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做好“多端学习+在线教育”的产品设计?

对教育人来说,互联网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只需利用好其长处,无论招生、教学还是品牌打造,都能获得提升。但是教育与互联网思维合二为一,在整个行业领域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话题。

做在线教育,一定要立足于教育,也就是说你的目的必须是教书育人而不是赚钱。在解决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之间的冲突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以下三点:

保障教学效果,提供优质服务

增加信任感及品牌背书

提升学习体验感

做教育难,做有知识体系的教育更难。在线教育行业基本不存在短期的商业价值,所有现在内容创业的自媒体或平台,无一例外不是做逻辑性内容的筹划。 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全面的问题,单一的解决一个点并不能达到最终效果的保障。学习本质是沟通,人还是愿意和人去沟通的,如果不能,那么我们也倾向于找一种最接近直接沟通的方式。既然需要找到互联网在线教育针对传统线下教育的差异化,那么“解决碎片化时间内,随时随地学习”是一个好的突破点。在实现碎片化学习之前,产品就应该试图把内容做成碎片化的信息,效仿新闻类产品,通过将知识内容切碎,让每一段视频讲一个知识点,每一次测试题复习一个知识点,反复的巩固学习的最小单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PC:流量的承载物,品牌的传达者

通过内容自带流量,将流量合理分发到App,完成项目制作及代码编写的体验。

App:学习小助手,问答出发点

辅助PC的系统学习,解决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痛点,接收并产生学习结果分析及问答互动,并做二次传播。

WeChat:干货聚集地,咨询小管家

沉淀精选UGC(知识问答、文章wiki等),根据学习过程所需,以“咨询新闻”的模式做定向推送,完成共享经济的积累。

通过以上的描述,那么落脚到产品设计,就可以利用PC+App+微信,三端结合,充分挖掘用户在每一个端的使用特性,把学习内容制作的连续且有逻辑性,由浅至深,把整个系统化学习内容及功能分拆到每个端适合的位置,最大程度的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呈现。如下图的多端产品定位及三端核心功能的设计,利用不同端的侧重,完成用户学习过程中的合理服务及极致体验。

如上图所示,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做到懂用户,为每个用户做合适的内容筛选与引导,即为定制化学习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么通过PC端的大屏展示,利用成熟的SEO及导流方式,让PC作为核心学习系统的主站点,把App作为断点学习的常用工具,分方向及专业,筛选UGC做运营层面的促活,并通过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科学地推送给用户,将用户更小维度的零散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运营及推送的内容,获取二次传播并及拉新,整个生态系统中产生的大量的新增内容会自然沉淀为内容社区,贯穿整个产品体系。如下图所示:

作为教育行业,如果要形成平台,那么在变成平台之前,就要解决用户核心痛点,把学生就业作为最高的目标,以结果为导向,而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如何创造新模式上。任何模式创新都会被迅速抄袭,只有技术创新及数据积累是不能被抄袭的。只有教学内容及工具的研发,学生学习数据的搜集及处理,才能让老师上课爽,让学生成绩提高快,进而把整个上课的体验感和功能都提升到产生短期复制障碍的层次,这是一个平台实现壁垒的唯一方式。

当你真正理解用户,为学生着想,让学生真的通过你的平台学习得到了性价比较高的回报,那么口碑和信任感自然就不会吝啬的被表达出来。但是合理的服务+极致的体验,在教育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极度困难的话题,但是作为服务行业,在优秀教师稀缺的大环境下,通过正向刺激让老师发挥潜力,让学生学到知识,让平台得到口碑及传播,就基本达到互联网教育的制高点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词条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  
设计

 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清楚了吗?

当年刚刚入产品经理的这一行当时候,第一节课学习的就是如何对产品进行分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常感到自己对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理解的浅薄,这里简单总结一下竞品分析...(展开)

设计

 闲言碎语:非专业不复杂

我之前写过一个关于设计师话语权的问题,应该是有很多小白没看懂,或者报着看了也做不了什么的祥林嫂心态,有激动着声称:“要获得话语权的第一步就是要表现得专业”—这个...(展开)

设计

 游戏化设计-Part3:游戏让人...

前两篇文章中,作者写了关于建立一个游戏化模型的基本原则和挫败感在游戏化中的关键作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想告诉大家,什么是用户的内在驱动以及怎样应用内在驱动提升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