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产品经理,最是那自我阉割的惊艳

本文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敢于且善于主动挥刀自宫是产品经理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想明白不做什么往往比想明白做什么更重要。

记得很早的时候我在微博上说过这么一条:“每个产品设计者都必须是一个善于自我阉割的完美主义者!既要想到产品每个犄角旮旯中会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也要根据市场、技术等限制因素的限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舍弃以保全大局。”

有的时候想想,很多事情之所以珍贵或者说弥足珍贵就在于那敢于自我阉割的惊艳。

比如,爱情为何让人觉得如此圣洁,堪比金坚的爱情为何万世传颂,其根源就在于,当你选定了一个你爱的人之后,你的心里就再无法放心任何人,TA就是你心里的唯一,从那一刻起你想的就只是为TA了。换句粗俗的话就是,你为TA放弃了整个世界,阉割掉了所有的关于“爱情”的情感,你会去主动拒绝任何异性对你的诱惑。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与需要极度责任感的事情,如果怀着这样的思想去经营爱情,那必是让人艳羡的。

说回到产品上来,之前记得我写过的一系列读书笔记中讲到“产品的机会缺口来源于不断对社会趋势(S)、经济动力(E)、先进技术(T)三个方面因素(SET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由这3个因素相互作用会出现很多的缺口。那么,当我们发现这个缺口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个人感觉,想明白做什么不算什么,想明白不做什么才是真正考察一个产品设计者能力的地方。

按照我目前的操作手法一个产品从预感到机会的出现到最终上线会经过这样的步骤:间谍——(阉割)——演说家——(阉割或反阉割)——雕刻家——(阉割)——救火队员——(阉割)——打磨师。

简单说就是这样的:

»当预感到这个市场存在的时候,先伪装成用户潜入到这个潜在市场的目标人群中,观察他们,明确他们的需求。在这个时候数据的作用只用在告诉我这个市场预计有多大,但并不能告诉我用户的真正需求在什么地方,不尽信数据。

»获取到用户的需求,根据这个需求想到能够做出A、B、C3个产品来完全的满足他们,并获得市场占有率。对这些需求进行排序,与现有资源与企业战略目标做匹配。阉割掉那些对目前战略目标没有促进意义的,目前不做死不了人的,目前团队没有精力做的功能,实现第一步阉割

»拿着被第一次阉割的需求做需求研讨,先做团队内部讨论再到Boss那讨论。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个演说家的角色,力求团队的人首先要达成一致目标,然后去PK老板,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有第一次被阉割掉的需求再次被提上来,抗住!(如果实在扛不住,那好吧,你可以试着弱化它…)

»根据团队明确的需求,进入产品设计与研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小部分的需求被阉割掉,源自技术的压力以及市场的变化。当在与技术部门周旋的时候,如果一个产品设计者在最开始的时候只做了一套方案,那就会永远被他们牵着走。善于与技术妥协是门艺术!善于妥协意味着原型必须是炮灰,而最终目标(核心需求)一定不能变化!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个雕刻家的角色,小步慢跑,同时要调动资源,平衡利益。

»在产品进入测试阶段开始,需要准备与运营部门联姻了。告知产品的运作机制,产品的亮点与卖点以及怎么卖卖相比较好。同时,进入救火队员的角色,因为根据经验,每个新产品都会有个死角在测试的时候是不会被发现,每个产品都会有让用户痴迷而我们没注意到的地方,所以,如果产品上线不被用户骂,那只能说明产品足够差或者产品压根不被重视。这个时候,要顶住,如果他们骂,就努力让他们多骂一些出来,然后悄悄改掉。根据经验,往往骂声最高的用户也是最愿意为你做口碑宣传的用户。

»OK,现在上线了,但并不意味着结束,恰恰只是个开始,因为新的一个循环开始。这个循环我把他叫做养孩子,就像恋爱谈完了,婚也结了,孩子出来了….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是每天都会有变化的产品,当然,肯定不会是在前台,更多的是在后台的优化….

所以,我最近常常感觉,做产品设计,其实就是个自我阉割的过程,越是优秀的产品设计越是善于阉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阉割  阉割词条  惊艳  惊艳词条  自我  自我词条  经理  经理词条  产品  产品词条