PC互联网时候,哪怕一个光秃秃的论坛,只要管理员认真积累内容,3年之后总会迎来论坛的人气爆发点(所谓的3年规律),这里边的原因其实特简单,但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就是论坛有了足够的pagerank,积累的内容开始被搜索引擎大量推荐,然后搜索到这些内容的人自然就被过滤到这些论坛当中。
绝大多数的垂直论坛、以及最大的百度贴吧都是这么长起来的,豆瓣小组比较特殊,它前中期主要的过滤器是豆瓣的书影音本身,但后期还是靠百度。
也就是说,过去的社区,只要是以内容为价值出口的,基本是不需要考虑人群过滤器这个问题的,因为搜索引擎天然已经做了所有社区的人群过滤器。
可是移动互联网里……你我都清楚我们每天会用几次掌上百度,如果只做一个光秃秃社群产品,由于既没有自然流量,也没有流量过滤器,会让纯社群产品根本聚集不到足够数量的启动用户,最后寂寞而死。
说一些负面例子:日本的LOBI、韩国和台湾的LINE CAFE、美国的XXX(名字忘了),都是轻量化的传统社群产品,现在要么关闭、要么准备关闭、要么苦苦支撑,归根结底就是无法过滤出用户。
说一些正面例子:instagram、大姨妈小组、陌陌吧、美妆心得小组、妈妈帮。
发现了什么没有?
instagram通过牛逼无比的滤镜过滤了摄影爱好者,进而行成了社群。
大姨妈、美妆心得、妈妈帮、陌陌……都是通过各自工具属性/社交属性的核心功能过滤到了大批的目标用户,然后再培养出了自己的社群,即使采用的产品形态仍然很原始(还是老bbs那套),但对社群来说,过滤人群就是一切。
本文由@边缘整理自 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保留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