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现在是创新匮乏的年代,还是创新层出不穷的年代,总之现在是必提创新的年代。苹果为啥好,创新;三星为啥好,创新;微软为何好,创新。一个公司,一个人的优点,其它的都可以不看,但一定要提“创新”,否则格调就低了许多。然而,那些分享“创新方法论”的人,他们真的创意无限吗?
美国《Harper’s》杂志记者 Thomas Frank 不认可“分享创意方法论的人就一定创意无限”的逻辑。他讽刺现在人们三句不离“创新”的现状:
如果作者要表现得好像创意专家,那么他们会讲关于爱因斯坦、甘地、毕加索、鲍勃·迪伦、安迪·沃霍尔,还有披头士的故事。
去年,美国出版业发生了一件事。畅销书作家、演讲家、《纽约客》的专职作者乔纳·莱勒(Jonah Lehrer)因为在畅销书《想象:创造力的工作原理》(Imagine: How Creativity Works)里编造了鲍勃·迪伦所说的话而离职。年仅 31 岁的他因为兜售虚假的“创新方法论”而葬送前程。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揭发者迈克尔·C. 莫伊尼汉(Michael C. Moynihan)是研究鲍勃·迪伦的权威。他在文章中指出,莱勒将迪伦在各处发表的访谈拼在一起,当迪伦不符合他的理论,他就断章取义。《纽约时报》毫不客气地讽刺,“众所周知,出版业是无法杜绝欺骗的行业。”
Frank 仔细剖析了《想象》所使用的例子,发现一切皆有来源。 比如书中引用鲍勃·迪伦的《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为例子所引发的讨论,其实可以追溯到 2007 年出版的《The Fundamentals of Marketing》;至于作者所提到的 3M 公司,里面的讨论则可以追溯到 1982 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但实际上,3M 公司偶然间发明便利贴的故事,其实是 1997 年电影《阿珠与阿花》里的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